邱國正同窗! 前陸軍副司令撰書:分享海防實錄

黃奕炳新書發表。(主辦單位提供)

黃奕炳新書發表。(主辦單位提供)

前陸軍副司令黃奕炳今(1日)在臺北國軍英雄館凱旋廳舉行新書發表會,會場200、300名陸官前後期校友齊聲高唱校歌:「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歌聲響徹雲霄,愛國愛校,士氣高昂,頗有爲黃埔建軍百年暨陸軍官校校慶活動暖身,獻禮祝賀,宣誓效忠,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味。

出身金門的黃奕炳,陸官45期65年班(1976)畢業,在軍中曾駐守本島離島、山巔水岸各地,歷任重要軍職,2013年退伍後,即投入金門戰地史蹟保存及文史書寫工作,陸續出版有《落番與軍眷》、《故里鄉情》、《汶浦風華:地傑人靈後浦頭》等書;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更潛心述作,費時三年,新近完成共計22萬餘字的《看海的日子:寫我海巡弟兄們》暨《鳳山黃埔舊事》二書,分別記錄他與海巡三指部弟兄的「看海的日子」,還有陸軍官校的人的故事,樹的故事與幾樁特殊事件。

海巡的故事,不僅僅是故事,它是30年前真實的海防實錄。黃奕炳說,擔任海巡指揮官期間,是他40多年軍旅生涯中,最特殊、最艱困又最難忘的歲月;很慶幸有第三指揮部的所有弟兄們一起打拚,不分日夜、不分寒暑,嚴陣戍守中臺灣100餘公里海岸線,爲國家安全犧牲奉獻,這份革命感情,永生難忘!

藉着《看海的日子:寫我海巡弟兄們》一書,當年的袍澤與眷屬家人或可找到昔日共同的回憶,只是物換星移,地形地貌多隨時事推移而變遷,現今海巡官兵的戰略戰術與巡防任務都已有所改變,但「帶兵哲學」與「袍澤真情」卻是亙古不易的硬道理。當年曾服役於三指部的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特地跨海來向指揮官道賀,他說,書中45則都是真實記事,是弟兄們的共同回憶,更是無價的史書。

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戰地來的黃奕炳,何以投身軍旅,進入官校?甫卸任國防部長的邱國正,與黃奕炳同期班、入伍還同連,他回憶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61年日本與我國斷交、美國與中共關係走向正常化,國家處境甚是艱困,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號召下,從軍報國是熱血青年最直接的報國途徑!邱國正說,從61年8月23日黃奕炳踏過化龍橋走進鳳山黃埔北營區,入伍報到那天開始,就註定成爲一世「黃埔人」,要承載着「黃埔心,黃埔情」努力前進,這不但是使命,更是榮耀,發揚吾校精神!

《鳳山黃埔舊事》是黃奕炳退伍後,多年來筆耕,累篇而成的陸軍官校小別史。書中第一部「人的故事」,他回憶在校時的幾位老長官、反芻當年他們睿智的教導,重溫他們的身教典範與言教啓發,筆法類似「紀傳體」史書,卻更有溫度與人性的通透。例如書中<煙事並不如煙>寫秦祖熙校長鼓勵學生要當紳士軍官,並甘冒天下之大不韙,開放煙禁,50年後再看,依然歷歷如在眼前,白髮弟子爲校長作這遲來的辯證,不知天上的校長知否?

除了「紀傳體」寫法之外,黃奕炳也採「記事本末體」方式,第二部「樹的故事」與第三部「事的故事」,以及附錄的軍事短評,很有獨到眼光,寫官校的校樹,青青校樹、濃濃情味,感人至深;寫官校禁閉室、野營訓練、校園勒石與精神標誌,關乎軍官學校人格養成與精神傳承的理論與實踐,無怪乎「一世黃埔人,戀戀黃埔恩」,黃埔百年傳承,袍澤情深,家國之愛,代代傳承,堅定地鏈結陸軍官校與國家成爲命運共同體。今天到場的黃埔校友,從34期老學長、到45期的作者與同學,到黃奕炳帶過的學生從63期到69期和74期都有,看大家齊唱「他是我兄弟」及「陸軍官校校歌」時,個個慷慨激昂,激動得熱淚盈眶,可知陸軍官校的教育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