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雲風吹日炙 農村記憶拼圖

邱德雲以超廣角鏡頭拍攝逐漸被時代淘汰的傳統器具,簡單的金爐以農村房舍爲背景,充滿感情。(遠流提供)

前輩攝影家邱德雲(右)在家鄉苗栗攝影圈頗富盛名,1990年代拍攝農村器物的「風吹日炙」系列作品,現出版成書。(邱德雲家屬提供)

「昔日冬天溫暖人心的火囪被時間冰凍了。竈頭上生鐵鑄成的鑊頭傾覆在檐下石堆中,任由風吹雨淋。鑊頭的滾水不滾了,飯甑不再冒氣蒸飯煮飯。」已故攝影家邱德雲的攝影集《風吹日炙》,拍攝上百件已不復見的各式農具,素樸影像記錄消逝中的農村,爲這些照片說故事的陳淑華,更爲它們注入濃厚情感。

出身農家業餘攝影

邱德雲1931年生於苗栗農家,任職於中油公司,業餘攝影。自年少起,他就把鏡頭對準所生所長的農村,1990年代,擱置相機一段時間後的他再度穿梭農村取景,但這次,他突然將眼光轉往了那些被棄置一旁的農具。

他開着車前往苗栗、新竹一帶的農村,在荒煙蔓草中尋找那些隨同農村凋零,也一一卸下重任、被遺忘在歲月角落的農具們,留下「風吹日炙」系列照片。他以超廣角鏡頭靜靜凝視這些器物,納入周遭的農地、伙房,以物喻人,在迷人光影下,讓它們都活了起來。

與陳淑華採訪結緣

邱德雲雖非家喻戶曉,但在家鄉苗栗攝影圈頗負盛名,他鏡頭下素樸的客家農村,也具有強大感染力。着有《島嶼的餐桌》等書的資深記者、作家陳淑華,2011年因撰寫客莊生活影像故事結識了邱德雲,兩人展開一段忘年之交,也催生了《風吹日炙》攝影集。

陳淑華帶着採訪者的熱情與好奇,讓一生寡言的老先生,驚喜覓得遲來的知音,此後2年多,陳淑華最密集時曾1個月2次,從臺北坐火車到苗栗探望邱德雲,聽他細細述說畢生的攝影理念和陳年底片背後的故事。

自謙是攝影門外漢的陳淑華表示,邱德雲是「思考型」的攝影家,所有影像背後都有一套理念,讓她每次相談都收穫甚豐,對他的照片更由衷喜愛。

年初過世等不到出版

與老先生的情誼,敦促她投入《風吹日炙》攝影集出版,從整理照片、撰寫文章、找出版社到聯繫辦展,只爲幫邱德雲完成心願。

但是,來不及等到本書面世,2014年3月邱德雲因罹癌過世,陳淑華坦言那時像痛失親人,花了好一陣子才重振心情,誠惶誠恐地完成本書。

回想陪伴他生命最後的時光,在他綠意盎然的農園旁,一邊聊天、一邊喝他親手磨泡的咖啡,陳淑華不禁說:「那是一種難以言傳的緣分。我的內心充滿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