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定關鍵是它!做對4件事掌握好心情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又被稱爲「快樂激素」,是調節情緒的重要關鍵。(圖片來源/PEXELS)

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挑戰,憂鬱、沮喪、焦慮是常見的情緒反應,而這些波動可能與大腦中掌管情緒的血清素有關。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較爲不足,平時可透過日常飲食、行爲來增加血清素,是維持穩定情緒的重要關鍵。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又被稱爲「快樂激素」,我們的情緒、睡眠、慾望、消化系統等都有血清素在參與運作,它可以協助我們以更正向的狀態迎接挑戰,至於該如何吃、如何做?以下4種方式幫助你製造快樂!

1、享受晨光

早晨的陽光有助於刺激大腦產生更多的血清素,因此建議每天花10至30分鐘,讓自己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督促大腦的同時,陽光中的紫外線也能觸發皮膚中的色胺酸,幫助身體生成血清素。

2、補充含有色氨酸的食物

色胺酸是身體產生血清素的重要原料,像是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雞肉、毛豆、堅果等,都含有豐富的色胺酸,能夠幫助血清素合成。

3、充足睡眠

深度睡眠有助於大腦中的神經遞質達到平衡,可以讓血清素合成更加順利,因此保持規律的作息、補充充足的睡眠並提高睡眠品質,將對情緒調節帶來許多正向的幫助。

4、補充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B6

Omega-3對於大腦的修護,以及血清素的調節扮演重要的角色;維生素B6是血清素合成的重要輔助因子,建議多攝取鮭魚、亞麻籽、香蕉、豆腐、鯖魚、胡桃等食材,可以讓血清素有更好得合成與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