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送命吧最好的朋友!《太空犬》萊卡替身人類的遠徵
圖中的太空犬——「萊卡」(Laika),原本是一隻流連於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犬。但在1950年美蘇冷戰對峙的太空競賽下,卻成爲歷史留名、史上第一隻繞行地球軌道的狗。 圖/法新社
這是趟不太情願的遠征,卻爲人類跨出了極重要的一大步。
「萊卡」(Laika),一隻原本流連於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犬,在1950年美蘇冷戰對峙的太空競賽下,成爲歷史留名、史上第一隻繞行地球軌道的狗。當然,這項殊榮可能對萊卡來說不太情願,即使從衆多流浪狗中脫穎而出,並通過了無以計數的訓練與測試,但萊卡仍在人造衛星升空後死了,她的遺體與史普尼克2號(Sputnik 2)一同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解體。
奧地利與德國製作的紀錄片《太空犬》(Space Dogs),藉由虛實交錯的安排,讓歷史紀錄中的萊卡與後世莫斯科流浪犬相映,透過漫長且忠實的流浪犬紀實:在城市叢林中與亦敵亦友亦無趣的人類相處,本能卻無情掠食、同類地盤爭奪的生存戰裡,再對照那隻發射前皮膚被切開裝置儀器、坐在離心機上不停飛旋的狗,影片終究提問了:
「萊卡的遠征意味着什麼?」
《太空犬》的提問,或許對我們來說是個宇宙遠的問題,因爲我們永遠不知道上太空前,到達太空後的「萊卡們」在想些什麼,但或許我們可以先知道那些在太空競賽中的動物們做了什麼。
▎太空犬萊卡、人類和她的夥伴們
二戰時德國擁有V-2彈道飛彈的強大技術,德軍V-2飛彈在1944年飛越卡門線(Kármán line,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定義界線,目前未有公認定論,約位於海拔80-100公里處),成爲史上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人造飛行器。這個原本是顯示德軍有穿越歐洲,直接轟炸英國能力的武器與技術,卻成爲開啓1950年代戰後太空競賽的工具。
上太空的主體不能只是工具,而應該是個「活的生命」。政治上,人類上太空象徵着超越,同時也明示了躍居世界霸權的位置;科學上,在人類上太空前,確保生物能在太空存活的證據就來自動物。
1957年11月3日,來自莫斯科的街頭混種犬萊卡,乘着蘇聯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往浩瀚無垠的宇宙飛去。她原本只是只流連於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犬,卻在蘇聯科學家有計劃實施「太空計劃」的目標下,被圍捕至實驗室,並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和測驗。
在萊卡上太空的前一個月,蘇聯在10月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該衛星也讓蘇聯在太空競賽中先馳得點,令美國整整輸了超過十年。這項成功不僅在蘇聯士氣大振,也讓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加碼要求,在11月——十月革命的40週年之際——能再次發射人造衛星作爲紀念。
萊卡原本只是只流連於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犬,卻在蘇聯科學家有計劃實施「太空計劃」的目標下,被圍捕至實驗室,並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和測驗。 圖/法新社
1957年11月3日,萊卡乘着蘇聯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往浩瀚無垠的宇宙飛去。 圖/NASA
蘇聯認爲在革命週年的特別紀念日裡,應該也在同一天實現生物體上太空的壯舉,以顯示國力強大。太空團隊接獲指令後,只能在極有限的一個月內完成任務,原預計發射的史普尼克2號,延後至12月,成爲3號。急就章下的2號人造衛星若能夠順利發射,將彰顯的意義發揮到極致,應該是整個計劃不幸中的大幸;至於在太空艙上萊卡的生命,已經不是此次任務的重點。
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這些太空計劃的實驗犬隻在上太空前,都在體內裝有監測儀器,得以在太空艙中將心律、呼吸頻率、活動狀態等生命跡象傳回地球。神智看來清醒且穩定的狗,被切開表層皮膚,一面滲血一面裝置儀器的畫面,應該會讓許多觀衆都感到不適。但這些都是動物們上太空前的準備。
萊卡被裝置在極小空間的太空艙中,僅能站、臥,無法轉身。艙內有氧氣供應及二氧化碳回收系統,另外也裝有風扇保持涼爽,同時提供凝膠狀食物供食用。
升空時,承受高重力狀態的萊卡,其心跳呈現爲每分鐘240次,比發射前每分鐘103次足足快了兩倍。火箭到達預定軌道後,在失重狀態下經歷了三小時,萊卡才恢復原有的心律,比在地面測試時多了三倍的時間。這顯示萊卡在承受不尋常物理狀態的同時,也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而在飛行5至7小時後,監測儀器已無法顯示萊卡的生命跡象。
萊卡被裝置在極小空間的太空艙中,僅能站、臥,無法轉身。艙內有氧氣供應及二氧化碳回收系統,另外也裝有風扇保持涼爽,同時提供凝膠狀食物供食用。 圖/法新社
萊卡之死已經可被預見,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任務結束後,針對萊卡的死衆說紛紜,蘇聯官方不願證實確切死因,但在當時有參與的科學家透露,萊卡極有可能是在繞行地球第四圈時死亡,死因是環境過熱。當時也有參與者直言,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造一個恆溫的太空艙有技術上的困難。
最終,萊卡與史普尼克2號在繞行地球2570圈後,於1958年4月14日一同墜入大氣層中焚燬。值得一提的是,後世有諸多紀念萊卡的活動和紀念品,但在這項壯舉的背後,參與史普尼克2號計劃的其實還有另外兩隻可以說是倒楣的狗狗──備用犬阿爾比娜(Albina )與地面對照組穆什卡(Mushka)。她們和萊卡一起經歷所有測試,並且同樣在上太空前做了禁閉、縮小活動空間、飢餓與離心機等各項相關訓練。
政治上,萊卡只是揭開太空戰的序幕。1958年,也是她升上太空的隔年,美國總統艾森豪便宣佈成立太空總署NASA,開啓水星計劃。
爲了紀念萊卡,後世有諸多相關的紀念活動和紀念品。 圖爲1959年印有萊卡肖像的郵票。 圖/維基共享
美國總統艾森豪在1958年便宣佈成立太空總署NASA,正式爲冷戰下的太空競賽拉開序幕。圖爲1960年,艾森豪與NASA首位局長托馬斯·格倫南討論從衛星拍攝到的圖片。 圖/NASA
▎越接近人類就越倒楣
對太空科學家而言,人類上太空的前提是:人體究竟能不能承受航行時的失重和高重力狀態。這成爲1950年代的太空重大辯論,因此若能送生物活體上太空無疑是最強而有力的證明之一。於是在政治上,讓動物活體上太空也成爲競賽項目的里程碑。
美軍最早考慮的對象之一是與人類最爲相近的靈長類。1948年,美軍在新墨西哥州白沙發射的V-2火箭便載着印度恆河猴艾爾伯特一世(Albert I)出發。當時因爲沒有足夠宣傳,艾爾伯特也就成爲默默無名的首批太空靈長類。V-2計劃總共發射了4只猴子,雖然猴子全在任務中殞命,幾隻也因爲降落傘失靈而死,但因爲艾爾伯特二世成功超越卡門線,最高飛行至134公里,因此成爲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動物。
而於1951年升空到海拔72公里的猴子約裡克(Yorick)和牠的11只小鼠夥伴,這些動物雖然沒有飛越卡門線,但因爲成功存活回到地面,而成爲太空研究中極重大的里程碑。
圖爲當時成功超越卡門線的艾爾伯特二世,最高飛行至134公里,成爲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動物。 圖/法新社
圖爲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黑猩猩漢姆,牠同時也是被納入NASA水星計劃的黑猩猩之一。 圖/維基共享
相對於美國利用靈長類動物,蘇聯科學家將這個主意動到了狗的身上。科學家認爲,相對具有「較高智慧」和靈性的靈長類而言,狗在整個上太空的過程能維持較不至於焦躁不安的身心狀態。科學家們選擇流浪犬的原因在於,流浪生活令這些犬隻能比寵物犬更具有耐受飢寒的能力。在性別選擇上,科學家們都選擇較容易被控制性情的母犬,減少成本浪費。這些實驗犬普遍體型小,爲了是要將她們容易塞入膠囊艙中。
蘇聯火箭先驅謝爾蓋.科羅列夫(Sergei Korolev)與生物醫學專家弗拉基米爾•亞茲多夫斯基(Vladimir Yazdovsky)所領導的團隊,在1951至1952年先後載送了9只狗狗上太空,其中有3只還曾二度赴任。然1951年在美國還未有動物成功跨越卡門線與存活二者兼具的同時,第一批蘇聯太空犬德茲克(Dezik)和齊根(Tsygan)已成功飛越海拔110公里,並存活返回陸地,這項有好結局的次軌道飛行令蘇聯太空研究振奮。
1957年萊卡與史普尼克2號任務之所以能成爲舉世聞名的太空犬,除了是因爲她真的長得很可愛(後世評論也作此看法),見報後讓許多民衆爲之傾心。就科學意義上,她更是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狗狗,成功繞行地球。
由此可知,選擇靈長類像是猴子、黑猩猩上太空原因是牠們的基因與人類相近;而以科學上不那麼情緒化的理由出發,選擇狗除了是哺乳類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爲牠們是最直接被想到的動物——人類最好的朋友。
圖爲1960年,同是負責訓練萊卡的科學家——賈岑科(Oleg Gazenko)舉起兩隻成功從太空返回地球的小狗貝爾卡(Belka)(右)和斯特雷卡(Strelka)(左)。 圖/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
萊卡在上太空前,亞茲多夫斯基曾帶她回家與孩子玩耍。他在回憶錄上曾說:「她(萊卡)安靜又迷人」、「我想爲她多做點好事,因爲她的生命所剩無期」。如此想來狗狗們的倒楣程度愈發諷刺。也因此,爲了減少研究人員對這些動物產生感情,多數動物在上太空前只有編號,不會有名字。
除了狗之外,貓也無從在這場太空競賽中倖免。1963年10月18日,法國也加入了太空戰局。雖然蘇聯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早已在1961年成功進入太空,成爲史上第一位進到太空的人類,但法國利用貓「參戰」是爲了測試不同生物體所遭受的太空衝擊。這次徵用的是巴黎流浪母貓費莉塞特(Félicette),她在承受9.5倍的地球重力後,成功啓動降落傘平安着陸,成爲第一隻航行次地球軌道的貓。
不過費莉塞特在回到地球的二個月後,身體狀況開始衰退、最後被安樂死,費莉塞特的腦部還留給了科學家做研究。幾天後,同月24日,法國發射了另外一隻太空貓,但她沒有費莉塞特的幸運,最終在任務中喪命。
2017年,有網友在Kickstarter發起募資建造雕像,紀念史上第一隻上太空的貓咪。目前,這座雕像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的國際太空大學(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 ISU)裡。
法國在1963年加入了太空戰局,但法國選擇利用貓來「參戰」,圖爲當時接受訓練與測試的貓貓們。 圖/法國國家研究中心
圖爲最終被送上太空的巴黎流浪母貓費莉塞特(Félicette),她在承受9.5倍的地球重力後,成功啓動降落傘平安着陸,成爲第一隻航行次地球軌道的貓。 圖/法新社
▎地球雜魚的太空壯舉
蘇聯送萊卡上太空後,美國動保人士與團體就不間斷有抗議呼聲。相較於萊卡、費莉塞特,還有極具名氣在1959年成功上太空返回的猴子山姆(Sam)與1961年的(Ham)黑猩猩漢姆,在時人與後世的呼聲下都建有紀念碑或紀念品,其它動物像是從一開始就投入太空競賽的實驗鼠,或是直至今日的爬蟲類、昆蟲等,就極少能受大衆關注和共感。
送動物上太空並非太空發展的目標,人類纔是。人類進入太空所要進行的假設,明顯能在這些具有高智商(或俗稱高靈性)動物身上驗證。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2年那場著名的登月演說中說道:
「我們選擇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由此,而開啓了阿波羅計劃;1969年阿波羅11載着阿姆斯壯登陸月球,人類依靠意志與科學上了太空,並證明了人類和宇宙間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在航行過程的生活維持,甚至是返回地球后,人體要如何恢復地表生活模式,必須更細緻地依靠生物實驗來證明。
「我們選擇登月。」在1962年發表著名的登月演說後,甘迺迪隔年便遭暗殺,無緣見證1969年阿姆斯壯登錄月球的關鍵一步。圖爲1963年甘迺迪到佛州參觀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 圖/NASA
如前述萊卡在出發前爲了進行精密數據分析而必須要做的飢餓與限制空間訓練,在倫理上就無法對人類施行,必須靠着動物才能精準限制牠們的日常與作息。而像是人體骨骼如何適應不同重力狀態等提問,也成爲人類上太空研究的重點。這些任務一樣由動物先行。
早在阿姆斯壯上月球前,1968年蘇聯的探針5號(zond 5)早已載着兩隻莫斯科陸龜與牠們的昆蟲夥伴、植物和細菌繞行月球一週,併成功降落。兩隻陸龜着在陸後健康未受到任何影響,僅體重減輕。透過將不同生物上送上太空的數據,掌握各動植物細胞所受長期失重狀態的影響,成爲科學家的研究目標。
最早在1973年就有送蜘蛛上太空的實驗。而數十年間,已有無數重力實驗將蜘蛛控制在不同重力環境,諸如將蜘蛛放置在離心機中、試着讓牠們邊結網邊旋轉等,因此由此衍伸出了另一個問題是:「蜘蛛能不能在失重環境下織網?」
「蜘蛛能不能在失重環境下織網?」這張1972年的圖片顯示當時一位高中女學生向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代表證明,蜘蛛可以失重的狀況下織網。 圖/NASA
於是,在2011年的實驗中發現,雌蜘蛛不僅能在失重環境下織網,所結出的網還能比在地面有更好的對稱性。科學家還發現,牠們還能透過太空艙的燈光定向,將網織在靠燈光的那側天花板上。無疑地球上的蜘蛛沒有在失重狀態織網的機會,而此種驚人的定向能力,科學家未來也將繼續研究以期能應用在其他生物工程上。
此外,透過蝸牛上太空的計劃,也可以瞭解蝸牛前庭系統在失重環境與返回地球后的狀態。蝸牛的構造特徵很直覺可應用在人類的前庭系統研究上、魚則可應用在基因一類的研究。雖然不是直接相對應可得到人體的數據,但相關數值對未來生物工程仍有長足的影響。
雖然NASA表示讓動物上太空的計劃不會在沒有必要的狀態下施行,而是爲人類進入太空鋪平了道路,但放眼今日許多私人航太公司打着富豪價的太空旅遊下,這些動物的貢獻對當代的意義或許更直接——人們將能帶着心愛的寵物一起上太空。
對動物充滿關懷的人來說,太空遠征的種種成就當然不及於牠們「自由意志」來得重要。但最終,在那段太空競賽歷史與科學持續研究發展的進程裡,一般人類能對牠們展現最大的敬意,無非是時時提醒自己,對這些動物而言:
「我們『沒有』選擇登月。」
(We DO NOT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圖爲當時的萊卡:「我們『沒有』選擇登月。」對動物充滿關懷的人來說,太空遠征的種種成就,或許當然不及於牠們「自由意志」來得重要。 圖/《太空犬》劇照
本文由陳宛琳小姐協力校對,特此致謝。
2021TIDF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再見真實」。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TIDF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