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冬至 非遺有味”活動走進學校
蘇報訊(記者 嚴鬆 李浛芃)昨天下午,在蘇州市胥江中心小學,40名孩子傾聽“老蘇州”講述冬至習俗,在動手製作冬至團的過程中感受濃濃的煙火氣,還收穫了別樣的文創禮物。
此次活動圍繞“情暖冬至 非遺有味”主題,由民革姑蘇區基層委、民革蘇州科技大學基層委、姑蘇區滄浪街道、滄浪街道泰南社區精心打造,也是滄浪街道“青春探索計劃”的第二期活動。
現場,蘇州大學退休教師、泰南社區居民陸文龍將“冬至大如年”的歷史淵源娓娓道來,繪聲繪色地描述勾勒出姑蘇大地傳承千年的冬至盛景。
“冬釀酒、冬至團是冬至夜團圓宴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陳春娥是江南山塘船宴製作技藝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當天,她特邀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孫國良一起,將冬至團製作現場搬到了活動室裡。陳春娥將事先準備好的麪糰和蘿蔔絲餡料分發到大家手中,並由孫國良爲孩子們展示製作流程和手法。孫國良仔細地分解着步驟,孩子們目不轉睛地觀摩着。不一會兒,12歲的董熙冉伸出小手,展示一隻圓滾滾的雪白團子。她開心地說:“這隻糰子我要帶回家和媽媽一起分享。”
記者瞭解到,江南山塘船宴製作技藝是姑蘇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秉承不時不食的蘇式生活傳統,其用料以河鮮爲主,烹飪技藝以燉、燜、煨、焐爲主,達到色、香、味、形、意的和諧統一。“將非遺帶到校園,讓非遺文化與青少年產生碰撞,就是一種傳承。讓他們認識背後的文化特徵,在使用中傳承與傳播非遺文化,也是我們非遺傳承工作的重要一環。”陳春娥說。
當天,民革姑蘇區基層委主委張鈺林與民革蘇科大基層委主委殷新還爲孩子們送來木刻年畫、冬至冰箱貼等文創產品,大家都愛不釋手。“此次活動,是民革組織與地方社區共築文化橋樑的有力見證。各方匯聚資源、協同發力,借非遺之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態,爲青少年成長成才築牢根基。”張鈺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