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復活熱潮」 AI復活親人成大陸熱門生意

清明節前AI復活親人成熱門流水線生意一單25至上4.4萬元不等。在電商平臺上搜索「AI復活」,能看到很多相關店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陸「華東局」微信公衆號27日報導,今年以來,大陸AI「復活」案例越來越多。此前,音樂製作人包小柏用AI「復活」病逝女兒,女兒在媽媽生日時爲她唱了一首生日歌;近期,有網友用AI技術「復活」李玟等已逝歌手,備受討論。

據報導,在電商平臺上,這項服務的價格從5元至上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25元至4.4萬元)不等,價格越高,效果越豐富。除了提供「復活」服務,「復活師」還在尋找學徒和代理,從而將單一的產業向更遠端延伸。

張澤偉是南京「超級頭腦」的創始人,他們從去年3月開始涉足AI人像模擬訓練、聲音複製等業務,是大陸最早一批推出「AI復活」產品的小型團隊。所謂「復活」,就是基於照片、影像等歷史數據,使用AI技術重現已故人物的聲音、影像、行爲等,生成與其相似的輸出。到目前爲止,張澤偉的團隊已完成1000多筆「復活」訂單。清明節將近,每天都會接到四五十個諮詢相關事宜電話。

大陸很多人對「AI復活」的第一印象,是去年清明時B站UP主吳伍六「復活」已故奶奶視訊。當時,吳伍六用AI工具生成奶奶虛擬數位人,並和她對話。

視訊中,「奶奶」頭髮花白,說話時有濃重的湖北口音,像她生前一樣「嘮叨」。因爲非常思念奶奶,吳伍六和「奶奶」聊了很多,比如升職加薪、最近的身體狀況等。他說的每一句話,「奶奶」都仔細聆聽並回應,或是點頭、眨眼,有時還會發出爽朗笑聲。

談及原因,吳伍六說,因爲很難接受奶奶突然去世。吳伍六平時從事AI相關工作,因此想到用AI「復活」奶奶。他導入奶奶生前照片,製作出奶奶動態頭像,又將奶奶生前通話音頻導入AI,訓練AI模擬出奶奶聲音和語氣。他也明白,這樣呈現終究是虛幻影像,「但怎麼說呢,只要是能再看一看奶奶,再說幾句話也是好的。」

有需求就有供給。自從生成式AI技術出現後,類似服務就逐漸成爲一門新興的產業。

張澤偉是機緣巧合接觸到「AI復活」業務。他從2012年創業,起先做遊戲行業,2016年轉向虛擬現實領域,創業失敗後,2020年回到南京從事AI相關研究,主要方向是AI教育。

有一次,一個朋友聯繫到他,朋友的父親意外去世了,全家人一直瞞着奶奶,擔心奶奶承受不住打擊。朋友問他,有沒有可能用AI還原父親的形象,去給90歲的奶奶報個平安?張澤偉猶豫了。以前,他們做虛擬現實的時候,也接觸過類似的需求,但受限於技術不成熟等種種原因,嘗試並未成功。「當時內心比較掙扎,技術方面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張澤偉說,當他看到老人露出真摯的笑容,以及慈祥、安心的眼神時,他覺得在做很有意義的事。

漸漸地,來找張澤偉的人越來越多。張澤偉不願把「AI復活」看作一門生意,但這項業務確實形成了一套流水線般的固定流程。

比如,委託者需提前填寫表格和約束協定,約束協定用以釐清法律風險,表格內容涵蓋逝者基本資訊、相關生平、人際關係和重大事件等各方面。同時,委託者還需要準備一個10秒以上影片,必須要有逝者正面,或者至少一張正面照片,再準備一個15秒以上音檔。隨後,相應資訊會被放入數據庫去進行大模型調試訓練,整個製作過程在一週左右。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每個訂單收費在5000元到1萬元不等。

張澤偉從去年3月開始涉足相關業務,是大陸「AI復活」領域最早的一批創業者。他沒想到,僅僅一年時間,這條賽道上已經擠滿了入局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AI復活」,能看到相關店家不少,但由於這項服務尚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所以收費和服務品質參差不齊。還有人趁勢推出了「AI復活師」的教學套餐和代理服務,大有將「AI復活」這條流水線生意延伸打造成產業鏈的架勢。

目前,市面上的「AI復活」產品,根據成本高低、技術難度,主要可分爲三檔次。

其中最低一檔是能動的照片單次成本可以壓縮到10元以內。

第二檔次是表情捕捉驅動的AI換臉,這種方式比較討喜,技術不新鮮,成本在千元左右。

第三檔則是今年以來熱門的數位人「復活」,也是張澤偉目前主攻的方向。因爲交付產品不一樣,成本跨度很大,總體收費較貴。

從經濟效益來看,「AI復活」也未必是很多企業的首選。「AI復活」本就主打定製化需求,雖然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標準流程,但很難有一個演算法可以批量產出,再根據每個人的要求進行微調,投入產出比偏低。有業內人士做過測算,「AI復活」相關業務一年的收入在500萬元-1000萬元之間,更適合中小型團隊涉足。司馬華鵬認爲,在大陸「AI復活」可能是一個天花板不高的產業,相對來講,數位人領域,無論是短影音、直播,還是大模型加持下的互動應用,都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此外,「AI復活」同樣面臨法律的審視。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敬根認爲,「AI復活」存在詐騙的隱患,未來大量AI生成的虛假資訊可能引發社會負面情緒、導致信任危機。爲了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需要系統化、體系化的應對方式。

一方面,要加快AI領域的立法;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畫出底線和紅線的「硬法」固然不可缺位,但爲了彌補立法,在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當前應提倡設立更多的「軟法」,即通過行業協會、團體組織等自發制定的規則,產生集體約束力,由此在法律底線之上起到行業監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