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守護“糧”心

□顧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方案》指出,牢固樹立增產必須節約、節約就是增產的意識,堅持久久爲功、常抓不懈、緊盯不放,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到2027年年底,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制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餐飲行業、機關食堂、企業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費量明顯下降。通過持續努力和全民參與,推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端穩糧食飯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們要始終做好全鏈條節糧減損,將“糧袋子”越扎越牢。譬如,江蘇通過各項措施持續推進關鍵減損技術提質升級,智慧糧倉實現了倉儲各子系統之間的整合和智能倉儲、智能管理,可幫助農戶儲糧損失率由8%降低至1.5%。《方案》提出,要深入推動飼料糧減量替代,充分挖掘利用雜糧、雜粕、糧食加工副產物等替代資源,加強米糠、麩皮、胚芽等糧油加工副產物資源化利用;推動發展全穀物產業,促進糧食資源高效利用。換言之,除了用好新技術,還要挖掘“新能量”,讓每一粒糧食都“物盡其用”。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對人們來說,吃得飽、吃得好早已不再是難事。但也要看到,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供需緊平衡的格局沒有變。宴席上的剩飯剩菜、超市裡的過期食品、家庭中的食物遺忘……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積起來卻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是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始終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我們從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到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的通知》《關於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 有效防範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剛性的制度約束,爲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制止餐飲浪費,關鍵是要讓浪費可恥、節約爲榮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浙江舟山推行“光盤積分獎勵卡”,消費者“光盤”即可獲得積分兌換禮品;廣西人民把制止餐飲浪費題材編成山歌,將節約糧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被視爲美德。古代聖賢孔子曾言:“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這句話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在消費環節,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點餐,避免盲目跟風和攀比,點外賣時,選購小份菜、適量點餐;出門用餐,吃多少點多少,若有剩菜,可以打包,努力做到不浪費一粒糧食。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爲,更是一種文明態度和責任擔當,它關乎每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未來。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用實際行動保護糧食資源,傳承勤儉節約的美德,共同構建一個節約型社會,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