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iPhone 16,年輕人“槓”上黃牛

前幾天,蘋果16系列產品首發,全國各地的直營店都十分火熱。這也是意料之中,每年蘋果首發的日子都格外熱鬧。

但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就會發現,人們對蘋果的熱愛已經從瘋狂搶購變爲理性追捧了。賣腎買iPhone4S、黃牛外海代購iPhone6、果粉徹夜排隊搶購的時代似乎已經成爲歷史。

這之中,不僅僅是因爲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更是因爲國內各個產業、商業的成熟。這也意味着手機市場更加規範和秩序化,品牌方、經銷商、消費者各方都能從中受益。但有一個角色卻要開始無利可圖了,那就是黃牛。

在以前,黃牛從線下直營店蹲到蘋果首發,再高價賣出沒搶到首發或者無法去線下直營店的消費者。而現在,蘋果首發的格局變了,美團、餓了麼、京東等平臺也能在首發當天送達最新款——年輕人分散在各個渠道搶手機,黃牛越來越不好乾了。

首發當日,費力不討好的黃牛

今年蘋果16系列的首發當天,黃牛就栽了跟頭。

9月20日當天,我們來到太古裡蘋果直營店。前來取貨的消費者排着長隊等待取貨。店外站着消費者、個人賣家,以及黃牛。

上午十點左右,我們詢問了幾位黃牛蘋果16系列價格。黃牛大多表示只收pro max,價格在原價的基礎上加價600-800。一些黃牛在和個人賣家溝通的過程中,仍然還在接打電話,講述手機買賣報價,不停在手機屏幕和線下人流中來回切換。

圖/成都太古裡蘋果直營店外的黃牛. 攝於2024.9.20

事實上,在20號當天,除了蘋果直營店開啓線下發售和取貨,美團、餓了麼、京東等外賣平臺也開啓了八點搶購,標註着30分鐘/1小時極速送蘋果16系列手機。並且這些平臺在13日也開啓了預售,搶到的用戶也能享受在20號當天送達首發新機。這意味着十多年前蘋果直營店壟斷的局面已經被瓦解,轉而迎來的是多方發售的場景。

那麼,對黃牛來說,他們的收貨渠道也就不僅限於線下直營店,還要包括從各個平臺上搶到的手機。在閒魚、小紅書、微信等平臺上我們也看到了不少黃牛。他們的報價與線下直營店門口黃牛的報價差不多,他們稱在現場也有聯絡人。我們推測,太古裡現場的這些黃牛也是一邊線下招攬賣家,一邊在線上多個平臺進行收售,同時進行着多線操作。

到20號下午三點左右時,一位線上黃牛告知,蘋果16pro max只能加價300收了。而到了下午接近傍晚時,已經沒有黃牛再收16系列手機了。

十多年前的黃牛如果能預想到現在這個場景,一定會提前轉行。不僅工作量多,利潤還極低。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黃牛肯定不願意再幹。

轉移戰場:從黃牛到即時零售平臺

我們可以發現,在需求仍然較強的情況下,黃牛的生意不大好做了。因爲除了黃牛,人們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個選擇就是即時零售平臺。雖然黃牛也在線上平臺活躍,但很難一直逃脫平臺的風控策略,消費者可能比黃牛更快拿到正版的新品手機。

當人們已經習慣於把外賣當成餐飲到家的服務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已經在拓寬外賣的範疇了:從餐飲向零售擴展。

對一些熟知即時零售的人來說,這個概念的發展與普及,和疫情期間人們不方便出門有關。消費者在一種“被迫”和“應急”情況下選擇即時零售,比如外出旅遊時忘記帶牙刷或者沐浴露,這個時候纔想起來點個外賣送到酒店。

但近年來,隨着消費習慣的轉變,即時零售購買場景逐漸從剛需轉爲非剛需,從應急走向常態化。電子產品的即時零售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順應消費趨勢,線上平臺也十分重視數碼電子產品類的即時零售。像蘋果、華爲這樣的大品牌,自然是平臺的重點引入對象。因此,今年蘋果首發當天,美團、餓了麼、京東以及線下直營店都十分熱鬧。

以美團閃購爲例,美團今年合作的Apple授權店數量由去年的4700家增加到7000家,並且從一線城市覆蓋到了鄉鎮市場。不僅在大城市裡保證了首發新機的供給,更深入到了縣鄉下沉市場。

這就意味着縣城鄉鎮的消費者也能搶到蘋果16系列新機了。在這之前,這羣消費者或許都是黃牛的“忠實客戶”。因爲蘋果直營店還沒有開到縣鄉等相對較小的城市。而且對這羣消費者來說,從黃牛那裡拿到首發新機仍然存在風險。加價售賣都是小事,更害怕的是黃牛拿錢跑路,或者售賣的手機、電腦是翻新機、水貨。

這也是爲什麼消費者都痛恨黃牛,他們讓那些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買不到自己想要的產品。而當即時零售平臺可以提供這些產品時,它們不僅提供產品,還有服務:正品保障、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即時送達、增值權益等。

講到這裡,我們就能發現,美團、餓了麼等即時零售平臺其實在整合需求。它們把有真實需求的消費者與商家直接連接起來,讓黃牛沒辦法從中獲利。我們也可以理解爲即時零售平臺取代黃牛成爲一個大的線上經銷商,而且是有售後保障的官方授權經銷商。

因此,許多商家對入駐即時零售平臺保持着非常開放的態度。畢竟售後保障和服務也關乎商家信用和品牌聲譽。此外,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也能通過推廣、優惠給商家帶來更多曝光,商家也能獲得更多的銷量和收益。北京望京一家Apple授權專營店的店長張珍向我們透露,疫情後,消費者更喜歡“外賣買手機了”,即時零售訂單持續是上升趨勢。“過去,大家總覺得線上是假貨,而現在在即時零售,大家能搜到自己附近的具體門店下單,信任感強很多。”

在這個背景下,蘋果、華爲等品牌手機的首發日搶購戰場已經不再僅限於官網、電商平臺或黃牛,更在於各大即時零售平臺。而即時零售平臺的主要受衆是當代年輕人。所以在這個“戰場”中,我們能看到年輕人和黃牛的一場battle。

年輕人爲什麼盯上了外賣平臺?

當初,餓了麼和美團在搶佔市場時,第一個市場就是從高校開始。在那時,當人們習慣於給點外賣的年輕人打上“懶”的標籤時,卻不料這些大學生們已經開始改變整個社會的餐飲習慣了。

外賣平臺轉向即時零售後,這個趨勢自然也蔓延到了即時零售。根據《即時零售消費電子行業白皮書》,即時零售平臺的受衆更偏年輕,特別是手機即時消費,有4成受衆都是以95後、00後爲主的Z世代。並且,年輕人選擇即時零售的主要動機中,54%是因爲“不用出門”,40%是因爲“惡劣天氣”。

“懶”再次成爲推動即時零售發展的重要一項。而“懶”的背後體現的還是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即時享樂、最快拿到、最快體驗。並且從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Z世代,更精通互聯網的玩法,以及各大平臺的撿漏方法,就是要花最少的時間和金錢,享受最酷的產品。

以蘋果15爲例,在外賣平臺上的蘋果官方授權店裡通過滿減券優惠價爲5299,而在蘋果官網這個價格是5399。同樣的型號,外賣平臺不僅更便宜,還能更快拿到。而有的消費者在大促時通過店家商品券、平臺優惠券的疊加還能實現更便宜的價格。不管是買到最新系列的蘋果,還是在外賣平臺低價購入,對年輕人來說都是能夠在社交平臺“秀一秀”的事情。當低價、便捷和時髦、炫酷相碰撞時,哪裡還有不炫耀的道理?

可以說,從餐飲到電子,年輕人完成了從“點個奶茶”到“點個牙刷”,再到“點個手機、電腦”的即時消費習慣。正是這樣的消費習慣在慢慢擠走倒賣手機的黃牛。

在蘋果16系列首發當天,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一個年輕小夥搶到了四臺16pro max,他也在售賣自己搶到的手機,但當黃牛找他收貨時,他要加價700出。而我們以個人買家前去詢問時,他表示加價600就可以出。“就是不想賣給黃牛,很煩。”他這樣說。

這也側面反映出當代年輕人的態度:對於不喜歡的人和事情,就算自己吃點虧,也不能讓他們“小人得利”。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年輕人選擇“退而求其次”:搶不到首發,等一兩天也沒關係。

在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平臺上,蘋果16系列首發當日也有現貨發佈,一部分是當天即可送達,另一部分則是1-3天才能送達。哪怕首發當日年輕人沒搶到手機,年輕人也不願意便宜黃牛,還不如忍一兩天再去平臺上看看,以更低的價格和更優的服務得到新款手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年輕人的角度看,對待黃牛的倔強態度和新渠道的出現,或許都是今年黃牛崩盤的原因。

而從更大層面的市場環境來說,黃牛倒賣其實一直都是一個需求問題。只要有供不應求的狀況,就一定有有利可圖的機會。

但對黃牛羣體而言,如果這個機會成本過高,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的話,那麼一定會有一批人放棄這個行業。

從這個意義上,各個平臺的電子品類即時零售整合的是多方的需求,使得這些“看得見”的利益方可以真實地互動和交易,讓黃牛能夠存活的灰色空間變少。

數碼電子行業的即時零售就像是一條鮎魚,通過快速、低價、折扣、服務等等增值項,讓蘋果、華爲等品牌在市場中煥發更多活力,讓這個市場更加清晰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