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晚年 對背棄臺灣仍無愧疚
卡特人生謝幕 花生農之子到美國總統 製表/陳韻涵 圖/聯合報提供
卡特在專訪中說,他入主白宮前就決定和大陸建交,因爲美國在太平洋經歷二戰、韓戰、越戰,想建立和平;一九七九年以來,太平洋沒發生戰爭,部分原因是美中的良好關係。
秘密與陸談建交 繞過國務院
卡特坦承當時國務院很多人反對和大陸建交,談判函電都從白宮發往大陸,中方也直接回復白宮,繞過國務院,只有白宮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等少數人知情,「整個建交談判過程保密做得非常好」。
美國和大陸在臺灣時間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上午十點同步發表聲明,宣佈隔年元旦建交,發表聲明前幾小時才以突襲方式告知中華民國政府,讓臺灣非常不滿。
卡特在專訪中宣稱,國會一九七九年通過的臺灣關係法保護了臺灣利益和美國利益,但這番話顯然避重就輕。
簽署臺灣關係法 態度不情願
美臺一九七九年元旦斷交後,卡特政府在一月底向國會提出「綜合法案」,大致規範美臺斷交後的非官方關係,沒提及對臺安全保障,但在臺灣全力遊說下,友臺的衆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查布洛基在二月底領銜提出「臺灣關係法」提及臺灣安全、對臺軍售,三月底在兩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卡特纔不情願的簽署。
卡特說,當時大陸領導人鄧小平向美國和他本人保證開放和改革,也兌現承諾,就商業和貿易而言,中國變成非常活躍和開放,基礎建設發展令人欽佩,幾乎完全擺脫極端貧窮狀態,但中國仍存在一些問題,維吾爾人的情況就令人非常難過。
卡特自稱任內最有長遠意義的重要成果就是促成美中建交,自認與大陸建交併和平相處符合美國利益,但對於背棄臺灣,沒有顯現絲毫愧疚。
美國之音分析,卡特要中國承諾只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而中國堅稱這是內政,無妥協餘地;卡特堅持在關係正常化後續向臺灣出售武器,中國堅決反對。這兩問題在最後的聯合聲明沒有觸及。
美中建交公報中文版有兩處用到「承認」一詞,一處是「美利堅合衆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另一處是「美利堅合衆國政府承認中國立場,即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美方英文版裡是兩個不同單字,recognize和acknowledges,中方解讀爲「承認」,美國及臺灣都強調是「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