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新趨勢!自然碳匯、生物多樣性媒合平臺啓動 10多案洽談中
爲迎接十月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臺灣生物多樣性論壇」聚焦臺灣陸域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發展策略。(林良齊攝)
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媒合平臺上線!爲呼應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及企業日益增加自然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育,且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及政府應引導企業針對生物多樣性影響,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於16日於「臺灣生物多樣性論壇」表示,4月推出「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媒合平臺」,目前已有10多案洽談中,預估近日1至2個月就會有洽談完成的案件。
爲呼應世界潮流,林保署規劃符合ESG架構專案類型,邀請企業共同參與,企業可投入自然碳匯相關造林工作,亦可以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或支持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合一里山聚落,以及混林農業與生態旅遊並行的社區夥伴關係,甚至投入保安林經濟惠益、參與式造林、溼地保育等工作。
據統計,目前在媒合平臺上共有41案,包括自然碳匯15案、生物多樣性23案、林業文化2案、山林文化1案。林保署署長林華慶表示,目前約有40案上線,有10多個專案洽談中,如果同一專案有數家企業表達興趣,還有評選機制,但他強調,媒合平臺不是林保署向企業募款,而是希望企業與鄰近村莊部落合作,也讓鄰近村莊獲益。
林保署保育企劃組簡任技正石芝菁說,平臺上包括自然碳匯、生物多樣性、林業文化、森林資源等專案媒合,且企業也可以自提案,如苗栗火炎山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已媒合到鄰近的企業、接下來可望簽約,預估今年會媒合成功20例;至於企業要花多少錢協助?她說,金額的部分從10多萬元至2000多萬都有。
爲迎接十月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臺灣生物多樣性論壇」除了聚焦臺灣陸域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發展策略,專家更提醒各企業組織要及早連結國際趨勢,論壇中也頒發今年度「臺灣生物多樣性獎」予多個單位。
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中明確提及鼓勵和推動企業加入生物多樣性工作中。林華慶說,林業署後續將參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目標,研訂我國「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與行動計劃」,以系統性制定執行目標,定期追蹤監測,將生物多樣性工作納入各部會政策制度內落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