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小貸增資 龍頭綜合助農機構衝刺港交所
本報記者 鄭瑜 北京報道
在提升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水平過程中,除了以農信農商爲代表的農村金融機構在優化廣大農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非傳統新型金融機構也在發揮助農力量,持續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日前,天眼查顯示,漯河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漯河中和農信小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其註冊資本從“20000萬元人民幣”增加到“30000萬元人民幣”。漯河中和農信小貸成立於2021年7月,法定代表人爲李真,經營範圍包括小額貸款業務、財務諮詢、企業管理諮詢等,其背後唯一股東爲中和農信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而中和農信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又是近期向香港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的中和農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的全資附屬公司。
對於旗下小貸註冊資本金變動以及公司後續具體戰略規劃,《中國經營報》記者向中和農信發去採訪函,中和農信相關人士表示,由於近期處於靜默期,暫時無法接受採訪。
江蘇微金創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小微信貸專家嵇少峰對記者表示,目前地方小貸繼續增資的情況相對較少,主動增資大體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類是擁有互聯網背景的小貸公司,或者一些小貸公司與有場景、流量資源的機構進一步擴大規模,再或是與銀行合作。第二類就是自我業務發展擁有區別於其他行業公司的特色之路,仍有向上增長提高貸款餘額的需求與空間。中和農信顯然屬於後者,正在進一步拓寬業務發展空間。
小額信貸業務佔總收入七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農村普惠信貸服務業務,中和農信在2022年實現18.35億元收入,該業務收入佔其總收入的75.5%。
根據招股書,農村普惠信貸服務當前是中和農信收入貢獻最大的部分,分別佔中和農信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個月總收入的74.7%、75.5%及65%。同期,農業生產服務分別佔總收入的17.9%、17.2%及27.3%,農村消費品及服務分別佔總收入的8.3%、7.3%及7.5%。
對於助農機構,如何實現盈利一直是擺在所有機構面前的難題。可以看到的是,通過服務農村居民紮根農村地區的線下服務網絡模式,中和農信已實現持續盈利,其在2021年至2023年三季度間的調整後淨利潤分別爲5.1億元、4.7億元、4.5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爲23%、19%、20%。
記者在招股書中看到,中和農信對於以往記錄期內對經營業績做出重大貢獻的附屬公司羅列中,共有9家,其中4家爲小額貸款公司,主營小額貸款業務。具體爲內蒙古中和農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中和農信小貸”)、海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市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河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內蒙古中和農信小貸成立於2016年4月22日,註冊資本金爲25000萬元人民幣。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認爲,地方小貸增資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增加公司的資產流動性;三是提升公司的服務質量,爲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2022年9月,中和農信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和農信在內蒙古自治區爲衆多居民提供貸款服務,當地農戶在獲得中和農信貸款幫助後,走上了創業之路,其中一位農戶從白手起家到已經經營上千畝的土地。
招股書顯示,中和農信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及合作信託公司設立的信託計劃爲部分信貸產品撥付資金,將有關資金記錄爲表內貸款。而撮合合作銀行撥付資金的信貸產品,記錄爲表外貸款。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通過中和農信獲得的貸款總在貸餘額分別爲150億元、152億元、176億元,其中71.1%、65.1%及57.2%是由中和農信出資。
嵇少峰直言,助農小貸發展最大的痛點就是資金來源問題,因爲不能吸收公衆存款的限制條件,其資金來源渠道和成本都是不小的問題。
可以看到的是,在資金來源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和農信共擁有14家小額貸款公司,包括分別註冊在重慶市和海南省的兩家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位於國內12個省級區域內的12家區域(地方)小額貸款公司。截至同一日,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出資的貸款總在貸餘額爲61億元,有關資金包括股東股權融資籌集資金、經營所得現金、向國內銀行及國際金融機構的借款以及發行的ABS(資產支持證券)。截至2023年9月30日,通過信託計劃提供貸款總在貸餘額爲39億元。
小農戶佔90%
自2008年成立至今,中和農信累計爲280萬名客戶提供了超過690萬筆、1387億元的小額貸款。從數據來看,每個借款人的貸款金額平均爲4.95萬元,每筆貸款金額平均爲2.01萬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農村常住人口約4.91億,農村經營主體中98%均爲小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主。近年來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然而農村用戶羣體仍面臨缺乏定製化產品及服務、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等多重痛點,以至於未能被充分服務。
2022年,中和農信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多年經營農村市場建立服務網絡的基礎上,中和農信並沒有止步於小額信貸,而是不斷嘗試拓展服務農戶的邊界。2020年,中和農信的新業務板塊之一,中和農服在內蒙古地區搭建起產銷對接平臺,建立農業基地,以解決傳統農資及農產品流通領域層級多、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等關鍵問題,從服務端探索改善分散的小微農戶在產業供應鏈中處於弱勢的新思路。在打通農村金融“最後一百米”的實踐過程中,中和農信堅持業務標準化與服務本地化,以“離客戶最近”的差異性服務幫助農戶。“過去很多農戶想要獲得貸款,都是卡在了沒有徵信記錄上,由於徵信的空白無法享受到金融服務,我們可以爲他提供第一筆貸款。這種‘近’,不僅是物理意義上‘近’——‘服務就在村裡’,也是心理上的親近與信任。並且這種‘近’也使得公司對市場發展變化有着最靈敏的感知。”
在中和農信招股書信貸客戶畫像中,小農戶佔90.2%,初中及以下學歷客戶佔70.3%,女性用戶佔69.1%,少數民族佔20.2%。這些客戶在獲得貸款後,有88.3%用於生產經營,用途最多的依次是農業生產、批發及零售、服務業等,佔比分別爲48.5%、14.1%、11.7%。
農村市場非傳統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
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是我們建設農業強國的一大目標。
招股書顯示,中和農信的業務起源於1996年國務院和世界銀行在國內合作的小額信貸等多途徑扶貧試點項目。
通過近30年在農村市場的發展,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和農信的業務覆蓋全國21個省份的近500個縣域,共計超過10萬個村莊,輻射近2億農村人口,並且在近500個農村本地服務網點中依靠超過6400名服務團隊成員和超過11.8萬人的村級合作伙伴直達農村用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總貸款餘額統計,中和農信在面向中國農村市場的非傳統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佔據8.1%的市場份額,該時期內面向國內農村市場的非傳統金融機構的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不過9.1%。
按同一時期商品交易總額統計,中和農信在面向中國農村市場的線上農資和農機具銷售商中同樣排行第一。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爲,中和農信成爲行業頭部助農機構源於兩大原因,股東資本加持,既發展線上線下聯合的信貸模式,又紮根農村根據當地特色可持續運營的發展模式。
袁帥坦言,一直以來農村金融市場服務商面臨的痛點主要有三個,首先就是資金短缺,難以滿足農村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其二是缺乏專業的團隊和完善的業務體系,難以提供全面的、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其三是市場競爭激烈,對於自身競爭力與創新能力都是極大挑戰。
袁帥說:“針對上述痛點,目前解決的辦法主要有,一是加強與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合作,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二是注重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提高公司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三是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四是加強風險控制,確保合規經營。此外,還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在嵇少峰看來,中和農信能夠成爲行業第一的原因,除了對於普惠金融戰略方向的堅守與前期發展股東和支持方帶來的資源稟賦,也在於其團隊的專業性。“其創始團隊不僅研究過全球各種小微信貸模式,還根據中國的特點與中國農村的特點,進行了連續不斷的迭代與優化,走在非銀類農村金融機構的前沿。”
“除此之外,還有其整體發展的創新精神,這幾年拓展出圍繞農村客羣的、更爲豐富的產業服務和技能服務的一些政策,把單純的金融組織向多元化服務農村生態的方向發展。”嵇少峰補充道。
前述中和農信有關負責人也曾經告訴記者,中和農信在小額信貸之外,不斷嘗試拓展服務農戶的邊界。2020年,中和農信的新業務板塊之一——中和農服在內蒙古地區搭建起產銷對接平臺,建立農業基地,以解決傳統農資及農產品流通領域層級多、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等關鍵問題,從服務端探索改善分散的小微農戶在產業供應鏈中處於弱勢的新思路。
一直以來,中和農信廣受各路資本看好,從2010年開始,中和農信得到過紅杉中國、TPG、螞蟻集團、安大略省教師基金會、浙江協同創新、中金、國際金融公司、陽光盛和、蘭亭投資、ABC Impact、Inclusive Growth、Stream Contribution等投資。
目前,中和農信的第一大股東是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公司TPG(TPG.O),其通過旗下的聯屬公司The Rise Fund(新加坡)和NewQuest(新加坡),合計持有中和農信28.66%的股權。第二大股東螞蟻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API(香港)持有中和農信27.36%的股權。
(編輯:何莎莎 審覈:朱紫雲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