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向“新”向“智”

來源:經濟日報

日前,2024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收官,多家汽車行業滬市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盈利質量持續改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滬市汽車行業公司實現營收9532.23億元,同比增長5.16%;歸母淨利潤398.69億元,同比增長44.83%。其中,近七成公司實現業績正增長,增速超100%的有13家公司。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2024年上半年,A股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整體表現穩健,營收與利潤雙增長,這表明儘管市場競爭激烈,但行業整體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能力。此外,盈利公司比例較高,說明大多數企業在面對挑戰時,依然能夠維持良好的經營狀況。

零部件公司業績增長

今年以來,汽車產業繼續圍繞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快速推進各項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在新能源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上半年國內汽車產業產銷量延續穩定增長趨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4年1月至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7.4萬輛和187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和3%。至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十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受產銷兩旺的行業態勢影響,滬市整車企業賽力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0.44億元,同比增長489.58%;實現歸母淨利潤16.25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爲盈。宇通客車上半年實現營收163.36億元,同比增長46.99%;實現歸母淨利潤16.74億元,同比增長255.84%。

汽車行業潛能持續釋放,需求穩中有增,帶動汽車零部件公司經營業績顯著增長。比如,主要從事汽車鋁合金精密鑄件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文燦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30.76億元,同比增長20.07%;實現歸母淨利潤0.82億元,同比增長488.19%。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的車身結構系統、一體化車身系統、電池盒系統、電驅動系統、底盤系統、制動系統、變速箱系統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等。

文燦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客戶訂單需求旺盛,公司車身結構件及一體化大鑄件產品在收入結構中的佔比增加。2024年上半年,文燦股份新能源汽車產品收入97136.34萬元,同比增長160.89%,其中,車身結構件(包括一體化車身結構件)收入67365.89萬元,同比增長128.47%,繼續保持良好勢頭。

此外,受益於海外輪胎市場需求旺盛、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因素,輪胎公司今年上半年也延續高景氣度,產銷兩旺、盈利增長。例如,玲瓏輪胎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03.80億元,同比增長12.37%;實現歸母淨利潤9.25億元,同比增長64.95%。該公司負責人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持續運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各類業務系統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升製造能力,提高產品質量。

記者注意到,有多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表示,目前在手訂單充足。例如,聚焦汽車零部件主業的拓普集團,在研發創新及數智製造的加持下,公司本年度新接訂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公司內飾功能件、輕量化底盤、熱管理業務的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汽車電子類業務迎來收穫期,閉式空氣懸架系統、智能剎車系統(IBS)、電動轉向系統(EPS)、智慧電動門系統等項目逐步量產落地並實現銷售快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拓普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收122.22億元,同比增長33.42%;淨利潤14.56億元,同比增長33.11%。

長江證券汽車首席分析師高伊楠認爲,汽車智能電動化變革打開了行業遠期成長空間,中國優秀零部件企業憑藉技術、成本、響應速度等優勢逐漸重塑行業格局,有望在新時代涌現出一批世界一流企業。智能電動汽車相較於傳統燃油汽車,內部零部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帶動增量市場。

出口維持高景氣度

當前,不少車企都緊抓海外市場機會,加速“全球揚帆”進程,汽車行業出口維持高景氣度。高伊楠表示,汽車需求表現平穩,新能源汽車以及出口增長表現強勁,隨着旺季到來,汽車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汽車出口377.3萬輛,同比增長28.3%。其中,傳統燃料汽車出口295.5萬輛,同比增長33.4%;新能源汽車出口81.8萬輛,同比增長12.6%。而且,今年前7個月,全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達1722.5億美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金額1318.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汽車由於智能化程度高、質量好、價格合適,目前已在多個國家獲得認可,近幾年的出口量一直在增加。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下,滬市車企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品迭代,海外訂單充足,以技術進步和產品迭代催動出口增長的特徵更爲明顯。上半年,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合計實現海外銷量超80萬輛,同比增長20%。與此同時,“一車出海帶動全鏈”,42家汽車零部件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8%。

長城汽車在半年報中提到,海外銷售增長是帶動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售55.49萬輛,同比增長6.95%,增速超過行業整體表現。其中,新能源車型銷售12.98萬輛,同比增長44.89%,連續4年增長;海外銷售19.98萬輛,同比增長62.09%,連續8年增長。

接下來,該如何繼續提升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劉春生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加強技術創新。通過持續投入研發,提高車輛性能,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要加快電池技術、智能化駕駛技術的發展。二是擴大品牌影響力。通過市場營銷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加強海外市場佈局,特別是對新能源汽車有需求的增長市場。三是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改善售後服務網絡,確保海外消費者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四是積極應對國際經貿環境變化。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經貿政策的變化,靈活調整生產和出口戰略,減少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五是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響應環保要求,推廣低碳、節能的汽車產品。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全球化是中國車企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短期來看,整車出口仍是我國車企出海的主要方式。海外銷量有望成爲新的投資驅動邏輯。長期來看,車企出海不僅有望獲得份額和盈利性的雙重提升,甚至有望進行技術標準的輸出,實現更高質量的海外增長。隨着南美和中東市場逐漸成爲出海增長的新動能,預計下半年出口量將會有明顯的提振,帶來相關標的投資機會。

廣發證券汽車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閆俊剛認爲,2021年以來,內需具備韌性疊加出口持續突破,驅動中國乘用車需求持續向上。中國品牌乘用車在此過程中通過驅動技術路徑的選擇與儲備、持續的技術創新及顯著的性價比優勢提升國內及海外市佔率。展望未來,在政策呵護及海外增長雙輪驅動下的乘用車需求,仍然值得期待。

以舊換新漸顯成效

爲推動汽車消費,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發佈多項利好政策。今年7月份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符合相應條件的單車補貼最高達2萬元。當前,以舊換新政策逐步發力顯效,不斷推動汽車換“能”。截至8月31日,報廢更新補貼申請突破80萬份,單日申請量持續增長。

東吳證券所長助理、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黃細裡表示,報廢補貼新政金額加碼效果顯著,有望刺激老舊報廢置換需求,支撐銷量提升。同時,地方層面積極跟進,陸續推出汽車置換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寬政策覆蓋範圍,有望持續刺激汽車消費需求。從8月數據看,政策拉動效果好於預期,除國家報廢換新補貼翻番外,各地政府近期普遍加碼置換補貼,對乘用車終端消費有顯著促進作用。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整車企業合計銷售新能源汽車約76萬輛,同比增長8%;賽力斯專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半年累計銷量超20萬輛,同比增長349%;宇通客車集客車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於一體,上半年公司大中型客車銷量18335輛,同比增長41.5%,市場佔有率36.9%,穩居行業第一位,繼續保持龍頭地位。

具體來看,廣汽集團上半年實現汽車銷量超86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汽車銷量佔比提升至約36.5%。報告期內,公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已提升至40.63%,其中節能汽車比例約爲21.62%,新能源汽車比例約爲19.01%。下屬廣汽傳祺上半年實現產銷19.36萬輛和18.89萬輛,同比增長6.51%和0.44%,高價值車型佔比持續提升。

“在國內宏觀經濟總量穩中有升背景下,內需更新率均值迴歸有望帶來商用車明顯銷量彈性。”閆俊剛認爲,短期視角下,從內需來看,以舊換新有效促進乘用車需求轉換,需求景氣度表現持續超預期;商用車以舊換新政策也已出臺,有望逐步貢獻銷量彈性。中長期視角下,從內需來看,通過對乘用車需求結構拆分,國內市場依然具備成長空間,換購需求有望成爲下一階段總量成長的新動能。

高伊楠表示,展望下一階段,智電加持競爭力,看好自主高端化的進程和海外市場的持續擴張。以比亞迪、華爲智選,以及頭部新勢力爲代表的自主品牌發力中高端市場,2024年三四季度車型持續密集投放。智能駕駛進入端到端大模型階段,智能駕駛有望從量變進入質變,使用體驗大幅提升。我國車企持續走向全球,尤其在下一階段全球新能源需求提升過程中,中國企業有望把握行業契機持續實現全球份額擴張。 (經濟日報記者 勾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