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精品展北京亮相 劣紙上繪出良畫

「劣紙‧良畫—齊白石的墨痕逸興」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與觀衆見面。圖/本報北京傳真

包裝紙、練字紙、邊角餘紙、油污紙……,對於這些本不適合用來作畫的紙張,齊白石並沒有棄之如敝屣,反而在一生當中留下了大量在各類紙張上妙筆生花創作出的作品。「劣紙·良畫—齊白石的墨痕逸興」日前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以「紙」爲切入點,展出齊白石藝術精品共計74件套,展示這位國畫大師如何化腐朽爲神奇,在劣紙上繪出良畫。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作於陳年紙上的《竹雞》,畫中題款有「貞兒未生之前所藏之紙」。「貞兒」指的是齊白石的長子齊良元,號子貞。當時齊白石27歲,剛剛在湖南湘潭老家拜胡沁園、陳少蕃爲師,開始正式學詩作畫。由題款可見,白石老人收藏這張畫紙多年以後,纔在上面揮毫落墨。

「陳年紙通常指存放年份較長的宣紙,隨着時間流逝,紙張在自然環境中經歷了吸潮、乾燥的過程,其中所含的植物纖維變得柔軟而有韌性,因此陳紙更加綿軟,入墨的效果更好。」展覽的執行策劃杜雨欣介紹,展覽中展出的一幅《白菜》也是作於陳年紙上,齊白石以淡墨繪白菜的瘦長輪廓,鈍筆刷出菜葉,小筆破墨勾筋,使得菜葉墨色豐富,層次分明。

劣紙的吸水性和洇墨性往往過強或太差,卻可能帶來意外之喜,正是藉助劣紙諸多的特性,齊白石能夠常常創新技法,時時遣景入畫,最終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風範。展覽中,一幅《鸚鵡稿》上印有「北琉璃廠八十六號」的字樣,齊白石不忍丟棄,隨手撿來用作草稿練筆。

一旁的《花卉稿》上還印有紅格子,應是從練字紙上裁下的一部分。

還有一幅畫在透明塑膠紙上的蜻蜓線描稿,齊白石將紙二次對摺,將筆痕保留、封印在了塑膠紙中間,因此不會輕易磨損褪色,足見老人的生活智慧。

本次展覽,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所珍藏的一套二十五開冊頁《花卉畫稿》,首次展出。當年,齊白石在友人處得觀花卉圖,所畫花木品類繁多。他從中挑選、臨摹,又加入自己的筆意,收錄成冊。

儘管紙劣,《花卉畫稿》諸多細微處蘊藏了齊白石的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