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親妹妹臨終前,說出溥儀生前不敢說的話:我家族是歷史的罪人
作爲溥儀的親妹妹,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格格,愛新覺羅·韞歡卻和哥哥溥儀走向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清末皇室的所有兄弟姐妹中,她是第一個投身於革命工作的人,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教育工作中。
2004年,83歲的韞歡身患癌症去世,然而就在她臨終之前,卻說出了一句連溥儀都不敢說的事實。那麼她究竟說了什麼呢?她又是怎樣從一個封建王朝的格格,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呢?
01
1921年,敦親王府迎來了他們的第七個格格韞歡,給死氣沉沉的王府帶來了一絲光亮。
皇帝的權力都沒了,那麼皇室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更是大不如前,成員們整日都過着心驚膽戰的生活,生怕哪一天他們賴以生存的皇朝不復存在了。
但好在他們每個月仍能收到宮裡撥下來的月例銀子,所以仍保留着以前奢靡的生活條件。
當時很多的皇親國戚還看不清當下的局勢,仍然認爲溥儀和大清總有一天可以恢復到盛世時期的地位,做着不切實際的夢。
然而敦親王載灃卻在清朝苟延殘喘時期,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連同韞歡在內的10個孩子的教育身上,爲了讓他們接受現代教育和西方文化,載灃還專門給幾個孩子請來了外教老師。
載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父親,在當時普遍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中,載灃毫不偏心的讓七個女兒同樣接受先進的文化教育。
雖然溥儀在光緒去世之後繼承了皇位,但他卻是敦親王愛新覺羅·載灃所出,因爲自小被送往皇宮裡,所以家裡剩下的幾個弟弟妹妹和溥儀的關係並不親近。
尤其是韞歡從出生起,就幾乎沒有見過這個傳說中的哥哥,二人相見的第一面,還是在韞歡三歲那年。
當時由於馮玉祥帶兵闖進紫禁城,將溥儀攆下皇位,趕出了皇宮,爲了避難的溥儀這纔來到了這個自己沒住過多久的家。
當時還處在懵懂時期的韞歡,也只是在跪地行禮的時候,偷偷看了一眼這個讓她心生畏懼的皇帝哥哥,但由於當時當韞歡年紀尚小,並不能完全記住兄長模樣。
以至於之後每每想到溥儀,韞歡的腦海裡就只有一點點零碎的記憶,而兩個人第二次見面,就是很多年之後了。
02
1932年,爲了掌握對我國東北地區的控制,便決定在東北地區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或王朝,於是整日裡妄想“光復大清”並且還在封建社會中仍存有一些聲望的的溥儀,就成爲了他們要扶持的對象。
而溥儀也確實沒能抵得住日本人的軟磨硬泡,就答應了跟隨日本前往東北建立僞滿洲國的建議。
當時的他以爲自己可以重新坐上皇帝的寶座,所以寫信寄給自己的父親載灃,讓他帶領家人跟隨自己前往東北。
看到溥儀信件的韞歡,還沒等父親說什麼,她就已經意識到了兄長所做的這一切都只是無用功罷了,從小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的她非常清楚,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封建王朝早已不適合這個社會的發展了。
很多領不清局勢的王公貴族都跟隨溥儀去了東北,但好在載灃和溥任、韞歡堅持自己的立場。
從那之後,她就和兄弟姐妹們一起,一心待在王府中學習知識,不再關注外面的是是非非,妥妥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韞歡才感受到空氣中攜帶的自由的氣息,第一次不顧形象的拍手叫好。
而溥任更是將自己所住的王府,改成了讓孩子們接受現代化教育的學校,取名爲“競業小學”,爲了融入新時代,他們摒棄了自己以往的皇姓,韞歡則改名爲金志堅。
當時的很多孩子仍然被封建思想束縛頗深,而韞歡就主動承擔起教學責任,將自己這麼多年來學到的新思想傳授給孩子們。
03
封建思想帶來的危害有多大,韞歡實在是深有體會,因爲當時最疼愛自己的大姐韞媖就是因此而死。
1925年,嫁到郭布羅家族的韞媖突發急性闌尾炎,如若放在現在,只需要做一個闌尾割除手術就可以了,但在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時期,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是非常困難的。
但韞媖的死卻不是因爲找不到可以做手術的西醫,畢竟當時已經有很多西方技術流傳到中國了,但做手術免不了要開刀,要割掉闌尾。
而是因爲倍受封建思想荼毒的韞媖以及她婆家,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以及不相信西醫的思想,讓韞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不幸離開人世。
最疼愛自己的大姐離世,不但讓韞歡傷心不已,還讓她深刻的認識到了封建殘餘思想究竟有多糟粕。
所以在成爲老師之後,金志堅不遺餘力的教導學生,幫助他們一點一點的摒棄之前的老舊思想。
在金志堅心裡,自己能像現在一樣自由快樂的參與教學工作,都是歸功於父親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中,仍然非常重視對她的教育。
爲了讓更多的女孩子走出重男輕女帶來的傷害,金志堅還在1949年和朋友一起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讓她們明白女子不是隻有在閨中等待嫁人這一條出路,女子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04
建國這一年,金志堅已經28歲了,這個年紀還待嫁閨中的女子少之又少,因爲父親載灃並沒有以“父母之民,媒妁之言”的封建規矩催促過她的婚事,也沒有要求女兒必須嫁給一個多麼有地位的人。
自打這個小女兒出生之後,載灃對她唯一的期望就是健康開心就好,給她取名爲“歡”也是這個寓意。
而金志堅由於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原因,更不會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隨便交託在一個男人手裡,便一直沒有找到那個讓她想要相伴一生的人。
直到1950年,被政府安排在公辦小學擔任教師的金志堅,在一次外出教學的途中,遇到了來自山東的工人喬宏志,二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也不爲過。
金志堅不嫌棄男方是貧困家庭出身,而喬宏志也不認爲金志堅曾是壓榨着家庭而對她有偏見,反而非常欣賞金志堅敢於成爲家族中第一個參加革命工作的勇氣。
不久之後,兩個人就參加了當時街道組織的集體婚禮,正式結爲了夫妻,金志堅也開始了一邊教學,一邊和丈夫相濡以沫的平淡生活。
195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期間,溥儀走出了暗無天日的監獄,參加了周總理爲金志堅舉辦的嘉獎宴會,也就是在這場宴會中,時隔多年的兄妹二人終於再次想見了。
2004年,幾乎將自己所有精力都奉獻在教育工作中的金志堅,因爲身患癌症而離開人世,在臨死之前,說出了溥儀還在世時都沒有勇氣說的話:
“我的家族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我能用自己的力量爲人民服務,是我最大的榮幸,”
05
和韞歡一樣接受新思想,厭倦清王朝腐敗統治的,還有上文提到過的溥任,作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親王,溥儀的四弟,他也早早就看清了清朝肯定會覆滅的結局。
在父親和破敗不堪的清朝的影響下,溥任自小就對皇宮中的爭鬥極爲厭惡,而在溥儀執意要和日本人合作,建立僞滿洲政府的時候,溥任爲了勸大哥溥儀放棄,還親自跑到了東北地區。
在勸不動兄長後,溥任一氣之下直接出口諷刺說溥儀是在給日本人當兒子,並不是去當皇帝的。
他和自己的妹妹一樣,都是想當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而當時將敦親王府作爲傳授知識的學校的主意,最先也是由溥任提出來的。
雖然學校並不是無私經營的,但早在辦學初期,爲了讓學校順利的運轉下去,溥任還變賣了很多自己的家產,而當學校開始盈利之後,他更是將收來的一部分學費捐了出去。
建國之後,溥任將這所學校捐獻給了國家,並且帶領一家人搬出了敦親王府,搬到了一座小宅院生活。
去世之前的溥任,住的都是一座年久失修又漏雨的小平房,但他並非是沒有錢,而是將自己的積蓄,都拿去做了慈善。
1991年,溥任將變賣字畫的錢一萬塊錢,全都捐給了北京檀營滿蒙小學,沒過多久,他又拿出了5000塊錢捐獻給了受到洪澇災害的給安徽江蘇地區。
從那之後,溥任又陸續在慈善事業中捐了好幾次款,就連自己開辦畫展所獲得的收益,也一分不留的全部捐獻了出去。
也正是因爲溥任這種在教育和慈善事業都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了“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的稱號。
06
晚清確實給我國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屈辱歷史,但清政府的錯誤和韞歡以及溥任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爲他們確確實實爲教育事業以及歷史研究中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也幸好他們能及時意識到政府的錯誤之處,才能過上平淡而又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