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之父:如果5年前有這套系統 母親就不會驟然離世了
但,杜奕瑾今年應邀的一場演講,讓憾事促成美事。
今年8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傑邀請杜奕瑾以AI爲題至北醫演講。演講完,陳瑞傑力邀杜奕瑾合作,3個月後,他完成AI敗血症自動預測即時警示系統,令北醫加護病房病患死亡率大幅下降20%。
1976年生的杜奕瑾被稱爲「創世神」、「PTT之父」,曾任微軟人工智慧(AI)部門亞太區首席研發總監,他催生第一款AI助理微軟小娜(Cortana) 被稱爲「Cortana之父」。頂着全球AI首席研發光環,去年返國創立非營利組織「臺灣AI實驗室」,只爲完成以AI提升臺灣的軟實力雄心壯志。他的返臺,振奮科技界,更獲行政官員力挺。目前已有70餘名頂尖AI高手加入團隊。
臺灣AI實驗室開始行動
杜奕瑾從解決問題着手,與北醫加護病房展開合作。加護病房許多病患死於敗血症,「敗血症是感染了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北醫教學部副主任蔡龍文指出。因急重症病患本身免疫力低,病房病菌多,致許多病患最後死於敗血症。臺灣有11萬人死於敗血症,美國敗血症死亡率也高達三分之一。
「北醫在一年半前自行研發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運用病患生命徵象、生理資訊背景資料,已提前至4小時預測病患敗血症風險,較傳統篩檢至少節省9~12小時以上,」陳瑞傑指出。「但如果用AI自動診斷敗血症,從4小時提前至即時預警,醫師就有更多時間搶救敗血症病患,」杜奕瑾認爲。
如同開採石油,杜奕瑾從衆多資料中看見北醫豐富的石油。兩方資訊團隊坐在電腦前,「從輸入敗血症的症狀開始,讓AI學習,」杜奕瑾團隊說,有經驗的醫師以擷取病患生理數據開始,於是發燒、呼吸道感染、脈搏等生理數值一一被挑出,進入AI系統,「白血球、血小板等血液數值、病患器官衰竭現象數值,也要加入,」蔡龍文說,因爲它們也能判斷敗血症的症狀。「將這些資料輸入後電腦,AI團隊再把相關影響參數加入演算法,找出敗血症的症狀,AI再以排除法讓醫生能加速判斷病患是否患有敗血症。」結果效果卓着,3個月內即時警示預測準確率達85%以上。「我相信再過幾個月後到達90%~95%都不是問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堅定地說。
換句話說,運用AI系統可即時判斷加護病房的病患是否罹患敗血症。一旦確診,即可搶在細菌未擴大至全身前,即時施以抗生素治療,避免危及性命。一般找出敗血症細菌,需由血液培養、痰液、尿液等進行化驗,需要5天的時間。
北醫TED-ICU早3天找到細菌 醫師及時精準治療敗血症
「我們自行研發的這套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可將找出敗血症細菌種類的天數由5天縮短至2天,」陳瑞傑說,如同「導向飛彈精準治療,使得加護病房的死亡率因此大幅下降20%。」
杜奕瑾認爲,臺灣醫療全球屬一屬二,資訊人才全球一流,「這是強強結合,」他說,「如果5年前有這套系統,母親就不會驟然離世了。」
兩者同具艱深專業,但杜奕瑾卻能跨越資訊與醫界,通溝無礙,這是他短期締造佳跡的原因之一。事實上,杜奕瑾對醫學界不陌生,2003年他曾在美國聯邦政府的衛生研究院(NIH)人類基因研究所,從事基因序列與癌症自動化檢測研究。同時,也曾在美成立臺灣樂團並擔任主唱。他兼具理工、醫學與文藝特質,因此總能將工程師語言,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溫和耐心地詮釋給不同領域的人。
醫療AI不在研究,而是解決臨牀實務需求,幫助醫師和病患。杜奕瑾團隊鎖定AI醫療,目前已與北醫、北榮和臺大醫院合作。「在未來的世界裡,當病人尚未見到醫生前,AI已經知道他的數據並分析可能的症狀,」杜奕瑾刻劃AI在臺灣醫療的願景,「AI就像醫師助理模擬照顧病人,醫師是下決策,而不是做重複的事。」
北醫與杜奕瑾團隊簽下5年合作,從加護病房開始,未來北醫附設醫院每一個部門都會AI化。「在資訊界3個月就是一年,5年等於15年。」杜奕瑾說。15年足以改變臺灣醫療界,杜奕瑾矢志以AI翻轉檯灣醫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