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火熱但CPI緩和 哪個可信?克魯曼這麼剖析美國通膨現況

美國本週通膨消息非常詭異,先是週二公佈的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升幅遠高於預期,顯示通膨仍頑強;隔天出爐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卻又比預期緩和,顯示通膨恢復減緩走勢。路透

美國本週通膨消息非常詭異,先是週二公佈的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升幅遠高於預期,顯示通膨仍頑強;隔天出爐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卻又比預期緩和,顯示通膨恢復減緩走勢。到底該相信哪一套數據?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目前美國基礎通膨率相當低,但或許仍高於聯準會(Fed)的2%目標,在這種情況下,衆人仍擔心通膨率將回升、影響Fed降息展望,所以新出爐的數據每每牽動市場情緒擺盪。

例如,高於預期的PPI數據公佈後,市場哀號聲此起彼落,反映市場對Fed利率走向的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立刻竄升。但隨着分析師花時間剖析報告細節,確定那其實是一份不錯的報告後,2年期殖利率於是回落,收盤水準比開盤時還低。債券殖利率與價格走向相反。

又如,比預期和緩的CPI數據公佈後,市場解讀爲通膨恢復下滑走勢,2年期殖利率隨之陡降。分析師檢視報告細節後初步認定,4月CPI數據比乍看下還要好,殖利率收在當日低點。

但這兩份報告的標題數據基本上呈現的通膨走向南轅北轍,該如何解釋?

克魯曼表示,他另參考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對中小企業的問券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未來三年是否計劃調高或調降價格?醞釀調整價格的受訪企業百分比與目前數字的差異,是預示未來通膨趨勢一個好用的指標。目前,那個差距正接近疫前水準,只稍微高了一點。

綜合研判,克魯曼推測,2024年1月至3月美國指標顯示通膨加速,「或許是統計上的錯覺」。實際上,目前的通膨率雖然不像2023年底時那麼低,但就算通膨已經回升,升幅或許也不大。據他推估,美國現在的基礎通膨年增幅也許在2.5%上下,甚至可能更低。

克魯曼的結論是:美國可能已贏得抗通膨戰役,基本上已達到「軟着陸」——失業率維持在低點,通膨率也低得能讓人接受。不過,他坦承,就算以上判斷正確,仍有待至少數月的通膨趨緩數據加以驗證,才能確定這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