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五月天”演唱會引發居民樓共振?還真不能等閒視之
“在我們的周邊,有我們親愛的左鄰右舍,真的感受到了地震!”
11月19日,五月天“回到那一天”演唱會繼續在上海體育館舉行。據媒體報道,在演唱會期間,共有超過10幢居民樓的市民反映出現房屋搖晃情況。有附近小區居民透露,當《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副歌響起時,住戶鋁合金窗發生了強烈抖動併發出金屬碰撞聲,桌面上水瓶內的水失去了“水平”高速搖擺。體感上如同房屋在“左右搖晃”。
梳理報道,在去年五月天召開的8場演唱會中,周邊小區已發生過類似的搖晃事件。有市民自嘲“五月天在搖滾,我的牀在搖晃”。也因此,“五月天演唱會再次引發居民樓地震”,迅速成爲熱門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週年巡迴演唱會北京鳥巢第10場。資料圖
事實上,市民反映的“地震”,即房屋晃動,可能是一種共振現象。有地震專家就稱,相關研究表明,當歌曲的BPM(每分鐘節拍數)在140拍左右時,相關音波更容易與生活建築形成低頻共振。
雖然可能是一種共振,卻也不能等閒視之。據環球時報報道,2023年7月,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西雅圖開巡迴演唱會,地震學家奧爾巴赫通過地震儀監測了演唱會前中後期共10小時的數據,發現演唱會活動產生的聲響和動靜與2.3級地震相當。也就是說,演唱會引發的房屋晃動,雖非地震,卻也有與地震類似的能量。
演唱會引發的房屋晃動,事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並非小事。特別是,在演唱會期間,房屋搖晃,除了可能損壞一些生活物品,是否對房屋本身造成影響,更讓演唱會附近小區居民擔憂。在相關熱搜話題下,網友爭議的焦點,也主要是質疑附近小區樓房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呼籲有關部門及時檢查。有專家也建議,有必要對“搖晃房”進行“體檢”來衡量相關影響。
居民的擔憂,網友的質疑,專家的建議,皆事關羣衆切身利益,都應正視,並給予重視。或許,對“搖晃房”進行“體檢”,只是解決問題的一面。要規避或緩解演唱會可能帶來的聲音污染和共振隱患,演唱會場館、演唱會舞臺搭建及其設備,也有必要在事前進行“體檢”。比如場館“體檢”,館內設施是否具有良好的隔音減震效果,是否需要及時更新相關設備,以優化聲波傳播路徑等;比如設備“體檢”,提前檢測並對音量進行適度控制等。
共振,也可能與歌迷整齊劃一的互動方式有關。五月天演唱會,不乏現場幾萬人隨着音樂一起跳躍的場景,這可能形成共振。五月天主唱阿信也呼籲歌迷“以揮手代替跳躍”,減少因人羣同步跳動而加劇地面及周圍環境的振動。因此,歌手與歌迷的互動方式,或也有必要調整。
總之,在明星演唱會等大型文體演藝活動越來越多的當下,場館內外的安全隱患,關涉羣衆安全和財產安全,相關各方都不能忽視。
紅星新聞評論員彭志強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