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 | 接種後染疫等同打了加強針 免疫力大增
品觀點 | 接種後染疫等同打了加強針 免疫力大增
就在蔡總統就職前夕的5月18日,臺灣單日確診突破8.5萬人,其中有41人死亡。同一天,由蔡英文主持的民進黨中常會邀請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報告,何美鄉提出的「綜合免疫力」概念還被蔡英文特別詢問並稱,「這個概念很重要」,政府能不能借用?
提到「綜合免疫力」會讓人聯想到,英國最早以「羣體免疫」(即染疫人數達到一定比例後,大規模感染就停止)爲由,不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的「佛系防疫」,結果造成大量死傷,因此,國內很多專家並不認同何美鄉的看法。
會後受訪時,何美鄉也承認,有非常多學者不喜歡她這個論述,好像鼓勵人家去感染,但這不是她的意思,她只是敘述一個無法改變、無法不被感染的事實。
那麼臺灣要感染多少人,疫情纔算出現轉折?何美鄉4月14日在「TVBS論壇」上表示,要看自然感染率加上疫苗刺激出的免疫力綜合數值(即羣體免疫力);當此數值達到一定程度,R0值便能小於1,當穩定下降一段時間後,人們便能過着正常的生活。
而據何美鄉預測,這波疫情在7月左右達到一個高原後,會慢慢下來;但她也強調,有人預測感染高峰是10萬,甚至20萬,也就是全臺同時到達高峰就是20萬人確診。
何美鄉舉先進國家的案例指出,只要施打過疫苗,輕症、無症狀的比例較多,因此,建議民衆務必要接種疫苗,這是由於施打疫苗加上自然感染可以有較高、較持久的抗體,但是沒有打疫苗的長輩不適用;她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健康正常生活模式,不要不敢出門、吃飯,反而讓商家倒閉。
經常鍼砭政府防疫政策的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認同何美鄉的「綜合免疫力」看法,只要接種1到2劑新冠疫苗,如果再染疫,就等同打了一劑加強針,免疫效果比打第三劑更好。王任賢本人一直不支持接種第三劑疫苗,而是主張等待次世代疫苗。
然而,要獲得綜合免疫力有一個前提,王任賢指出,就是接種一到二劑疫苗,如果未接種疫苗而染疫,重症或死亡的機率就會很高。
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9日報導,短短几周內,臺灣每日新增數從數百例上升到數萬例,而由於「弱勢羣體天然免疫力低」,加上疫苗接種率不理想,臺灣恐怕「在夏天以前引發前所未有的死亡率」;報導還引述生物學家倪誠志(Chase W. Nelson )的說法指稱,臺灣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在於,還有15%的人口目前未接種疫苗,其中有21%的75歲以上族羣,連一劑疫苗都沒打,這會使得臺灣的情況不是接近於表現相對好的韓國,而是香港。
而臺灣老人拒打新冠疫苗的人的確不少,翁銘佑醫師19日就在臉書表示,昨天勸了好幾位他的患者 (一劑未打) 去打疫苗;一位大腸癌術後3年的患者堅持,鄰居打了出問題,他纔不會傻傻去打;另一位中年媽媽跟他說:mRNA誰知道會不會改變基因,網路都在說這疫苗會導致基因突變,人類滅絕,她纔不會讓自己跟小孩冒這個風險,寧願自然感染。
翁銘佑特別貼出Nature雜誌最近的文章佐證:若沒打疫苗,直接感染Omicron後,產生的血清抗體保護力有限,對其他變異株的交叉保護力也不足。
翁銘佑指出,但若先前感染過,或先打疫苗(針對原始株),再感染Omicron可誘發足夠的保護力,等同打了加強針。
翁銘佑表示,Omicron重複感染是必定的,一年之前他就提過新冠肺炎是感冒化,重複感染一定會,但會越來越輕,越來越像感冒。
翁銘佑指出,一個微生物感染對身體的刺激越輕,產生的抗體就越弱 (免疫系統必須講究效率,把資源留給嚴重感染) ,所以這概念不難理解;因此重複感染Omicron是必定的。
翁銘佑還引用英國資料點出:老人也逃不過Omicron浪潮;他強調,長者若沒有打疫苗,在身體狀況波動之下,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抵擋住感染,重複感染之下,可能被突破產生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