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底色

在面對諸多挑戰的第二季度,拼多多的財報讓人眼前一亮。

財報顯示,拼多多二季度的營收爲314.4億元,同比增長36%;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89.0億元。這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但客觀來說,這一數據,得益於消費市場的持續回升。

財報後的業績交流會上,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也直言,偶發性因素短期內影響了本季度整體費用,因此不應將本季度的盈利作爲未來季度的參考。

更值得關注的是,拼多多本季度進入了重研發、輕營銷的良性循環。在營銷費用佔比下降的情況下,反而提高了研發費用支出;從而通過商家與消費者的忠誠度,實現業績自然增長。

研發費用的重金砸在了農業上,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表示,拼多多將在立足農業的基礎上,繼續發揮數字化優勢,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投入助農紓困補貼,爲滯銷農產品開啓綠色通道,帶動鄉村非遺產業、手工產業出圈;拼多多本季度表現出的穩健,背後依舊是深入田間地頭的農業底色。

業務進入良性循環

618是第二季度的一個關鍵節點,它不僅是一年間最重要的大促之一,還是疫情平穩後迎來的第一個消費狂歡。

上半年的居家、物流暫停、供應鏈阻等種種變化,都從某種程度上重塑了消費者與商家的渠道喜好。而拼多多,無疑受到了更多重視。

數據顯示,拼多多平臺內手機、家電、美妝、日化等行業均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手機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48%;家電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03%;美妝行業全品類銷量同比增長122%;日化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10%。

這直接表現在財報的數據裡。具體來看,在拼多多二季度總營收中,來自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業務的營收爲251.7億元,同比增長39%;來自交易服務的營收爲62.2億元,同比增長107%。

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本季度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爲113.4億元,佔收入的比例從47%降至36%。同時,公司進一步加碼研發,本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2%。

過去一年多時間,拼多多營銷費用佔比始終保持下降趨勢,但這沒有營銷營收的同比增長。由此可見,拼多多成功降本增效,同時業務也進入了良性增長循環。

實現業務良性增長的前提,是拼多多獲得消費者與品牌兩頭的認可。

以品牌端爲例,在今年二季度內,拼多多憑藉陸續投入的多項消費補貼,以及推出的流量扶持、物流補貼、商品打標、售後保障等多項紓困舉措,助力平臺農產品商家、製造業品牌、中小商家恢復經營。

再看消費者端,拼多多以更完整的產品矩陣,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如618的品牌專場活動中,首批加盟的品牌旗艦店就超過500家。此外,通過沉澱多年的農產品產地直連,輔以快團團等拼團工具,拼多多在居家期消費者心中的好感度飆升。

不過,拼多多的利潤受一些項目被動延期以及差旅商務活動大幅減少等偶發因素影響,拼多多二季度運營費用爲147.8億元,佔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57%下降至本季度的47%。

真金白銀砸農業

雖然已經是個彙集各大品牌的全品類電商平臺,但拼多多,依舊忘不掉自身的農業標籤。

或者說,對於本就是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來說,農業已經是其自帶的基因。據艾媒諮詢2021年關於農貨消費的關聯度調查中,拼多多居於第一位;同時,近年來農產品的GMV,始終佔拼多多總GMV的在13%以上,遠高於其他電商平臺。

這背後,是拼多多在產研、供應鏈,以及銷售等方面的持續投入。

拼多多每年增加的研發費用,也是砸在了農業研發上。陳磊爲此專門設立了“百億農研”專項,共投入一百個億,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爲目的,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在過去幾個季度中,持續加大對農產品運輸、物流和倉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幅提高了農產品上行的規模和效率。

落在具體項目來看,拼多多發起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已經發展到第三年,成功舉辦了兩屆,並於8月9日剛剛啓動了第三屆,先後孵化了溫室種植、無土栽培、AI種植等多個前沿項目。這些科技項目被送進田間地頭,目前正廣泛應用於遼寧、安徽和雲南等地。

就在今年4月,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逐出勝者,奪冠團隊由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極星農業和拜耳作物科學的青年“新農人”組成,採用“人機融合智能”的算法策略,將先進種植經驗轉換爲算法,輔佐種植者種出了高產量、富營養的果實。

除了科研成果的革新性,其是否能夠落在實際的農業活動當中,是大賽的關鍵。經過兩屆比賽的成功案例,目前來看,“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對一線田間提供的切實價值,已經被初步驗證。

比如,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獲獎團隊“智多莓”就開發的AI種植系統曾向雲南昆明滇池西岸的100餘戶草莓種植戶提供服務。有農戶將自家的兩畝草莓接入該系統後,不僅實現了單產季增收三四萬元,還節省了近4000元的肥料成本。

此外,拼多多還是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的科技大賽“科技小院”的賽事支持方,第一屆“科技小院”大賽的名稱就叫“拼多多杯”。“科技小院”項目同樣直接連接農業科技的一線人才,比賽初期,選手就需要走進農田,爲村鎮提供實際的助力。

拼多多在農業科技方面的探索,在業內打響了不錯的口碑。而讓大衆消費者和商家感知更明顯的,則是拼多多在銷售端所提供的真金白銀的補貼。

以今年拼多多推出的第四屆“超級農貨節”爲例,拼多多將累計投入15億資源包,覆蓋全國超2000個農產區的近20萬款農產品,全面推動“南果北糧”直連全國大市場。

“今年的農貨節是持續天數最久,產區規模、補貼力度最大的一屆。”拼多多“超級農貨節”的項目負責人表示,本屆農貨節將繼續秉承農產品“零佣金”的政策,聯合百億補貼、多多買菜、萬人團等業務資源,打造一批“超級農貨”,帶動新農人、新農商將更多農產品做成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此外,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部分農產區、產業帶上的中小商家、涉農商家的生產經營面對諸多挑戰,拼多多出臺了多項針對性政策,幫助商家渡過難關。

比如618期間,拼多多通過“秒殺萬人團”活動,爲滯銷的農產品拓市場,找銷路;同時,多多買菜也開闢了綠色物流通道,儘可能保證滯銷農產區的應季鮮果運輸通暢。此外,還有“尋鮮中國好農貨”等助力應季農產品打開銷路的各類活動。

助農,不止農業

拼多多助農的方式,可以用“實誠”一詞來形容。

事實上,無論是直連產地也好,推動農業科技也好,各大平臺出發的根本,是幫助鄉鎮農村居民賺到錢,上述行爲只是實現拓銷路、提產量的途徑罷了。

而拼多多在7月份,發起一項更全面的助農活動——“多多新匠造”。在鄉鎮農村中缺乏銷售途徑的,不只是農產品,無數工匠、手工藝人也難以被外界看到;但他們用巧手編制的作品,往往令人感嘆其精妙。

更重要的是,許多需要代代傳承的傳統民間工藝,常常因爲打不響品牌,拓不開銷路,導致手藝失傳。歸因往往並非是當下的年輕人不愛傳統工藝,而是在於缺乏一條連接二者的渠道。

而拼多多的“多多新匠造”,正是希望能夠發揮平臺數字化的優勢,促進各地鄉村好物“出圈”,推動當地手工業、非遺產業、第二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帶動村民創富增收。

按照“多多新匠造”行動的計劃,拼多多未來將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扶持鄉村手工產業:投入10億級別的專項流量資源和補貼資源,全面促進“匠心好物”出村進城;扶持優質的鄉村產業品牌,推動傳統手工業、第二產業進行品牌化升級;成立專項培訓團隊,開發針對手工產品的電商培訓課程,培育至少10萬個新農商。

目前,“多多新匠造”活動已先後走進湖南鳳凰、安徽榔橋、山西祁縣、河北藁城、江蘇宜興、山東章丘、浙江東陽等地區,推動當地鄉村產業帶加速上行新電商,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

據“多多新匠造”負責人在此前採訪中透露,過去一年,平臺傳統手工藝品的商家規模增幅超過132%,獲得‘品牌’黑標的商家也幾乎翻了一倍。而這些來自鄉村的匠心產品,其主要受衆均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可以預測,無論是針對農產品的“超級農貨節”,還是面向手工藝品的“多多新匠造”,都只是拼多多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從而釋放鄉村經濟活力的步驟之一。未來,拼多多可能會在助農上,繼續從多個意想不到的角度發力。

兜兜轉轉,從田地鄉村裡起家的拼多多,開始反哺田地鄉村中的更多環節,幫助更多農戶賺到錢。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最純粹的美好,是堅守本心的自我。”

這句網絡土雞湯,用來形容今年的拼多多,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