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時間濾鏡,《武則天》等曾經爆火的國產老劇還精彩嗎?
像《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劇集,都是經過時間揀選與考驗的,基本不存濾鏡問題。
而一些曾經爆火的國產老劇,如今再回看,發現記憶中的標籤確實有不少時間濾鏡的成分。
以1995年1月2日播出的古裝歷史劇《武則天》爲例。劇集由張天民、冉平等編劇,陳家林執導,劉曉慶、陳寶國、鄭爽、于慧等主演。
如果不是最近重看,已經記不得劇集情節了。只記得初看《武則天》的時候我還很小,這部劇當時很火,家裡的大人茶餘飯後都會聊這部劇,像極了我們現在因爲某部爆火劇集在網上瘋狂輸出一樣。
劇中,劉曉慶的演技無可挑剔,從花樣少女到蒼老女皇,劉曉慶都演繹得入木三分。
在劉曉慶的演繹下,劇集在塑造武則天的成長與蛻變路徑方面非常成功。從一個渴望皇帝寵幸、取得皇帝喜愛的嬌媚少女;到爲打消唐太宗對占卜之言的擔憂,主動請求做奴婢的謹慎求生;到爲愛心動爲愛癡守同時也寄望愛情能救她脫離苦海的感業寺爲尼,再到因爲所盼之人唐高宗的風流薄情而斷絕愛情念想,開始主攻心計獲取唐高宗歡心的媚娘……
劇集爲武則天的每一步成長都設定了非常紮實的情節支撐,而劉曉慶靈動、精準、魅力四射的演技讓角色的成長蛻變更是層層深入。這是劇集最成功也最亮眼的手筆。
此外,劇集的服化道在當時的情況下算是比較用心了,劇集的情節編排也基本按照大致的歷史架構,在關鍵歷史事件的節點設定演繹情節也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但除去亮點,劇集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雖然整體演員演技都很精彩,但是劇集對武則天以外的很多角色設定與刻畫是比較粗糙、膚淺的。
整體劇情除了武則天的成長線幾乎是流水賬式的簡單情節拼湊,劇中所有角色和情節都只服務於武則天的成長與蛻變,沒有精彩紛呈、立體化的羣像生成。以至於唐太宗、唐高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歷史著名人物在劇中都是符號化、模糊化、片面化的呈現。
此外,劇集雖然是戲說歷史,但是卻有着太多基礎性錯誤。
最明顯的就是對很多唐代的官職、爵位沒有正確的稱謂,比如,好幾位演員在說臺詞的過程中,把太子洗(xian)馬叫做太子xi馬,太傅叫做太bo……
這種基礎事實或常識性的錯誤在劇中非常多,可見劇集製作的粗糙與不夠嚴謹。
其實類似曾經爆火的劇集,拋卻時間濾鏡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換句話說,當下的國產好劇確實很少,但在這少有的好劇中確實有其相對嚴謹、進步、精良的表現的。換言之,不是所有的老劇都是好劇,也不是所有當下的劇集都是爛劇,老劇中的優秀部分值得發揚,當下劇集的亮點也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