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當衆被懟,雖然心疼,但我仍然堅持這3件事

hi,我是大J,點擊關注我

小D去超市買糖果,我讓她自己去結賬。後來發現她撇着小嘴回來了。

一詢問,原來她付完錢,對着結賬的叔叔說,謝謝。叔叔沒反應,她以爲那是叔叔沒聽到,就非常執着地又站在那邊說謝謝(非要等叔叔說不客氣)。

結果收銀員和後面排隊的另一位叔叔都“吼”她了,讓她買完趕緊走,別佔地。

小D的這個小插曲讓我想起了之前收到好幾位朋友給我的留言,

從孩子出生後,都是平等對待,好好說話,從來沒有大聲吼叫過。但現在幼兒園老師有的都蠻“兇”的,孩子“兇”不起,反而疑惑是不是自己之前做錯了?

想想還真是,我們溫柔對待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一定溫柔啊,會不會養出一個“嬌氣”的孩子?

又或者我們要不要也對孩子簡單粗暴一點,畢竟未來社會就是那樣呢?

這些日常的“小委屈”,該怎麼處理。

01

我的育兒三件事

這些年指導我的育兒“方針”就是三件事:觀察孩子,做好自己,解讀他人。

那我們來看看,怎麼用這三件事解決開頭說的難題呢?

1.觀察孩子

孩子被粗暴對待了,別人對我家孩子太兇,這些看似是孩子的問題,其實是我們的問題。

我們經常是替孩子感受,覺得孩子肯定受傷了,然後就自行腦補,把後面的劇情也一併替孩子寫完了。

我這麼溫柔對待孩子,隊友那麼粗暴,孩子安全感要不足了!

哪怕懂再多育兒理論,我第一步永遠都是迴歸到自家孩子本身。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敏感,有的大條;每個孩子在意的點也不同,同樣的事情被A吼了沒事,但被B吼了就哭了。

那麼我只有當孩子表達出情緒了,我才幹預。而不是隨時隨地都以“大公雞”戰鬥的狀態替孩子擋在前面。

所有的教育能起作用的前提是,被教育者感受到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如果孩子壓根不在意,我們這時候去引導,壓根沒作用不說,還會放大了這件事的影響,慢慢地,也許孩子就會變得怯怯的,遇到什麼事情都變成了,媽媽幫我,媽媽我不會。

2.做好自己

那別人都不學育兒,孩子也沒啥影響,爲啥我要那麼辛苦。

我對着小D循循善誘,和風細雨,她爸爸不照樣吼幾下解決問題?我做這些的意義是什麼?

後來,哈佛大學的一篇研究讓我找到了意義所在:

幾十年裡的有關兒童(逆境中)回彈力的研究中最具有共同性的結論就是,能適應困境挫折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至少有過一個穩定可靠的人際關係(家長、老師、或者其他人都可以)。

所以我踐行的科學育兒方法,是爲了構建小D關於這個世界認知的最初底色,她曾被溫柔對待過,被無條件接納過。

爲啥這樣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挫折修復力呢?

這也是我堅定的信念,就是一個孩子從小看到世界的很多美好,得到很多愛後,未來哪怕遇到那些不那麼美好的黑暗面,也會堅定地認爲,“這不是社會該有的樣子”。

我想這應該是我們每個爲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的吧,如果從小我們只告訴孩子,社會是殘酷黑暗的,做錯了就會打罵吼叫你的,無疑就熄滅了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光。

他們還沒踏入社會就已經泄氣,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吧。

想明白這點後,我就清楚了,我學習育兒,選擇平等溝通,溫柔對待,

是我自己成爲“母親”後的主動選擇。

3.解讀他人

不強求別人都要和我們一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不人爲地創造真空環境來保護孩子,而是讓孩子去經歷真實,遇到問題和孩子站在一起解決問題,解讀他人。

真遇到孩子被他人粗暴對待後在意了,我經常做的就是第三件事,幫助孩子解讀他人,只有理解了,纔能有應對策略,慢慢變得“強大”。

小D剛去幼兒園就遇到過一個“很兇”的老師,當時回家和她角色扮演,小D就模仿那個老師雙手叉腰非常凶地對我說話。小D和我說,老師就是這麼兇其他同學的,她很害怕。

我當時就對小D說,你肯定嚇壞了吧。把她抱到懷裡後,繼續說,老師爲什麼要這麼兇啊?小D告訴我,因爲我們的自由玩耍時間到了,要上科學課了。

我就接着說,是啊,老師着急了,因爲如果大家不到齊,科學課就要晚開始了,就像媽媽有時催着你出門,也會吼你。

但就像媽媽以前事後和你說的,媽媽仍然愛你的,但媽媽當時可以做得更好。對老師來說也是一樣的,她仍然愛你們。

而且你想啊,媽媽只帶你一個小不點,都會忍不住吼你,更不要說老師要帶一個班級呢,所以有時就會忍不住聲音大了。

這件事裡面,我們先回應孩子的情緒,然後區分“行爲”和“動機”。幫助孩子理解,老師爲什麼這麼做,這就是理解動機。

在理解動機的基礎下,再一起討論行爲。幫助孩子理解:動機是對的,行爲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即使行爲不夠好,也不影響老師的本心。

當然啦,生活中如果對每個人每件事都去區分行爲和動機,我們肯定要累死了。

大部分時候,我們遇到的人和事大多都是單一行爲,可能下一次我們的生活就不再有交集。

那麼就要學會快速翻篇,而不要讓其實不怎麼相關的人對我們造成“二次傷害”。

所以開頭的那個小插曲,我其實就沒有過度解讀。

我當時的做法就是,給小D一個大大的熊抱,並對她說, “哎呀,我的小寶貝受委屈了”。

然後死命不讓她逃走。沒一會,小D就咯咯笑,這件事也就翻篇了。

之後我觀察,小D也完全沒受影響,她該說謝謝還是會說謝謝,而大部分人都是禮貌迴應她。

當然,大家也可以選擇和孩子聊對方爲啥這麼做。但這件事裡面,我的解讀就是,有些單一事件發生了,過去了就過去了,不用深究爲什麼。

而我的存在,就是讓小D放心地知道,外面受到委屈了,回家哭一下,媽媽的懷抱永遠都在。

02

我的育兒終極目標

我的育兒終極目標,真不是小D的成績、未來的學校要多好,而是幫助她準備好適應 社會。

那什麼是適應社會呢?對我來說就是,對內能自洽,對外有希望。

自洽,就是可以在社會中找到自己舒服的區間安放;希望,就是任何時候都有“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我的存在是爲了讓孩子看到世界溫存美好的一面,那麼未來漫漫人生路,每當她遇到黑暗,仍然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不全是這樣”。

我對他人的“無要求”是爲了讓孩子明白,世界和人都是有AB面,我們總會遇到少部分的B面,但任何時候,我們都有選擇如何應對的權利。

父母,一定不能是個每天都豎起羽毛處於戰鬥狀態的母雞,隨時把自己的小雞仔護得嚴嚴實實。

父母,應該成爲老鷹,從小帶着孩子去經歷“大場面”,坦然面對。因爲我們陪着的每一次暴風驟雨,都是未來他們單飛的勇氣。

但同時我們也要有底氣知道,真的不行了,我們也兜得住。

我寫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來得及回覆

歡迎點擊下方標籤直達相關內容找到答案哦

話題索引

按關鍵詞搜索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