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嘴潭棄土倒烏溪「愈堆愈高」環團批河川成廢土堆置場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臺灣生態學會、臺灣石虎保育協會等團體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達大堀坑野生動物棲地,水利署應還地於河,不該以烏溪治理計劃爲破壞,廢土暫置應該於下游,水利署應成立流域治理協調平臺等訴求。記者曾學仁/攝影

經濟部水利署在南投草屯打造鳥嘴潭人工湖,預計今年底完工,但中水分署將開挖的土方堆在烏溪稱「培厚」偏流渠段,迄今已過1年多,「培厚」愈疊愈高,讓烏溪河川成廢土堆置場、嚴重縮減通洪斷面,更造成河川水污染,環團認爲廢土暫置應於下游,且水利署應成立流域治理協調平臺。

鳥嘴潭人工湖位於烏溪旁,面積達178公頃,啓用後供應彰化及草屯民生用水共計25萬噸,但環團發現該工程把開挖土方堆在石灼橋下游、北勢堤防、平林一號堤防等河道內,並將繼續填入大崛坑山坳,質疑破壞生態,影響河防安全。

臺灣石虎保育協會專員陳祺忠指出,鳥嘴潭傾倒廢土至今已1年多,期間不斷與公部門溝通、提供建議,強調河川調適與生態功能、瀕臨絕種保育類石虎與巴氏銀𬶋恐受影響等,但公部門仍有恃無恐,上游傾倒的廢土愈來愈多、培厚愈疊愈高。

臺灣生態學會楊國禎教授說,中水分署與三河分署以培厚保全名義在烏溪河川堆置驚人土方,烏溪行水區在平林橋上游被填了近一半,炎峰橋下南岸有堆置水砂被衝失後的殘餘,不僅改變河川區域,還嚴重危害河防安全,但中水分署與三河分署卻不願面對這些事實。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表示,鳥嘴潭人工湖工程造成烏溪河川成廢土堆置場,挖土方不適當推至培厚在石灼橋至雙冬橋及平林一號堤的左右岸,以及炎峰橋上游左岸,嚴重縮減通洪斷面;阿罩霧圳上淤下淘本極爲嚴重,面對未來將有更多土方往上游堆置,恐讓該圳上下地體質能的失衡更嚴重。

粘麗玉表示,上游堆置土方爛泥淤積堵塞灌溉圳溝,不僅讓廢土造成取水口水質污濁,還影響大堀坑野生動物棲地,建議水利署應還地於河,勿將廢土堆置在響大堀坑灘地,應將廢土暫置於下游,併成立流域治理協調平臺,加強溝通、交流。

水利署表示,鳥嘴潭工程於2013年通過環評,針對培厚工程部分,是就近就工程所需,針對容易沖刷的河段提供土方,這種以土方取代混凝土的工法,目前國內外都很常見,在執行此工法前也都有做過完整分析,先前臺風侵臺時也驗證培厚有發揮保護河防的功能。

三河分署表示,當初規畫烏溪河川治理時,考量此河段是擺動河段,大水來時左右案會有沖刷淤積情況,所以執行治理計劃時就有規畫此河段將以土方填補方式,就算沒有鳥嘴潭人工湖工程,只要危及河防安全原本就會進行河川治理計劃,迄今很多河段都會用培厚方式來減少混凝土用量,執行前也有請水利技師評估過。

三河分署強調,填土培厚方式本就不是永久性,會因大水來時被沖刷,但在河川治理上的原則是,先讓大水沖毀堤防前的灘地,以不沖掉堤防危及民衆生命安全爲前提,後續會再針對被沖刷的灘地進行培土。

水利署補充,培厚工程都是配合河川治理需求,且有依照相關程序申請,針對環團質疑實際使用的土方數量,因爲目前工程在收尾階段,後續會再去確認;另外,大堀坑並無在鳥嘴潭人工湖的工程範圍,現階段也沒有從鳥嘴潭提供土方給大堀坑,至於大堀坑的河川治理部分會再繼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