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組團“打野”,網傳挖野菜攻略可信嗎?

說起春天的味道,一定少不了各種野菜,薺菜、馬蘭頭、香椿頭等成了餐桌上的春季美食。最近,在社交平臺上,年輕人們流行着一種“打野”熱,“打野”其實就是到野外摘野菜。在某社交平臺上,關於“打野”的話題有近9千萬的瀏覽量。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臺截圖

━━━━━

“打野”爲何火了起來?

近日,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一些網友會分享自己“打野”的經驗,或是推薦一些適合“打野”的地方。例如杭州、成都、長沙等地均有相關的“打野”詞條推薦。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臺截圖

一些網友整理出了本地的“打野”地圖,詳細標註了適合挖野菜的地點。還有一些組團“打野”的招募帖子,一些挖野菜羣的成員多達上百人。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臺截圖

挖野菜並非當代人的“專利”。我國古代採食蕨菜的歷史相當久遠,《詩經·召南·草蟲》便有“陟彼南山,言採其蕨”的詩句。清明前後,正是食春筍的時令,而我國挖食竹筍的歷史也相當悠久,《詩經·大雅·韓奕》言:“其蔌維何,維筍及蒲。”“蔌”,相當於今天“蔬菜”的意思,是說蔬菜主要是筍和蒲。

如今,年輕人們用“打野”表示挖野菜,讓挖野菜這個古老的活動變得新潮起來。在四川成都,掀起一股“打野”熱。據成都商報報道,一些市民認爲城市生活節奏快,上班族壓力大,當週末走進山裡徒步、摘野菜等等,的確很治癒,“進入大自然就會覺得更放鬆,更自由。”

此外,熱起來的“打野”,旅遊公司自然也嗅到了商機。據成都商報報道,目前挖野菜的熱門點位幾乎都是在距離成都幾十上百公里的山裡,網上新發了不少“打野團”。據悉,團費88元/人,可以在成都市內多個地點集合上車,有專門的領隊跟車。

有負責人介紹,由於成都現在“打野”很火,許多地方的野菜有可能被挖空,因此他們每次去的點位都不太一樣。“成都氣候比較好,每個季節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個季節主要以折耳根、雪芽菜、野蔥、清明菜、蕨菜、刺龍苞、羊肚菌爲主。”

該名負責人表示,“羊肚菌比較稀少,不容易找到。有領隊帶着,不怕挖到有毒的(野菜)。”她預計成都這波“打野”熱要一直持續到5月份左右,接下來的6-10月,還要發“撿菌子”團。

━━━━━

網傳挖野菜攻略可信嗎?

“打野”雖然可以親近大自然,樂趣無窮,也有專家提示,亂食野菜可能會中毒。小編在某社交平臺上搜索“北京打野”,會出現不少挖野菜經驗帖,一些網友會分享挖野菜的詳細地圖,也有一些挖野菜羣成員已是滿員狀態。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臺截圖

有人認爲野菜是野生的,屬於綠色食品,無污染、更健康。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北京科協發佈的科普文章顯示,天然野菜並非就是“綠色食品”,不少受污染的野菜經常吃還可能對健康有害。文中提到,我國“綠色食品”分爲AA級、A級兩個等級,A級綠色食品可以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而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和其他有害於環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所以,大自然生長的野菜並不屬於“綠色食品”,野菜的質量沒有任何監管,其生長環境有可能已經被污染,甚至也可能沾有農藥、殺蟲劑等。

野菜的營養並不會比我們栽培的蔬菜更高,且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食用有風險,不要擅自挖取。

此外,如因食用野菜出現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時,立即停止食用,及時催吐,並攜帶剩餘野菜和嘔吐物就近就醫。

━━━━━

公園野菜不僅採挖違法還有食用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公園挖野菜是一種明令禁止的行爲。《北京市公園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二款和第五十六條第二款明確規定,遊人遊覽公園禁止採挖植物行爲,有采挖植物行爲的,責令改正,並可以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說,遊客在公園挖野菜屬於違法違規行爲,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圖片來自首都園林綠化微信公衆號

此外,公園野菜有風險,食用公園野菜要謹慎。公園野菜並不像“挖野菜大軍”認爲的那樣是健康無害,相反可能有害有毒。公園的野菜是人工播種的,主要是爲了防風固沙,增加公園環境觀賞性,根本不具備可食用性,大多被打過了殺蟲劑、除草劑、農藥,可能存在農藥殘餘,並不比市場上售賣的蔬菜健康、安全。

公園內採摘的野菜,其生長環境和過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種植的蔬菜那樣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風險。比如,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生長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屬,大量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許多公園爲控制觀賞性植物的蟲害,會定期噴灑除草劑、殺蟲劑等,普通市民很難辨別自己採摘的野菜是否浸潤過這些有害物質。

北京市園林綠化宣傳中心提示,採摘、食用野菜其實有較高的植物學門檻,有些有毒植物的長相酷似野菜,沒有經驗根本看不出來,希望缺乏相關知識經驗的市民不要“瞎摻和”。

━━━━━

【小知識】

以下野菜你都認識嗎?

▲蕨菜。圖片來自IC Photo

▲薺菜。圖片來自IC Photo

▲紅芽香椿。圖片來自IC Photo

▲艾草。圖片來自IC Photo

整合自首都園林綠化微信公衆號、北京科協微信公衆號、成都商報、中國藝術報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賈寧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李加減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