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推動疫苗護照認證 立院法制局:對未接種者形同變相懲罰

美國宣佈11月初開始,外國旅客須完整接種疫苗才能入境。圖爲民衆入境桃機的畫面。(資料照,陳麒全攝)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爲阻絕病毒擴散,施行國境封鎖、邊境管制等措施,隨着疫苗接種率逐漸提高,各國政府提出「疫苗護照」構想,盼能借此免除或縮短出入境檢疫隔離期間;另外,臺北市政府事前提出推動「疫苗護照」認證機制,未來擬餐廳內採分區入座。不過,立法院法制局認爲,目前國內第二劑疫苗覆蓋率不到1成,貿然推動接種疫苗證明做爲過內外通關標準,不僅讓未接種者產生剝奪感,更形同變相懲罰,應等到疫苗接種達一定比例後,再行推動接種疫苗證明相關政策較爲妥適。

法國政府爲鼓勵民衆接種疫苗並避免第4次全國封鎖,7月中旬推出「健康通行證」防疫措施,民衆欲進入餐廳或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時,都須出示已接種疫苗或病毒篩檢呈陰性報告等證明,希望藉此提高疫苗接種率。

臺北市政府日前提出擬推動「疫苗護照」認證機制,未來在餐廳內用採分區入座,未接種疫苗者以隔板並採梅花座方式坐一區,已接種疫苗者坐另一區並免除上述防疫措施,但指揮中心認爲,目前疫苗最多僅能提供12歲以上民衆施打,此措施恐使小孩與大人被迫分開用餐,並不合適。

對此,立法院法制局表示,截至9月12日止,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爲48.68 %,劑次人口比爲53.14 (劑/每百人),另完整接種二劑疫苗者約有104萬人,覆蓋率不及一成,建議在疫苗種類與數量供應充足及國人接種疫苗達一定比率後,再推動接種疫苗證明相關政策較爲妥適。

至於世界各國研擬的「疫苗護照」政策,法制局認爲,爲恢復國際間經濟、觀光等活動,使民生及產業逐步迴歸正常運作,推動「接種疫苗證明」政策勢必成爲各國防疫趨勢。

法制局報告呼籲,主管機關就接種疫苗證明議題,應提早與各國展開磋商,就承認疫苗的種類、通行條件與效力、個人資料保密、接種證明格式等議題充分交換意見後,研擬與國際接軌及相互承認的合作機制,提前爲邊境解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