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會客廳|對話歐振興:大灣區會計業合作加速,講好國際商業共通語言

編者按:12月11日,《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協議(2024)》簽署儀式在廣州舉行。自2021年粵港澳三地會計師行業協會攜手151家事務所首次簽署戰略協議以來,新的“三年之約”再次落地。

作爲資本市場“守門人”,會計師行業如何看待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前景?三地會計業的攜手又將爲大灣區發展帶來哪些新的影響?新約簽訂之際,南財會客廳欄目對話粵港澳三地四位行業協會會長,從這些資本市場“守門人”的視角透視大灣區合作發展新動向。敬請垂注。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實習生孔淑婧 廣州報道

“跨境理財通2.0”落地、深中通道全線通車、《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正式施行……2024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這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迎來很多發展關鍵詞。

2024年收官在即,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迎來又一里程碑。12月11日,《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協議(2024)》簽署儀式在廣州舉行,聚焦業務合作、人才交流、生態共建,粵港澳三地會計師行業代表簽下新的“三年之約”。

作爲全球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香港吸引了大量國際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商業機會,也在區域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截至2024年11月,香港會計師公會共有會員48,055人,當中執業會員爲5127人。香港從事上市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達81家。

香港業界如何看待過去五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其中,香港扮演着什麼角色?未來三年,粵港澳三地會計師行業合作又將迎來哪些新的機遇?圍繞上述問題,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分享了他的觀察。

南方財經: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據你觀察,過去五年,粵港澳三地的融合發展取得了哪些進展?

歐振興:近五年來,我們經歷了疫情和經濟週期的切換,粵港澳大灣區在克服重重挑戰的同時,也逐步完善了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並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方面取得了可觀的增長。

粵港澳大灣區轄內11個城市涉及三種不同的貨幣、關稅和法律體系,整個區域的融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4個“流”:人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

經過近五年的發展,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基建項目相繼落成,港澳與內地之間的關口也增加了,有效促進了區域內人流、物流的流通。同時,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之間也在持續加強互聯互通,“跨境理財通”的出臺,深港通和債券通的持續優化,都爲投資者和區域內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組合,進一步暢通資金流。

過去五年,前海深港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也實現了突破。前海深港合作區推出了一系列的發展計劃,例如發佈《關於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便利香港基金把前海作爲基地,投資內地的股權基金。

粵港澳三地會計界的融合,在過去五年也取得了矚目成就。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在戰略協議的框架指引下,粵港澳三地在人才培養、信息共享、創新交流、業務協作等方面開啓了全方位合作,共同提升了三地行業的形象,增加了行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也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南方財經: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發展、三地合作日漸緊密的過程中,香港會計行業的定位和獨特優勢是什麼?

歐振興: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商業機會,具備“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同時,香港的會計專業資格也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認可,爲會計師提供了優越的職業發展前景。

此外,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和監管框架,能夠保障會計行業的透明度和誠信。隨着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聯繫加強,香港會計師能夠滿足包括跨境交易、稅務籌劃等在內的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與國際先進經濟體深度接軌的香港,也能夠匯聚更多海內外資源,提供國際化營商條件。

會計專業是資本市場的守門人,更是國際商業的共通語言,對香港的未來發展至爲關鍵。香港的會計人才由香港會計公會培養和發展,熟悉國際慣例,也有服務內地市場的經驗,可以在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將外資企業“引進來”等領域大展拳腳。

南方財經:未來,對於進一步推進粵港澳三地合作還有什麼建議和期望?

歐振興: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和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香港受國家支持,可加強作爲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爲企業創造更多機會。

其中,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可爲大灣區企業提供多樣化、高質量的投融資服務,並在面對地緣政治挑戰時,推動金融市場改革,匯聚更多海內外資金,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項目和企業發展。同時,香港擁有頂級的專業服務和基金,且人才濟濟,是內地企業出海的首選基地,能夠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扮演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我期望三地會計界能夠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克服挑戰,抓緊機遇,創造共贏。放眼未來,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積極應時求變,一定能夠把握機遇,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