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廣東文化產業加速走向“數改智轉”,“大模型+”下半場或將到來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深圳報道

讓時間先倒流回八年前,韓國首爾四季酒店,當AlphaGo以4比1擊敗圍棋冠軍李世石之時,以“交互”爲特徵的AI新紀元已悄然開啓;2022年,ChatGPT甫一面世,便以優異的對話能力引發矚目,此後其一路進化,如今已走到了第五代臨界點;今年年初,Sora一擊進入視頻領域,再次成爲行業里程碑……

當大家在探討人工智能攪動的“一池春水”時,業界將目光轉向了廣東,自“百模大戰”席捲以來,廣東已發佈32個大模型,數量僅次於北京。在廣東,大模型絕非一個止步於“對話框”的產業,其已經走向磅礴的下游場景。

5月24日,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廣東舉辦了一場大模型賦能文化產業合作對接會。廣東大模型賦能文化產業應用聯盟在對接會上正式啓動,聯盟的首批成員容納了來自文化、大模型領域的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所。當生態鏈的上下游開始考慮協同性時,廣東大模型賦能產業的下半場或已到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大模型將更好賦能千行百業發展。

文化產業加速迎來“數改智轉”

在騰訊的展位上,混元大模型已可以根據用戶指令生文、生圖、生視頻,在短短几秒內便計算出了一道數學題的答案;隨後又根據一張照片推算出了一頓午餐能夠提供多少卡路里的熱量……

業界對於AI的初始想象是一個背靠強大算力算法支撐、“能說會畫”的對話框。在過去一段時間,這樣的案例不計其數:騰訊混元在國內率先採用混合專家模型結構,並拓展至萬億級參數規模,宣稱其在中文能力方面已追平GPT-4;元象在一年內開源了從70億參數到650億參數的全系列規模尺寸模型……

在過去的短短几年裡,廣東見證了無數大模型技術崛起的故事。接下來,這些大模型還需要思考這樣一項問題:應如何落向產業側,真正轉化爲生產力?

元象公司聯合創始人肖志立將通用大模型比喻爲發電廠,爲各行各業提供着通用的智能能力;作爲企業個體則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使這些智力資源發揮驅動力。對此,大模型優先將着陸點定在了文化旅遊和泛娛樂行業。

以元象大模型爲例,其既作爲文化產業新生態的一部分,又作爲新生產工具重塑着文化創作的形式。據介紹,元象已支持視頻直接生成3D模型,可在一天內建模一個較大場景,從前七八天的工作量現在兩天就能初見成效。

如今,元象3D內容生產應用範圍已覆蓋了文旅、金融、汽車等多方面場景。

而騰訊混元大模型憑藉高效生成商品素材圖片的能力,正遊刃有餘於廣告創意領域;其全面接入了騰訊文檔、會議、微信,成爲C端用戶的辦公助手;不久前,微信讀書基於混元大模型推出了系列新功能,已支持讀者迅速提煉圖書大綱。

在醫療領域,接入雲天勵飛大模型的可穿戴式設備擔當起了用戶的全天候私人健康守護者,能夠實時採集用戶健康數據,生成電子檔案,進行分析預警。與此同時,大模型亦走入越來越多的公共領域,成爲商業導購員,或在基層機關承擔起智能客服、材料審閱助手的角色,幫助處理民衆問政、投訴等事項。

再進一步,當大模型生出了人類的皮囊,具身智能便真正走進了人間。

隨手點進一間直播間,彈幕高速滾動,外形優越的主播正同觀衆互動,表情動作高度自然。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逼真的人類外表下,藏着的是AI的靈魂。

在肖志立看來,這便是在元象規劃中最新的一代產品——具備真人形象的多模態智能體。隨着技術繼續飛躍向前,一批搭載着大模型的虛擬主播將衍生出來,他們將迅速習得新知識,佔領從星座解讀到電商帶貨的諸多文娛領域。

“文化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高創意、高融合特徵,而大模型恰恰符合這諸多條件。”廣州市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尹濤表示,廣東在勞動資料創新、勞動者素質方面均有優勢,接下來文化產業數改智轉還會繼續加快。

走向生態鏈協同的下半場

高度智能的大模型已證明了廣東技術的優越性,但其普惠性卻仍爲成本牽制。

日前,大模型降本已初見成效。5月22日,騰訊雲公佈全新價格方案,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全面免費開放,萬億參數模型混元-pro的API輸入價格打了三折;另一巨頭科大訊飛亦公告稱,訊飛星火Lite API永久免費開放……殺價背後是整條生態鏈的優化,行業正通過協同共享,避免重複建設,降低模型成本。

將視線放到文博會首設的大模型專區,其中既有騰訊這樣的資深大廠,也有元象這樣成立方三年有餘、研發人員佔比高達75%的初創科技公司,更有鵬城實驗室這樣的新型科研機構……

一方面,在作爲產業基礎的算力層面,廣東無疑具有先發優勢。以鵬城雲腦爲例,其二期總算力已達到1024p;此外,以鵬城雲腦爲樞紐節點的中國算力網絡也在搭建中。

鵬城實驗室大模型創新應用中心工程師張豔表示,當前我國算力建設仍相對分散;中國算力網建設起來後,各算力中心將實現互聯互通、統一納管、高效調度,算力資源利用率將得到顯著提升。

根據今年三月發佈的《廣東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暨“粵算”行動計劃(2024-2025年)》,更具雄心的計劃已經提出。明年,全省算力規模預計達到38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將佔據半壁江山,智能計算中心數量達到10個。

另一方面,爲降低專業大模型開發成本、實現大模型在企業側的爆發,開源開放的AI平臺也不可或缺。如今,這樣的平臺在廣東也已具備。

例如,雲從科技便同昇騰合作推出了大模型應用底座——從容大模型訓推一體機,可在企業私有化部署、數據不脫離企業內網的前提下,提供語言、視覺、多模態大模型推理和訓練一體化能力,且能夠實現5倍效率提升。基礎底座就位後,雲從科技已將生成式AI推向了港口、醫藥、製造、電力、銀行等諸多行業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龍頭爲主導的生態整合已然啓動。佳都科技已協調建設了囊括交通、芯片等行業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在內的智慧交通生態圈;鵬城實驗室也在積極尋找從上游數據到模型訓練、再到下游場景的合作伙伴……

上至算力基礎設施平臺,下至大模型研發應用的多元“鏈主”均在向外拓展,聯動起上下游夥伴組建產業鏈條,形成一個個小型生態圈層。

而故事的未來走向似乎是,在這些小圈層之間進一步搭建橋樑,在整個產業鏈間攪動起更加活躍的創新協同、資源互享、應用轉化。《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集羣行動計劃》也提出,在大模型前沿領域實現突破,鼓勵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載體,構建“科技大腦+未來實驗室”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