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台電主管全往26樓衝!為何花蓮強震未導致全臺大停電?這要從關鍵的10秒鐘說起
臺電。聯合報系資料照
「如果電網出狀況,臺灣產業的損失會很大」
「那天台電所有的主管,全都往臺電26樓衝(中央調度中心),就是往調度中心衝,去看電力負載的狀況。」
「因爲如果電網出現狀況,臺灣產業的損失會很大,所以我們未來會持續改善電網。」
曾文生在本週日(14日)播出的《數字臺灣》節目,接受主持人謝金河訪談時,提到了本月3日上午地震時,臺電總公司大樓的狀況。
曾文生提到,地震後有不少朋友致電,好奇「這麼大地震,你們連紅綠燈都可以維持供電,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根據他的說法,這次全臺電網受益於三件事情:
第一,在關鍵的十秒鐘,儲能電池發揮作用
曾文生說明,地震時很多發電機組會跳脫電網以自我保護,造成整體供電下降。供電及用電需要維持相對一樣的水準,變化幅度不能太大,臺電內部允許誤差是1.5%。
若供電驟降,使供電及用電的誤差超過1.5%,就會開始低頻卸載,也就是用電戶卸載,亦即過去發生的一些重大停電狀況。
總統蔡英文曾經指示臺電,要把儲能設備的容量做到50萬瓩,而且要從預訂時程2025年提前。
而根據曾文生說法,3日地震當天早上,電網頻率出現第一波下降時(可參考下面圖片),儲能電池快速放電,大約51萬瓩,擋住了第一波地震衝擊。
第二,日月潭水力發電機組轉用電爲發電
曾文生說明,地震來襲時,整體供電量突然不足,日月潭的抽蓄水力發電設施就把機組用電全部卸掉,讓頻率維持住,結果十分鐘內反轉過來。
「它本來在用電,就變成發電,全部開始發電。」
「在關鍵的十秒鐘,是跑得快的儲能電池,擋住了第一波衝擊。」
「後來(發電)機組陸續解聯,它(日月潭)的抽蓄水力,擋住了第二波的衝擊。」
「這些都跟(臺灣)能源轉型的大方向有關,因爲要發展再生能源,儲能就是最重要的匹配設備。」
他指出,儲能設備的功能,就是在發電尖峰時存電,發電離峰時放電。
第三,921大地震的教訓
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臺電陸續對全臺灣的電塔做強固、標準提升及補強。
所以這次在花蓮強震中,沒有一座電塔倒塌,維持南北輸電幹線安全無虞。
這次地震告訴我們,電網結構網狀化是有價值的
曾文生也說明,根據2022年臺電提出的十年5000億計劃,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全臺灣電網的韌性,過去是把所有電網串在一起,以增加效率;未來要做的是分散(區域化),可以個別照顧每個電廠的重要負載,還會拉專線至負載較高的地方,例如科學園區,「讓既有線路去穩定民生用電」。
「過去(電網)是做成樹枝狀、魚骨狀,現在要在魚骨下端重新結網,變成網狀的電網結構。」
「這個投資的外部效果,你平常看不到,但這一次地震告訴我們,這個計劃是有價值的。」
本文授權自今週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以伊戰事/金融市場大亂,VIX指數暴升、油金齊揚…美元涌避險買盤,臺幣貶值壓力料加劇
入伍才2天「翻牆離營」!首例1年義務役逃兵,八軍團證實:已自行返營…逃兵下場會怎樣?
軍公教年改6年省了2600億...藍表決過關「停砍年金」掀2爭議,會不會開倒車?兩種情境解析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