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道理——從粒子到宇宙

“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宇宙中的萬物,所以呢,這個物理就是萬物的道理。”在北京圖書大廈一層共享空間,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馬伯強將一場名爲“從粒子到宇宙”的講座,從高等學府的課堂搬到了這個鬧市中的“三味書屋”。面對現場濟濟一堂、橫跨老中青幼四個階段的衆多觀衆,馬教授笑言想不到會有這麼多“學生”來聆聽物理學講座。

從微觀到宇觀物理學研究的是萬物的道理

“物理學追求的是用統一的,簡單的語言描述宇宙萬物所遵循的運動規律,揭示它們的結構及相互作用。”人類所關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馬伯強拋出問題,隨後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梳理:“兩千年前,中國與古希臘的哲學家都對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國古代,我們認爲萬物世界是由五種元素組成的,也就是所謂的金、木、水、火、土;古希臘也同樣有‘土、火、氣、水’四元素說,另外一種說法‘原子說’由古希臘的哲學家留基伯首先提出,後經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的進一步發展,形成歐洲最早的樸素的原子論。”

馬伯強介紹,關於德謨克利特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這位哲學家通過思考“一個純粹的物體是否能夠無限拆分成更小的部分?”“無限拆分後的物體還是這個物體本身嗎?”進而提出了觀點——無論多麼純粹均勻的東西,都是由大量獨立的微粒組成的,這些微粒極小,以至於他們不能再被分割下去。這些微粒就是原子,萬物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它們只是在宏觀上看起來不同。

微觀世界的奇妙探索從原子到粒子的認知之旅

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被稱爲近代化學之父的約翰·道爾頓,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的理論模型,第一次將原子從哲學帶入科學研究中。“道爾頓認識到空氣是由各種各樣的元素所組成的,通過對空氣的認識提出了原子論。這一發現在今天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那麼,具體什麼是原子呢?“原子並不簡單,它有非常複雜的結構。”馬伯強向聽衆展示出了一幅現代原子圖像,核心是非常重的原子核,外邊是電子雲在圍着它運動。

科學家們對原子結構的認知是通過一系列實驗完成的——湯姆遜通過氣體導電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發現了“電子”,並獲得了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湯姆遜的學生盧瑟福通過α散射實驗揭示出了原子存在一個非常重的核心,也就是原子核,電子則是繞着原子核運動。盧瑟福繼而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行星模型”,新西蘭還發行了一版郵票來紀念他。

到20世紀30年代,物理學進入原子核物理時代,研究發現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是質子、中子、電子和中微子。馬伯強講述了它們的發現過程,並總結:“有些粒子,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間接的過程,也就是由它和別的物質發生反應,產生我們可以看得見的信號。我們對粒子的探測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在不斷地擴大”。

“而後,通過對宇宙射線的研究又發現了許多新的粒子。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被小且帶電的粒子轟擊着。”馬伯強說,通過宇宙線實驗相繼發現了正電子、μ子、π介子、K介子等粒子。1964年夸克模型的提出使物理學正式進入粒子物理時代。“那麼,我們今天再回答世界是由什麼所組成的?該問題的答案是夸克和輕子——無論是地球上的山川河流,還是空中的星雲,都是由剛纔我們所說那些夸克和輕子所組成的。”

宇宙的創生與演化宇觀宇宙學與科學視野的無限拓展

“粒子物理的研究爲什麼和整個宇宙相關呢?”經由這個問題,馬伯強詳細講解了科學家們研究宇宙的創生與演化的過程:1916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將整個宇宙作爲研究對象,認爲宇宙是靜態的;但弗裡德曼用理論推演,發現整個宇宙是在膨脹當中,這隨後也被哈勃的觀察和研究證實了。馬伯強細緻地講述了多普勒效應與紅移和藍移,他用汽車開近開遠鳴笛聲出現的變化舉例,說明了光譜線中的位移現象。

“宇宙膨脹的另一個證據就是Big-Bang(宇宙大爆炸)理論。”馬伯強表示,伽莫夫剛提出這個理論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甚至Big-Bang這個名字也是一種調侃,但後來這個理論得到了證實——兩位貝爾實驗室的年輕科學家彭齊亞斯和R.W.威爾遜意外測到不明來源的3.5K熱輻射(後修正爲3K),通過與普林斯頓大學幾位科學家討論,提出了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爲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支持,這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誕生於一次爆炸。從一個極小、密度與溫度極高,由夸克輕子組成的世界迅速膨脹,然後降溫變成了強子,通過具體的反應,再形成不同的物質和能量形式,變成了我們的星球和今天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根據Big-Bang,我們也可以估算出宇宙的年齡是137億歲。”馬伯強說。

理論與觀測的交響曲科學幻想的邊界

馬伯強介紹,我國以高能物理所的實驗室作爲基礎進行宇宙線的探測,北大等高校也有不少研究機構將粒子和整個宇宙聯繫起來,開展相關研究。近年來,國家各種實驗設施在不斷增加,譬如電子對撞機、地下實驗室等,不斷通過實驗測量新的物質。“人類對物質世界和宇宙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相信通過實驗和理論的互相推進,我們中國學者能夠在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中發揮作用,爲人類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馬伯強說。

講座後的提問環節,現場有人問到多維宇宙和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情形,馬伯強認爲,前者是量子力學發展過程當中產生的一個概念,但在實驗層面無法證實,所以這個理論不見得正確。針對後者,他表示:“物理學是實驗科學,其實我們物理學不談這樣的事情,我們談的是在這個世界我們能夠直接或間接測量的信號。不能實驗檢驗的東西,是我們今天的物理學不能回答的問題,這是物理學的準則。”

現場還有名八歲的小朋友提問:“夸克是否能打破膠子逃脫出來?”馬伯強表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能不能找到自由的夸克。“今天我們的科學理論是這樣的:目前還不能看到自由的夸克,因爲它最終的表現要麼是質子,要麼是中子,要麼衰變成別的粒子。”他補充說:“如果我想把兩個夸克拉開,我拉它的勁兒越強越難拉出,所以說夸克是被束縛在強子裡的。如果有一天這個問題能夠解決的話,這將是一個可能獲諾貝爾獎的成果。”文/劉晨攝影/崔立洋

活動簡介

“科技耀京城”系列講座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青年報社承辦的科學文化傳播活動。每場活動會走進一家書店,邀請一位科學界專家學者,介紹一個前沿科學領域,展現一項國家科技成就,完成一次科學精神的傳遞。

物理學的對象是宇宙中的萬物,從粒子到宇宙、從微觀到宇觀。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宇宙如何創生與演化?本次講座邀請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伯強教授爲公衆開展名爲“從粒子到宇宙”的主題講座。

主講嘉賓

馬伯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入圍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榜單,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教授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粒子物理、中高能核物理、粒子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等理論研究。

書店介紹

北京圖書大廈是北京發行集團旗下經營規模最大、圖書品種最全、最早實行信息化技術管理的旗艦書城。北京圖書大廈建成於1998年5月18日,位於長安街畔,地處西單繁華商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被稱爲北京市文化“地標性”建築。大廈經營面積1.6萬平方米,全品種經營圖書、音像製品30餘萬種,是北京第一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圖書發行企業,其始終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銷售業績和經營規模使北京圖書大廈堪稱全國“第一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