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雷諾阿畫中的花園野餐

“野餐”這項活動從15世紀的歐洲貴族開始流行。在當時西方社會風氣尚顯保守之際,野餐是男女之間難得的社交之舉。野餐活動也因異性的牽引而更具魅力,受到大衆青睞。

愉悅的野餐也是印象派繪畫中的重要主題之一,這股風潮的起點源於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的畫作《草地上的午餐》(原名《浴》)。接下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奧古斯特·雷諾阿(Auguste Renoir)等印象派藝術大師,也曾以“野餐”爲主題,繪出一幅幅永不過時的經典之作。

《The Picnic: A History》(野餐史)作者沃爾特·利維(Walter Levy)認爲,“野餐對藝術家們絕對是有吸引力的……像是一種從城市生活中的釋放。”與荷蘭靜物畫中華麗精美的蠟質葡萄和亮鋥鋥的餐具不同,印象派野餐中的食物似乎可以隨時拿起享用。這些畫作會將天空下的食物作爲幸福的道具,將陽光、和風等意象轉換成具象的表達,凝固在顏料的斑點和條紋中,捕捉生活中的瞬間印象。

從以綠野林間爲背景的《林中小憩,熱爾伯魯瓦》,到追求光影效果的《花園裡的女人們》,再到洋溢愉悅與歡樂氛圍的《船上的午宴》,不論是去花園綠野,還是曬日光、海邊漫步,亦或是泛舟遊湖,這些畫作都盡顯輕鬆隨性,洋溢着愜意十足的“野餐感”,是畫家們記錄美好生活的痕跡。

綠野林間

《草地上的午餐》

愛德華·馬奈

傳統的裸體形象常被用在神話、宗教題材的作品中,但愛德華·馬奈一反傳統,讓一個裸體的女子隨意地出現在野餐主題的繪畫中。附近打翻的水果籃子,一些有着塞尚風格的櫻桃、李子和桃子從籃子中溢出,散落在裸女的衣物上,讓人對畫面浮想聯翩。遠處,一位穿披白衣的女人正在溪流中沐浴……

這幅畫的取景地點大概是巴黎北郊的聖旺島,在馬奈位於熱納維里爾的莊園附近。草地、水果、男人和女人、聚會……馬奈幾乎把提香的《田園合奏》、拉斐爾的版畫《帕里斯的評判》出現的元素一樣不漏地搬過去,但這絲毫不影響《草地上的午餐》在藝術史中的地位。它徹底顛覆了人們觀看一幅畫的心理預設:畫面上出現的人物可以不是聖人和天神,而是普通人;畫面可以不包含或傳達任何深刻意涵,而是完全描繪當時當下的生活。

《草地上的午餐》局部圖

馬奈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自1863年面世以來就飽受爭議。當這幅令人震驚的繪畫激起公衆有關藝術在社會中的作用的辯論時,一個時代就在馬奈的野餐中開始了。

《草地上的午餐》

克勞德·莫奈

自1883年克勞德·莫奈搬到吉維尼後,全家人經常在戶外露臺上午餐,莫奈會親自調配沙拉,並加入大量黑胡椒。他對野餐的感情如此深厚,以至於“野餐”元素滲透到他更多的作品中。

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65年版

這幅莫奈版本的《草地上的午餐》,首次繪於1865年。不過,莫奈創作這幅畫的目的,不僅僅是致敬馬奈的同名作,而是通過光影的變化和人物的姿態,展示他對自然的獨特觀察與理解。“我想捕捉這個光影變化的瞬間,”莫奈對朋友們說道。爲了配合他,大家在草地上擺好野餐布,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每個人都穿着時尚的衣物,展現出巴黎中產階級的生活風貌。

《草地上的午餐》局部圖

或許和馬奈的“野餐”相比,莫奈的“野餐”纔是真正的露天盛宴。一片被樹木環繞的草地,陽光從樹的縫隙間灑落,聚成迷人的光影效果。野餐墊上擺放着美味的肉餡餅、烤雞,旁邊還有桃子、綠葡萄、麪包和葡萄酒。一旁的惠比特犬對食物望眼欲穿……莫奈巧妙地運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將光線的微妙變化融入畫布。他以幽暗的樹蔭爲背景,襯托着前景白布上的男人、女人和食物,體現了夏日消閒的假日午餐,描繪出人物在自然環境中的輕鬆姿態,爲整幅畫面帶來了色彩斑斕又清新爽朗的效果。

《林中小憩,熱爾伯魯瓦》

亨利·勒·斯丹納

法國畫家亨利·勒·斯丹納(Henri Le Sidaner)也是印象派團體的追隨者之一。他擅長使用印象派技術描繪家庭內景和寧靜街景,偏愛使用低調的色彩,喜歡細緻的灰色和蛋白石色,通過不均勻、斑駁的筆觸營造出氛圍和神秘感。

與馬奈和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不同,斯丹納的《林中小憩,熱爾伯魯瓦》是一幅後印象派作品,展示了一場精心準備的野餐,卻無人享用。

《林中小憩,熱爾伯魯瓦》局部圖

在一片透着不可捉摸的靜謐感的樹林,一塊白色野餐布平鋪在地面上,擺放着常見的水果、麪包和葡萄酒,一旁的幾枝粉色花朵更顯佈置的精心,不過,除了一頂掛在樹枝上的草帽外,畫面中不見任何人的蹤影,或許暗示了野餐者可能爲了另一項活動而離開。如同馬奈在《草地上的午餐》中傳達的那般,任何事情都可能在野餐時發生。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喬治·修拉

喬治·修拉原本是印象畫派的一員,但他的創作並沒有遵守印象派的光色理論,總是有意識地獲取規律和科學的表現手法。修拉的藝術個性更是融合了對立和矛盾的特質:一方面是他極度細膩的感性,另一方面是他對邏輯表現的熱情和近乎理性思維的精準。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及局部圖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作爲修拉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融匯了修拉作爲藝術家的一切,包括繪畫手法、藝術理念和他對印象派發展的期待,讓人耳目一新。整幅作品主要採用點彩畫法,描繪了人們在塞納河阿尼埃的大碗島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陽光下的河濱林間,一片鬱鬱蔥蔥的新綠在視覺上讓人倍感清新,女人們手持小巧的陽傘,穿着時髦的裙子,漫步在林蔭草地,遠處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人在划着白色帆船,穿紅背心的男人正愜意地抽着菸斗……一切都顯得格外溫暖舒適。

明媚陽光

《花園裡的女人們》

克勞德·莫奈

作爲印象派藝術運動的先驅之一,莫奈一向熱衷對光與影的運用。他巧妙地利用光影的變化來塑造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在他看來,“光是畫中的主角。”

1866年,莫奈創作了一幅大型油畫《花園裡的女人們》,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是莫奈在外光環境下進行繪製的,憑藉其敏銳的觀察力,將太陽的光與影對人物及其他對象如何產生影響表現了出來。

《花園裡的女人們》局部圖

畫面中,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都被明朗的光線圍繞着,從大片濃綠的樹葉到草坪上的鮮花,從女人們的衣裙到遠處的天空,即使是周遭的空氣也洋溢着明媚的光感。尤其是這位坐在地上、白色衣裙展開、手持遮陽傘的女人,穿透林間的陽光和樹木遮擋的陰影在她的身上匯聚,形成鮮明的光與影的對比。

《撐陽傘的女人》

克勞德·莫奈

陽傘與禮帽是上流社會每個時髦優雅女性的標配單品。不論是在花園裡,還是外出野餐遊玩,女士們都會帶上這兩樣東西。

這幅《撐陽傘的女人》是莫奈於1875年創作的作品,畫中人物正是他的妻子和兒子。在這幅作品中,莫奈已不再執着天空光影的糾纏和光影對人物的影響,取而代之的是大色塊的鋪展。

事實上,莫奈在創作這幅畫時,他的妻子卡米爾已經身患癌症,帶着一位至親之人即將逝去的複雜心情,他只用了簡單的藍、綠、棕等平常色調,卻繪出一種熾熱陽光下、萬物都在急速運轉的視覺衝擊。陽傘的出現,爲整幅畫面塑造了光與影的明暗對比。

《撐陽傘的女人》局部圖

在仰視的角度下,陽光閃爍,流動的白雲、飄逸的裙襬、起舞的青草,一切似乎都沒有“安定”下來,連空氣都在陽光的照耀下顫動、流轉……畫面中風姿綽約的女人映襯在藍天白雲的寬大背景中,臉龐、裙襬都在流動之中,彷彿下一刻就要隨風而去。相比之下,遠處頭戴草帽的小男孩顯得格外真實,顯示出畫家堅定的筆觸,也拉深了空間上的層次感,令遠處的天空更顯高遠。

《海邊漫步》

華金·索羅拉

印象主義繪畫的傑出代表華金·索羅拉(Joaquín Sorolla)善於捕捉西班牙熾熱而直接的光線,讓人彷彿下一秒就能置身於地中海的陽光下。在他的畫中,我們會發現世界上最美好的風景就藏在夏天、海邊和花園。近乎每一幅作品都散發出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陽光和生命力,這也讓他成爲莫奈口中當之無愧的“光之大師”。

在《海邊漫步》中,索羅拉專注於光線、顏色和畫中人物的舉止。他使用藍色、紫色和青綠色描繪出海水泛起的瀲灩波紋與層次,藉助大面積的晶瑩白色勾勒出在沙灘漫步的兩位優雅女士,她們正是索羅拉的妻子克洛蒂爾德和女兒瑪麗亞。

《海邊漫步》局部圖

索羅拉將畫面定格在這一轉瞬即逝的瞬間:鑲嵌紫色花朵的寬邊禮帽,泛着綢緞光澤的白色陽傘,被陽光照耀的亮晶晶的衣裙,以及輕慢的頭紗,在海風的吹拂下顯得格外靈動。畫面的前景下部留下了一片空曠的沙地,人物身後是輕盈的海浪,更顯海邊漫步的怡然愜意。

遊湖泛舟

《雷諾阿和他的朋友們:船上的午宴》

奧古斯特·雷諾阿

印象派沉浸於自然之美,鍾情於光與色的變幻,也同樣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19世紀70年代,奧古斯特·雷諾阿和好友莫奈常常去塞納河畔作畫。從塞納河上波光粼粼的水色,到舞會和咖啡館的熱鬧情景,中產階級出身的雷諾阿,沉醉在現代化和波西米亞氛圍交織的巴黎生活中,用畫筆記錄了美麗而繁華的人文風景。

陽光、鮮花、大自然、女士和兒童,都是雷諾阿作品中的常見意象,他的畫作充滿了鮮豔明亮的色彩和歡樂幸福的場景。例如這幅充滿生氣、令人愉悅的《船上的午宴》。

《船上的午宴》局部圖

這幅畫是雷諾阿40歲時的作品,色調甜美明麗,流露着愉快歡樂的氛圍,以一種空前的新鮮生動和自然的面貌一掃學院派的沉悶和嚴謹。畫面中,光線瀰漫進這場聚會的每個角落,折射出各種不同角度的面龐,白色的桌布帶着褶皺,桌上的酒瓶和酒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光斑在樹葉上躍動,而平臺下就是潺潺的河流。

《船上畫室中的莫奈》

愛德華·馬奈

這幅《船上畫室中的莫奈》,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馬奈受印象派影響,在藝術形式上發生的轉變。這幅畫記錄了莫奈在船上進行繪畫創作的場面:此時的莫奈正身處一隻飄在塞納河的小船上,手拿畫筆對河岸的風景寫生,陽光閃耀在水面上形成陣陣波光漣漪,而坐在船艙裡的白衣女子,正是他的妻子卡米爾。

《船上畫室中的莫奈》及局部圖

莫奈把一條小船裝備成一個畫室,載着他去探索江河景色的情趣,捕捉瞬息萬變的色彩印象與光線變化。而馬奈將一切都收進眼底,繪於筆尖。他用不同的筆觸來區分船底和水面的波紋,以及水汽之間的不同層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戶外色彩的變化上,用色明亮豔麗,筆觸也顯得十分輕快,展現出莫奈如此“癡畫”的情景,以及現場柔和寧靜的氛圍。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 END -

本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和分享

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