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的反思與決心
王文華
3月30日,萬科發佈2021年財報。2021年,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額6277.8億元,營收4528億元,同比增長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2億元,同比下滑45.75%。
對於淨利潤下滑,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做出反思,並提出解決方案,明確表示2022年有信心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企穩回升。
萬科的反思
2021年,萬科實現歸母淨利潤225.2億元,同比下滑45.75%,是繼1995年、2008年後,上市31年以來的第三次下滑。“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我倍感壓力,內心充滿緊迫感”,鬱亮坦言。
對於萬科的淨利潤下滑,鬱亮秉承其一貫講的“當好農民種好地”的原則,不怨天氣,從自身找問題。
他表示,近幾年,土地市場競爭激烈,對行業毛利率水平造成明顯影響,儘管公司在行業中較早意識到高速增長終將結束,但公司的行爲未能堅決擺脫高增長慣性。當追逐規模仍然流行、土地爭奪愈演愈烈得時候,部分城市得投資追高冒進,對市場判斷過於樂觀,一些項目的投資預期沒有實現,導致毛利率下滑。
同時,各城市公司能力參差不齊,部分表現較弱的公司和項目,影響了整體業績。充分授權、分佈式實施是萬科過往快速發展的機制保障。在追求效率優先的高速增長階段,這一機制能更快地響應市場、捕捉機會,最大程度地釋放前線戰鬥力。隨着業務複雜度逐步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城市公司暴露出能力短板。
這些短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操盤能力上,鬱亮以具體項目爲例,比如良渚文化村項目,最典型的綜合大盤項目,在良渚文化村的基礎上,堅持住宅開發的同時,同步建設了教育、養老、商業、公園等配套設施,用8年時間把一個城鄉結合部板塊變成了當地非常宜居的板塊之一,可惜的是沒有從單個項目的優點,通過大規模複製推廣,轉化成整個集團的優勢。
其次是少數項目投資失誤,出現高估和冒進。比如2018年、2019年,萬科判斷環京地區市場已經進行比較大調整,覺得已經到底部了,所以在那個階段買了一個資產包,但隨後市場發生更劇烈的下降,不得不計提25億元的減值準備。
”多賽道同時探索,讓我們所付出的成本比想象中的要更大,對過往業績也產生了影響“,在3月31日萬科業績發佈會上,鬱亮再次補充反思。
2014年,萬科從單一的住宅發展商轉變爲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佈局了多個賽道。當時判斷,以萬科的體量,如果只做一兩個賽道,不足以支持可持續發展,也不支持萬科開發經營服務並重的策略。多重賽道同時探索,付出的成本比想象中要大。在過去開發業務好的時候,由開發業務承擔了相關的成本,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就體現爲對業績的影響。
以深圳城中村集中改造項目爲例,鬱亮說,“二房東”模式讓萬科付出很大代價,如果沒有“二房東”業務,萬科的長租公寓業務早就開始可以賺錢了。
萬科的底氣
在對問題進行深刻反思後,鬱亮向52萬名萬科股東道歉。此外,鬱亮提出萬科今年的工作任務有八個字,“止跌企穩、穩中有升”。兩個“穩”字,解釋爲穩是萬科止跌成功的標誌,也是萬科回升的基礎。鬱亮表示,有信心完成止跌企穩,穩中有升的工作任務。
對於達成上述的任務,萬科是有底氣的。這種底氣來自兩個外部基礎和三個內部基礎。
兩個外部基礎。首先,有利於市場穩定的政策在不斷出臺,行業正在迴歸常態,迴歸理性,過高的利潤率和過低的利潤率都不可持續,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水平一定會向社會平均水平迴歸,這是萬科“止跌企穩、穩中有升”的政策基礎。
其次,房地產行業仍是一個超過10萬級的市場,常做常有,常做常新,地產開發業務依然是重要的經濟活動,也是萬科現在和未來的主要業務。
鬱亮以不動產機會中的REITS爲例,隨着不動產增量機會減少,圍繞存量不動產的機會越來越多,過去二三十年,美國和日本的REITS的市值年複合增長率都在20%左右,萬科以開發、經營、服務並重爲核心,已經做了充分佈局和準備,也形成了這方面相關的能力,這是“止跌企穩、穩中提升”的行業基礎。
三個內部基礎。首先,開發業務將繼續保持在行業第一陣營。鬱亮透露,萬科現在有1億平方米的在建資源,有4000萬平方米左右的土地資源項目儲備,還有幾百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加起來基本可以滿足萬科未來2-3年的開發需求。此外,還有7100億的已售未結收入,是萬科2021年結算收入的1.6倍,這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構成萬科盈利的重要支撐。
其次,經營、服務業務快速發展,逐步形成新的利潤蓄水池,多項業務在增速、收益表現及運營效率等方面,均位居各自所屬行業前列。
萬物雲是行業率先覆蓋“住、商、城”全域空間服務的公司,2021年萬物雲收入首次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32.1%,這些業務已從傳統住宅服務單一驅動,擴展到社區、商企和城市空間服務“三駕馬車”協同驅動,並形成了極強的外部競爭力。去年萬物雲新增合約面積中外拓業務佔比超七成,其中,商業、寫字樓服務領域外拓樓盤佔比近八成。
冷鏈倉儲位於行業第一。萬緯物流近三年收入複合增速52%,2021年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69%,穩定期項目NOI率達6.5%。
萬科泊寓已成爲規模最大、運營效率最高的集中式公寓運營商。公寓業務近三年收入複合增速爲40%,其中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14%,NOI 5.25億元,同比增長193%。
印力管理規模、收入、輕資產管理輸出均處行業第一陣營。印力近五年收入複合增速爲20%,其中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24%,NOI同比增長17%。在長三角地 區,印力在管面積位於前列。
鬱亮透露,這些業務在過去一年爲萬科貢獻了超400億的收入,將構成萬科未來的增長空間,且爲探索這些業務所交的學費,大頭基本上已經付完。
按照成本法計算,去年萬科在多元化業務上的折舊攤銷費用列支了80億元,客觀上對報表產生了影響。
最後,萬科底氣所在是其穩健的財務狀況。淨負債率29.7%,長期處於行業低位。有息負債總額平穩且結構優化。有息負債總額2659.6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長期負債佔比提高至78%。
截至2021年底,期末貨幣資金1493.5億元,貨幣資金對短期債務的覆蓋倍數爲2.5倍,較2020年末提升約0.2倍。連續13年保持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爲正。
鬱亮的決心
萬科的發展歷史上,1995、2008年的兩次淨利潤下滑,萬科都迅速解決短板,快速行動,在第二年就回到良性發展軌道,成爲極少數穿越行業週期的企業。
面對2021年的業績表現,鬱亮和萬科將其作爲一次警醒。鬱亮說,2022年,要採取堅決的、有針對性的行動,解決開發業務存在的問題,鞏固在不動產綜合發展方面的先發優勢,保障財務安全,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企穩回升。
作爲公司的掌舵人,鬱亮自願放棄其2021年度全部獎金,2021年,鬱亮的稅前年薪爲154.7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7.6%。萬科高管薪酬也被砍半,8位董監高合計獲得稅前薪酬3409.6萬元,同比下降50%。
爲了維護股價,鬱亮帶領一衆高管增持萬科股票,計劃6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股票合計不低於2000萬元。同時,萬科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拿出20億-25億元,回購部分A股股票。
爲保障股東利益,萬科推出上市以來最高比例分紅派息方案。分紅比例由2020年的35%躍升至50%,合計擬派發分紅112.8億元,基於當前股價,股息率5.1%,是A股中唯一一家連續三十年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
降薪、增持之外,鬱亮還帶頭下沉到一線,兼任萬科首席客戶官,與各單位首席客戶官一起研究和解決從客戶端發現的問題。例如,有客戶反饋從收房到辦理房產證需要等待很長時間,通常最短需要6個月,最長有2年時間。對此,萬科提出了交付即辦證的要求。
鬱亮說,做首席客戶官讓他能夠更好的掌握來自前線的實際情況,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過去一年,萬科有117個項目實現了交付即辦證,佔整個集團交付項目的25%,客戶等待期的滿意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