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廣東虎患:虎羣一旦下山,就至少有100人慘遭吞噬

相對於稱霸北方的東北虎,華南虎不僅在體型上存在極大差距,而且在捕食能力上更是無法與其相提並論,但它在歷史上造成的虎患,卻遠遠超過了前者。明清時期華南虎肆虐一時,從西南邊陲至東南海域,都留下了它食人的可怕歷史,尤其是在廣東造成的災害,更是被清政府用"虎暴"二字來形容。爲何廣東地區的虎患會被稱爲虎暴,而在沒有現代火器的加持下,我們的祖先又是如何與老虎鬥智鬥勇的呢?

華南虎

廣東虎患猖獗的原因

其一:康熙頒佈遷海令,造成人虎衝突

在距今500年的明朝中期,廣東境內分佈着大量的華南虎種羣,這些老虎時常成羣結隊的攻擊人類,最嚴重時曾達到了上百人命喪虎口的慘況。在當地官府與民衆的齊力捕捉下,虎患尚且有所遏制,但隨着一場戰爭的爆發,廣東的虎患徹底走向猖獗。

明清交替之際,社會動盪不安,位於華南的廣東更是成爲清朝與南明的重點爭奪區域。在叛明分子李成棟、尚可喜的帶領下,清遠、廣州相繼被攻陷,二人在此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導致數十萬民衆無辜慘死。

戰亂不僅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傷亡,還引發了瘟疫與饑荒的集中爆發,倖存的民衆不是因感染疾病而死,就是因缺乏食物而餓死。因爲死亡人數的日益上漲,原先繁華的內陸已是一片荒蕪,不再適合人類繼續生存,由此展開了向南部沿海地區的移民運動。

隨着大量耕地的拋荒,森林植被的範圍逐漸拓展,這一切都爲灌木叢等植被的恢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老虎的數量得以與日俱增。從分佈範圍來看,當時的廣州、清遠一帶儼然成爲華南虎活動最廣的區域,如果不是遷海令的頒佈,人與虎的正面衝突或許會有所推遲。

康熙元年,清廷爲了打擊鄭成功父子領導的抗清力量,特地派遣使臣至廣東巡視海疆,令沿海一帶居民向內陸遷徙,於是數百萬人口又原途折返回內陸,與棲息在這裡的華南虎爭搶生存空間。

移民的瘋狂涌入,無異擴大了人地矛盾,鬱鬱蔥蔥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阡陌縱橫的農田再度重現。人進虎退,極大的縮小了人與虎之間的生活距離,進而誘導了虎患的發生。據康熙初年的《從化縣誌》記載

老虎本是獨居動物,如果不是在食物資源受到威脅的情形下,是不會成羣結隊踏入人類的生活空間,更何況這些老虎竟圍繞縣城肆虐食人,這代表着虎患已正式來臨。

其二:全域皆有老虎分佈,不分白晝黑夜出沒

廣東的虎患之所以被稱爲虎暴,不僅是因爲民衆死傷慘重,還因老虎的分佈範圍極廣,並呈現出一種不規律的分佈態勢。

廣東省的總體地勢呈現出東北高、西南低的特徵,北部多爲山地與丘陵,最高峰位於與湖南交界的石坑崆,海拔達到1902米。中部是以珠江三角洲爲主的平原區,平均海拔只有50米,南部則是臺地與平原混合地貌,海拔在70-120米之間。縱觀整個廣東,老虎不僅在北部的丘陵山區有大量分佈,在中南部與東南部的平原也分佈極廣,甚至在危害性上遠超前者。

虎患多集中於珠江三角洲

老虎是一種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的動物,它們的棲息地必須滿足三個必要條件。其一:有充足的動物資源供其獵食;其二:有足夠的茂密的林木作爲屏障;其三:有充足的水源供其飲用,廣東北部的丘陵無疑契合了這三點。但位於中南部的珠江三角洲與東南部的潮汕平原,除了能夠提供充足的水源外,並不適宜大規模虎羣的繁衍。

恰逢人類在此地的破壞開發,佔據了老虎僅存的棲息地,由此招來了瘋狂報復。根據康熙年間的《新會縣誌》記載,僅一次虎患便能造成上百人的傷亡。

隨着命喪虎口的人羣逐漸增多,廣東民衆不得不增強守備力量,至夜晚入睡時,不僅要在屋內放置刀斧,還要將家人聚攏在一屋,以防老虎逐個偷襲。但即便在如此嚴密的防範下,虎患仍是猖獗一時,只因廣東的老虎不分白晝黑夜的出沒。

根據老虎的生理習性,其多在夜晚或黃昏活動,但廣東的老虎卻偏愛於白日出沒,甚至直接從屋頂跳入院落將人叼走。“羣虎白書噬人,被噬者百餘人”,這類記載在廣東地區的縣誌中屢見不鮮。

由此一來,不論白晝黑夜,不分山地平原,老虎肆意橫行於人類的生活區域。冷兵器時代,古人擁有的防身武器不過刀槍而已,在沒有掌握捕虎技巧的前提下,其面對的恐懼可想而知。

廣東虎患消失的原因

其一:保甲制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來勢兇猛的虎患,當地縣官絲毫不敢怠慢,不僅是因爲虎患威脅着民衆的人身安全,更是因爲捕虎被定爲政績的考覈標準。在這樣的前提下,各地縣官絞盡腦汁的尋找消除虎患的方法,最終還是利用了基層的保甲制。

滿清入關後,爲了加強對基層的控制,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保甲制。其本質是以戶爲基礎單位,十戶爲甲,設甲長,十甲爲保,推選出保長。保長不僅要負責賦稅的收繳,還要負責地方治安的維護。

廣東與其他地區的保甲制有所不同,由於該地宗族關係聯合的最爲緊密,所以保甲制所發揮的基層治理能力較爲突出。在虎患屢剿不止的茂名,當地知縣盲目驅趕老虎,導致虎羣不減反增,最終還是依靠鄉民的合力圍捕才得以平息。

除此之外,保長還聯合宗族族長,專門挑選精壯男子參與捕虎,其捕虎分爲獵殺與火攻兩類方式。所謂火攻就是在捕捉老虎的時候,將老虎逼入死角,隨後再點燃燃料,讓老虎活活燒死。獵殺即是分配弓弩土槍,以5人爲一捕虎分隊,設分隊長,再由5個分隊組成大隊,設大隊長。大隊長帶領分隊不分晝夜的遊獵于山川叢林之中,哪些分隊負責偵察,哪些分隊負責驅虎射擊,內部都有着詳細的分工。

得益於保甲制與宗族制的緊密配合,在不需要官府介入的情形下,南部平原的虎患逐漸消弭,並呈現出由南向北轉移的趨勢。

其二:番薯的傳入,導致虎患消失

清朝中葉人口突破3億大關,華南地區已然成爲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在全國人均耕地爲2.19畝的前提下,廣東省卻只有1.67畝,幾乎爲最低水準。面對日益滋生的人口,人地矛盾衝突難以協調,生活在平原區域的民衆只得向山地進發。

根據地理資料統計,山地丘陵約佔廣東省面積的58.6%,且大多集中於北部,這裡原先是老虎生長的溫牀,在沒有任何外力干擾的情形下,繁衍了大規模的虎羣。也就是說,人類若要執意向山地進發,就勢必與華南虎羣產生直接的碰撞。

廣東最高峰石坑崆

由地勢低的平原向地勢高的山地移民,現在看來簡直匪夷所思,但在當時卻存在現實條件,即番薯在山地的種植使民衆看到了求生希望。

明朝末年隨着世界大航海的發展,番薯率先被引入東南沿海一帶,改變了廣東單一的稻米種植結構。相對於稻米而言,番薯不僅單位產量高,還具備土壤適應力強、種植投工少等天然優勢。

正是得益於番薯的廣泛種植,當地民衆紛紛向丘陵開拓,與華南虎羣爭奪生存空間。至道光年間,番薯在“粵中處處種之,各地鄉人皆以充糧食”,農業種植面積的擴大,必然導致森林的驟減,進而招致老虎瘋狂的報復。據同治年間的州志記載,清遠的許多村莊都遭到了老虎的襲擊。

原先北部丘陵一帶的虎患雖然嚴重,但未曾出現過上百人被虎所害的慘況,這就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老虎的合力捕殺。另一方面,山地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使得老虎再無遮蔽屏障,只得對人類四處躲避,躲避不及的便會遭到獵殺。

從道光初年到民國成立的數十年間,廣東地區的虎患得到了基本的治理,雖然還會出現老虎傷人的情況,但縣誌上已經沒有出現過虎暴的記載了。而據明清兩朝的地方誌統計,總共有3000餘人喪生虎患當中。

民國年間香港地區獵殺的一隻老虎

結論:

1996年,聯合國頒佈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爲十大瀕危動物之首,而粵北是野生華南虎種羣的最後棲息地。其實早在1991年,野外科研人員曾在廣東車八嶺自然保護區中發現了老虎的蹤跡,但在之後的三十年中卻沒有取得活虎標本,這或許說明中國境內的野生華南虎早已滅絕。

作爲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人類在創造智慧文明的同時,又是否善待過自己身邊的朋友?歷史上的廣東虎患雖包含戰爭、移民等多重因素,但如果不是人類爲了拓寬生產範圍,主動侵入老虎的棲息地,二者或許能夠相安無事。現如今,爲了挽救華南虎的自然命運,動物學家通過野化手段,來鍛鍊華南虎的生存能力,廣東已有兩頭華南虎能夠實現野外自主捕食。相信在不久的一天能夠實現放虎回山,讓華南虎重回棲息地,並實現自然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