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汪曙申:推兩岸民間交往促融合 大陸今年將更有力
圖爲大陸弔唁團12日在江蘇宜興大覺寺弔唁星雲法師。(資料照片/新華社)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汪曙申13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佛光山今日舉行星雲法師圓寂讚頌典禮,由於民進黨政府阻擋,大陸弔唁星雲法師代表團無法赴臺。他指稱,民進黨執政近7年來,限制和阻撓兩岸民間交流已達到空前程度,成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最大破壞者。
汪曙申指出,民進黨政府單方面壓制兩岸正常民間交往,大致出於以下幾重目的。其一,企圖持續削弱兩岸社會連結,擴大兩岸民衆隔閡,對抗大陸出臺的兩岸交流融合政策,維繫臺獨在臺灣的社會基礎;其二,以限制交往政策阻撓兩岸擴大經濟合作,企圖在經貿科技上「脫中入美」,擴大臺獨在臺灣的經濟基礎;其三,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困境加深,意圖通過持續壓縮兩岸交流框限國民黨及其政策,謀求2024年繼續執政。
汪曙申表示,新冠疫情期間,面對民進黨政府各種設限,兩岸交流融合克難前行,大陸始終發揮牽引方向的主導作用。去年是兩岸開啓交流35週年,歷史經驗印證民間交往對兩岸關係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023年,大陸方面將更有力推動恢復兩岸交往,實施兩岸交流融合政策。
他舉例,1月7日,中斷近3年的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正式復航,直接便利金門鄉親往來兩岸。臺灣民衆希望小三通常態化運行,儘早恢復全面正常通航,大陸方面將繼續積極推動;此外,近年臺灣學生報考大陸大專院校人數增多,大陸方面公佈自3月1日起,臺灣高中畢業生可憑學測成績報考大陸大專院校,持續爲臺灣學生提供便利和服務,支持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就業、創業。
汪曙申直言,當前兩岸關係仍然嚴峻複雜,內外挑戰增大。爲了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需要進一步破解民進黨圖謀,加力促進兩岸正常交往與交流融合。
汪曙申說,一是以交往融合增進相互瞭解。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通過操弄輿論,極力歪曲大陸形象與政策立場,片面塑造「抗中保臺」氛圍,試圖增加臺灣民衆對大陸的疑慮與誤解。這亟待通過兩岸交往融合予以導正和化解。兩岸民間交流覆蓋文化、教育、經濟、科技、衛生、體育、基層、青年、少數民族、宗教和民間信仰等各領域,主題緊密圍繞兩岸民間社會和基層羣衆關心關切的議題,構建和豐富形式各樣、運行有效的管道與平臺。海峽論壇、兩岸青年峰會以及今年將舉辦的首屆兩岸中華文化峰會,都是體現「兩岸一家親」理念、增進兩岸相互瞭解的積極實踐。
二是以交往融合擴大經濟合作。兩岸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通,經濟合作潛力巨大。根據大陸方面統計,2022年兩岸貿易額爲3196億美元,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及貿易順差來源地。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大陸經濟將保持穩步增長趨勢,新增長模式不斷成熟。當前臺灣工商界和團體對恢復兩岸交通便利、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需求十分迫切。兩岸企業家峰會、上海臺北城市論壇等平臺機制的作用可進一步發揮。臺灣工業總會、臺灣商業總會、三三會、工商協進會等訪問大陸將有利於推進兩岸交往正常化。
三是以交往融合增加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離不開相互認知與共識建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在民族復興進程中,如何認識臺灣同胞的角色、發揮臺灣同胞的作用,如何化解兩岸制度不同造成的分歧,如何探討兩岸相處和融合之道等等,均需兩岸各界加強對話,共商共議。正常民間交往是推動海峽兩岸交流溝通、聚同化異的前提,大陸方面予以積極鼓勵,創造條件給予支持與保障。
四是以交往融合維護利益。近幾年來,美國「以臺製華」進入新階段,臺灣被外部勢力作爲干涉中國內政、阻撓中華民族復興的籌碼,綠營圖謀「倚美抗中」和臺獨定位,配合一些美國政客打「臺灣牌」,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隨着美國關於臺海衝突的論調不斷出現,臺灣民衆日益擔心臺灣問題「烏克蘭化」。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兩岸民間社會應進一步加強交流對話,務實理性探討如何因應變局危局,共同維護兩岸同胞切身利益。
汪曙申最後強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兩岸交往與合作的內生動力巨大,是任何外部力量和臺獨勢力壓制不住、阻擋不了的。大陸方面將牢牢掌握主動權,積極推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續不斷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