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對話鄭永年之一:西方用意識形態攻擊時 中方迴歸事實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TED演講。(中科院國創會微信公衆號)
大陸澎湃新聞16日報導,「中國永遠不會產生川普這樣的人。因爲在民主制度下,只要獲得足夠多的選票,你就是領袖。但如果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人進入中南海,他如何治理整個國家?這就是中國所說的賢能政治。中國的政治體系向社會許多階層開放,這非常重要。」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以〈中國的政治改革停止了嗎?〉爲題演講,視訊在TED官網及YouTube平臺播出,引發海外觀衆廣泛討論。
這是由大陸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和中國外文局中國報導社聯合策畫製作的「讀懂中國」主題系列演講,以迴應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切,以及回擊西方世界抹黑、唱衰中國政治制度、政治改革的論調。
在演講中,鄭永年回顧,1981年他進入北京大學時,中國的人均GDP不足300美元;但40年後,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40年裡,中國使接近8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鄭永年說,中國下個階段直到2035年的發展文件提出,要讓中國的中等收入羣體越來越大。沒有哪個政黨關注2035年,沒有哪個政黨關注2050年。只有少數政黨做到了,比如中國共產黨。
鄭永年解讀如何讓世界真正讀懂中國。對於早前西方國家出現了「妖魔化」中國的論調,背後的原因、是否改善或好轉?他覺得,西方對中國的誤解是分類型的,反華只是少數派,國外大部分人不瞭解中國是正常的。對於別人的不瞭解,中方也不要抱怨,這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讓別人慢慢認識和理解你。
近代以後,中方也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西方,比如翻譯西方大量的著作。近些年來,由於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大,就連中國人吃什麼、不吃什麼、吃多少,也會影響到世界糧食的價格。西方開始主動想了解中國,那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對中國走向世界也有好處。
不過很多也只是以旅遊者的身分,瞭解到的也是比較表象的東西。就像中方瞭解其他很多國家一樣,也是以旅遊者的身分去了解。但站在外交政策層面,表層的瞭解是不夠的。
不過,哪怕現在別人對中國還存在誤解,中方也應該對大多數人保持寬容。不要因爲別人有錯誤的看法,就互相「妖魔化」,這是不好的。另一方面,他想提醒大陸的同仁,西方「妖魔化」中國是少部分人,而且「妖魔化」中國是剛剛開始,不是終結,情況不會好轉,反而會惡化。
西方在近代以來,從意識形態上,有過幾次大「圍堵」。第一次是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圍堵」,直到西方從原始資本主義轉型到後來的福利資本主義以後才逐漸瓦解。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西方又「圍堵」凱恩斯主義,因爲它強調國家干預。
第二次「圍堵」是從俄國的十月革命到美蘇冷戰,這是針對以蘇聯爲代表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圍堵」。
第三次「圍堵」是針對中國,因爲中國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共產主義國家,既要發展又要保持獨立,樹立了另一種現代化國家發展路徑。面對這樣一種獨立的體制,大家要有深刻的認識,未來的挑戰依然巨大,不要幻想敵對的輿論在意識形態領域有瓦解的跡象。
鄭永年表示,如何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和理解中國,中方如何來回答問題,這個很重要。中方要看蘇聯爲什麼在這方面打了敗仗,西方用意識形態攻擊時,中方不要用意識形態去回擊它。他一直堅持要回歸基本事實、迴歸科學、迴歸理性。
因爲中國的故事,尤其是改革開放的故事,都是人類經濟史上、社會史上的奇蹟。如何讀懂中國?西方少部分人「妖魔化」中國的時候,中方要面向的解釋物件不是這少部分人,而是西方的大多數人。
如果西方少部分人「妖魔化」中國,中方也用意識形態去「妖魔化」西方國家的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意識形態當中。所以中方應該實事求是,迴歸基本事實,把中國的故事真正講好。他一直反對互相「妖魔化」的,要跟西方社會的大多數人形成對話的形式,只有在對話過程中才能講好中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