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治豈容倒退?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諸多作爲引發重大爭議。例如他所任命的檢察署主管把數十位承辦2020年元月6日國會暴動案的聯邦檢察官開除;他未經國會同意,關閉了衆多聯邦政府組織,讓成千上萬的聯邦政府職員一夕間失業;他關閉了教育部,也關閉了保護金融消費者的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他還讓政府效率部這個未被國會授權的臨時組織成員獲取美國政府的機密資料;他開除了美國主管消費者保護和反壟斷的聯邦貿易機構中,兩位民主黨籍的委員。他在公開發言中,指稱美國媒體「有線廣播網」(CNN)和「國家廣播公司」所屬的MSNBC爲非法和腐敗。
更不可思議的,是以斷絕聯邦政府經費爲要脅,來強迫美國大學壓迫爲巴勒斯坦人民抗議的學生和老師。聯邦政府取消了對哥大金額約4億美元的委託研究和補助,而且表示如果採取3個措施,可以考慮恢復經費:一,對曾參與爲巴勒斯坦人民抗議的學生採取更嚴厲的懲罰行動;二,對學校的入學許可政策進行全盤修正;三,把區域研究的各系,包含中東、南亞和非洲學系,託管給外部人員至少5年,以進行必要的改革。
這讓許多美國人跳起來,他們發現,如果這樣下去,川普將從「總統」變爲「國王」,美國將從「民主」變成「法西斯」、「寡頭統治」甚或威權政體。川普本身的一些言論,讓這些指責更加具有柴火,例如他在社羣媒體說:「我們就是聯邦法律」、貼上他戴着皇冠的照片(下注:國王萬歲),也引述法國皇帝拿破崙的話:「拯救國家者不會違反任何法律」。
美國人開始站出來了。資深聯邦參議員桑德斯連同民主黨籍的最年輕國會衆議員寇提茲,發起「對抗寡頭統治」運動,獲得巨大回響。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上週參加聚會的羣衆達3萬4千人,桑德斯說這是他從事公職以來,出現最多人潮的活動。在亞利桑納州的土桑市,上週末活動的羣衆達2萬3千人,而在同州的坦佩市,則達到1萬5千人。
共和黨聯邦衆議員保加拿在其華盛頓州的家鄉舉行小鎮集會居然客滿,一位參加者直白說:「怎麼會有一位像川普這樣的總統,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州,要併吞格陵蘭,要強奪巴拿馬運河,這樣的總統應該被彈劾!」結果全場歡呼鼓掌,久久不停。
從2020年川普競選連任時指責做票與國會暴動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在這樣的老牌民主國家,民主也不能視爲當然。民主的存在,不是靠無所作爲,而是靠當民主受到挑戰時,在各個角落都有人站出來,拋開個人政治立場,選擇維護民主和正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喬治亞州的共和黨籍州務卿,無視川普和其支持者的抗議和吶喊,堅持該州的總統大選投票爲公正的,沒有做票。
美國如此,臺灣號稱民主則更加脆弱。最近發生許多事件和新聞,感覺民主和法治有倒退的跡象;甚至連「戒嚴」兩個字都一再出現、被討論。美國總統就算再有國王思維,大概還不至於產生戒嚴的疑慮:如何在一個可以合法擁有槍枝的社會實施戒嚴,也是歷史上難以想像的課題。
民主和法治需要珍惜,也需要呵護;沒有呵護,就會有倒退的危險。從美國經驗可以看出,呵護必須像泉水一樣,從每個角落都冒出來。從擔任政務官的官員,到民意代表,到法官,到檢察官,到所有職務上涉及民主法治維護或崩壞選擇的職位擁有者,以及所有百姓。希望臺灣的民主和法治可以維護,不要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作者爲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