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三連勝 北京處變不驚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國臺辦點名賴蕭配是「雙獨組合」,且賴清德公開質疑《中華民國憲法》後,民進黨仍然歷史性地贏得總統大選三連勝,無疑在大陸輿論場上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一時間,和統絕望論再度蔓延,武統思潮重新擡頭。然而,北京一句「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切中要害,也緩解了大陸民間的焦躁情緒。蔡英文一度幻想大陸會面對「現實」,向勝選的民進黨妥協,但現實證明,無論臺灣政局如何變幻,大陸都自信滿滿,處變不驚。倒是淪爲「雙重少數」的民進黨政府正面臨兩岸路線改弦更張的巨大壓力。

早在2016年蔡英文第一次勝出時,新華社便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爲題解讀了此次大選。在新華社看來,投票結果是多種因素作用下產生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臺灣經濟、民生、社會狀況和年輕選民心態等複雜因素。換言之,多數選民支持民進黨不代表選擇與大陸對抗。

相反,維護和發展兩岸關係仍是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證據便是蔡英文在競選過程中不敢公然否認「九二共識」,而是提出「維持現狀」的主張,始終刻意迴避「臺獨」議題。故而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爲主調的大陸對臺政策,深受臺灣同胞和國際社會的支持與肯定,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成功導引臺灣民意走向。

文章最後總結,發展是硬道理,只要把大陸自己的事情辦好,面對臺灣變局大可處之泰然。

2020年蔡英文以臺灣選舉史上的最高票連選連任,大陸社會對和統的悲觀情緒氾濫,新華社又以「莫道浮雲終蔽日」爲題發表評論,強調「一時之逆流不過是歷史浪潮下的泡沫。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面對民間的武統聲浪,新華社表示大陸將本着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責任擔當,以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繼續引領兩岸關係走向。

此次賴清德當選後,新華社未再發表專題評論,但連日來國臺辦發言人、外交部發言人、大陸外長王毅等密集發聲。無論是「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還是「臺獨從來不可能成事,過去不能,今後更絕無可能」,在在證明北京不但不會被臺灣選舉牽着鼻子走,反而從戰略上極度藐視三連勝的民進黨。完成統一是大陸既定的戰略目標,新時代中共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也已經成型。對北京來說,臺灣城頭變幻大王旗只是茶杯裡的風暴而已。

臺灣6成選民不支持民進黨的「臺獨」路線、習近平強調要發展壯大臺灣愛國統一力量、拜登第一時間重申不支持「臺獨」。「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看似春風得意,實則焦頭爛額。三連勝的民進黨已是強弩之末,兩岸論述不可再抱殘守缺,而是應當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否則諾魯斷交與ECFA早期收穫成果被沒收只是一個開始。

(作者爲大陸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