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女子心善留宿和尚,和尚卻半夜敲門,他說你婆婆要害你
北宋年間,原陽縣住着一個叫吳二順的男子,吳二順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因爲頭腦聰明,靠二兩銀子起家,做起了小買賣,沒過幾年,買賣就越來越大,在城裡開了幾個布莊,生意紅紅火火,日進斗金。
吳二順從窮小子躋身於富人行列,可謂是揚眉吐氣,城裡的王財主見他是個人才,就把女兒王彩雲許配給了他,吳二順愛情錢財雙豐收,一時間風光無限。
原本是一個爹孃生的,是吃同樣的飯長大,吳二順如今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嬌妻相伴,而他的哥哥吳大順和弟弟吳三順卻是粗茶淡飯過活,夜裡也沒有個暖被窩的人,心中就很是落寞。
再說吳二順富裕之後,也沒有忘記兄弟,就主動上門說讓他們去鋪子裡幫忙,工錢肯定要比其他人多,兄弟二人一聽也沒有推辭,就滿懷希望的去了。
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兄弟二人原本以爲,吳二順會給他們安排個管理層的工作,每天喝喝茶,訓斥一下工人就可以掙到大把的銀子,誰知吳二順卻讓他們做夥計,吳大順和吳三順心裡就很氣惱。
他們找到吳二順說道:“算什麼親兄弟,讓外人做掌櫃的,管事的,輕輕鬆鬆就能掙到銀子,卻讓我們來做夥計,下苦力,早知道這樣就不來了,還不如去別人那裡幹!”
吳二順說道:“你們兩個什麼都不懂,先從基層做起鍛鍊一下,以後有的是機會!”
二人覺得吳二順就是瞧不上他們,就一甩袖子氣哼哼地走了,吳二順見二人不識好歹,也很生氣,就沒有再去找他們,兄弟三人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吳二順成親後一年,王彩雲就爲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吳軒林,吳軒林從小聰慧伶俐,吳二順如今不差錢,他希望兒子長大之後能走上仕途,光耀門楣。
吳軒林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這孩子也是讀書的料,十一二歲就已經能詩能文,能寫會算,這讓吳二順開心不已,對兒子的期望很高。
就在一家人的日子如日中天的時候,吳家遭受了滅頂之災,一羣盜匪半夜進入家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諾大的吳家一夜之間化爲烏有,同時被燒的還有他家的布莊。
原陽縣裡的百姓都議論紛紛,說吳二順在幾年之間就腰纏萬貫,肯定是有人嫉妒他,勾結土匪來搶劫的。
城裡發生瞭如此惡劣的慘案,知縣也難逃其咎,爲了保住烏紗帽,知縣就派出精幹力量,通過明察暗訪,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可他們已經死於非命。
原來,吳大順和吳三順嫉恨吳二順,就勾結土匪殺人滅口,搶走吳二順家的財物,然後五五分成,誰知土匪爲了獨吞財產,就把這二人也殺了,哪些土匪爲了擺脫官府的追殺,也作鳥獸散,不知去向。
出事當天,王氏帶着兒子回了孃家才躲過一劫,吳家突遭變故,王彩雲悲痛不已,他們孤兒寡母身無分文,連生活都成了問題。
王氏的孃家也是大戶人家,本來想帶着兒子投靠孃家,可王員外年事已高,家中的大權都交給了兒子兒媳,投靠孃家也不是長久之計,時間長了必定會有矛盾,王氏走投無路,只能回到吳二順的老家,帶着兒子耕種家中的幾畝薄田。
吳家所在的村子叫清水屯,這裡民風淳樸,鄰里關係和睦,衆人聽說吳二順家遭此劫難都很同情他們,大夥一起把她家的老屋修繕一新,還拿出平時不捨得吃的雞蛋,米麪接濟母子二人。
王氏母子落魄到此,卻受到村民們的真心相待,母子二人感動得熱淚盈眶,說一輩子不會忘記大家的恩情。
王氏原本是大家小姐,做飯洗衣都不會做,更別說是幹農活了,但爲了生存,她不得不接受現實,打扮成村婦模樣,下田幹活。
還不到一個時辰,她嬌嫩的手上就起了很多大水泡,白皙的臉蛋也被太陽炙烤得紅紅的,還蛻了一層皮。
王氏的隔壁鄰居是一對父女,男子叫李寶山,二三十歲,幾年前妻子離世,留下幾歲的女兒李蓮花與他相依爲命。
李家的房屋與王氏家相鄰,田地也是地頭挨着地頭,李寶山是個善良忠厚的漢子,見王氏幹活吃力,就主動向前幫忙,王氏想要拒絕,可自己實在是不會幹,只能接受李寶山的幫助。
李蓮花見吳軒林沒有夥伴,一個人鬱鬱寡歡,就找他一起玩耍,王氏爲了感激李家父女倆個,有啥好吃的也會送去一些,倆家人的關係處的很好。
李寶山和王氏都是單身,就有好心人想要撮合二人,王氏知道李寶山是個好人,可她畢竟是大小姐出身,不甘心下嫁給李寶山,想想自己帶着兒子生活不易,也就勉強同意了。
李寶山也知道自己配不上王氏,王氏答應和他在一起也是無奈之舉,他爲了能名正言順地幫助這母子二人,也同意了娶王氏爲妻。
洞房夜,李寶山把自己的被褥放在地上,說道:“我只是個大老粗,而你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我配不上你,咱倆還是分開睡吧!”
王氏聽着李寶山的話很是感動,說道:“寶山大哥,你真是一個大好人,我們母子是不會忘記你的恩情的,等軒林長大了好好孝敬你。”從此,二人就做起了有名無實的夫妻。
王氏雖然淪落成了一個村婦,但她並不甘心一輩子過這樣的日子,她知道,要想改變命運只能靠兒子了,儘管生活很艱難,王氏還是把吳軒林送到了學堂繼續讀書。
自從李寶山與王氏成親之後,李寶山從來不讓王氏下地幹活,所有的農活都是他一個人幹,王氏只在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在夫妻二人的操持下,他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兩個孩子雖然不是親兄妹,但盛似親兄妹。
表面上看,李寶山和王氏就是一對恩愛夫妻,可夜裡卻是各睡各的,從不超越雷池半步,王氏心中很是愧疚,只能把報答李寶山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眨眼十來年過去了,吳軒林和李蓮花都長大了,一家人的日子也是吃着甘蔗上樓梯,節節甜步步高,可李寶山因爲常年累月的勞累患了重病,沒多久離開了人世。
李蓮花幾歲喪母,如今父親也離她而去,從此這個世上就剩下她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了,李蓮花撲在父親的身上嚎啕大哭,幾度暈厥過去。
王氏把李蓮花摟在懷裡說道:“不要怕孩子,你不是還有王姨和你寶山哥嗎?我們會好好對你的,不讓你受委屈……”
吳軒林也說道:“蓮花妹妹,你不要難過了,要不然李伯父也不會安心的,以後有哥哥保護你,保護你一輩子!”
其實吳軒林早就愛上了貌美如花的李蓮花,李蓮花對吳軒林也暗生情愫,只是二人誰都沒有表明而已。
李寶山離世之後,李蓮花倍感孤單,整日的鬱鬱寡歡,吳軒林爲了安慰她,就對她表明了心意,還對王氏說要娶李蓮花爲妻。
王氏雖然很感激李寶山爲她付出的一切,她也很喜歡李蓮花,但她卻不願意讓兒子娶李蓮花爲妻,說道:“蓮花是你妹妹,我一直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看待,你們怎麼能結合呢?會被村裡人恥笑的!”
吳軒林說道:“我與蓮花沒有血緣關係,你與李伯父也不是真正的夫妻,怎麼就不可以呢?李伯父現在離開了,蓮花無依無靠,我娶她爲妻也算對得起死去的李伯父,他爲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可他什麼也沒有得到!”
王氏聽了兒子的話也很羞愧,他不知道兒子是怎麼知道她的秘密的,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說道:“知恩圖報是應該的,但不一定要以身相許,等你功成名就之後,爲蓮花找個好人家嫁了,也算對得起你李伯父了!”
吳軒林卻說道:“我怕蓮花受委屈,只有我一輩子守護着她才能安心,娘,你就同意吧!”
王氏心中有愧,在兒子的再三懇求下,她就同意了二人的親事,幾個月之後就成親了。
成親之後,吳軒林對李蓮花疼愛有加,李蓮花有了依靠,心裡就踏實多了,就等着吳軒林一舉成名過上好日子。
次年春天,吳軒林就進京趕考去了,這一去就是幾個月,算着考試已經結束了,可依然不見吳軒林歸家,王氏和李蓮花都非常的着急,可也無濟於事。
一日,突然有一個年輕人來到王氏家裡,這個年輕人是吳軒林的同窗好友,叫劉文博,他帶來了一個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王氏一下子就暈了過去,李蓮花也是痛哭失聲。
原來,考試結束之後,二人就坐船回家,他和吳軒林坐的客船行駛到湖中央的時候,湖面上突然颳起了大風,吳軒林不小心就落水了,因爲急高浪高,吳軒林就被沖走了,屍骨無存。
沒有見到吳軒林的屍體,李蓮花不相信這是真的,就問他吳軒林在哪個地方落水的,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劉文博就說了個地址,但勸她不要去,說路途遙遠,她一個姑娘家實在是不安全。
王氏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了兒子身上,如今兒子突然離世,王氏受不住打擊就病倒了,李蓮失去了丈夫,心裡也如刀絞一般難受,可她要替丈夫盡孝,只能硬撐着不讓自己倒下。
在李蓮花的悉心照顧下,王氏身體就恢復了健康,心情也好了很多,而李蓮花的心裡一直很難受,只是在王氏面前不敢表現出來,獨自在夜深人靜之時偷偷哭泣。
李蓮花對王氏說道:“娘,你在家裡好好照顧自己,我要把相公找回來……”
王氏一聽抱住李蓮花哭道:“孩子,軒林已經走了,如今我只剩下你一個親人了,到處都不太平,你要是再有個三長兩短,娘可怎麼活啊!娘不希望你去冒險,娘也離不開你呀……”
在王氏的勸說下,李蓮花只能打消去找丈夫的念頭,在家幹活養家,伺候王氏。
王氏說道:“蓮花,如今軒林已經不在了,你還年輕,娘希望你再往前走一步,找個疼愛你的人好好過日子!這樣娘在百年之後也就放心了。”
李蓮花卻說道:“好女不嫁二夫,我既然嫁給了相公就要從一而終,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娘就不要再勸我了,我要爲丈夫守節,一輩子伺候娘!”
王氏說道:“娘早晚都是要離開你的,我走了之後,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我怎麼能放心呢?娘還是希望你忘記過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無論王氏怎麼勸說,李蓮花就是鐵了心爲吳軒林守一輩子,可王氏心疼她,就私下裡爲她物色對象,村裡人得知王氏要爲李蓮花找對象,都對王氏豎起了大拇指,說她是一個開明的婆婆。
王氏說道:“蓮花雖然是我的兒媳婦,但我一直把她當閨女看待,做孃的怎麼忍心讓閨女一輩子守寡呢?她還年輕,應該擁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把青春都浪費在我這個老婆子身上,我也於心不忍啊!”
衆人見王氏說得情真意切,都感動不易,有人就給李蓮花牽線搭橋,介紹對象,可李蓮花都婉言拒絕了,王氏見她這樣,也就不再勸說。
如今婆媳二人過日子,地裡的活全部落在了李蓮花身上,她起早貪黑地幹活,王氏見她辛苦,就在家裡做飯洗衣,李蓮花回到家就可以吃到現成的飯菜了。
一日,王氏說要回孃家看看,次日再回來,臨走的時候就給李蓮花做好了午飯,還有兩個餅子,說要她晚上吃。
傍晚的時候,李蓮花從地裡回來,她又累又餓,想到婆婆做好的餅子,就拿出來準備吃,就在這時,突然有人敲門,李蓮花就去開門,看到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說道:“貧道是下山來化緣的,想在此借宿一晚,不知道女施主可否方便?”
李蓮花想到家中只有自己一人,老和尚借宿實在是不方便,就想拒絕,可又覺得不妥,想到老和尚是出家之人,就讓他進來了。
李蓮花拿起桌子上的兩個餅說道:“師傅餓了吧,您先吃個餅子,我去給你準備齋飯!”說着就去了竈房。
很快,李蓮花就把飯菜端上了桌子,她看到桌子上的兩個餅還在,老和尚並沒有吃。
說道:“師傅,請用膳吧!”
老和尚也不客氣,就吃了一碗飯,吃過飯,李蓮花鋪好牀鋪讓他休息,自己也回房睡覺去了。
她剛要睡着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李蓮花就一下子驚醒了過來,家裡餵了一條大黃狗,院裡有個風吹草動,大黃狗就會狂叫不止,怎麼沒有聽到狗叫呢?
李蓮花覺得是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幻覺,並沒有人敲門,於是就接着睡覺,可剛一閉眼,就又聽見輕輕的敲門聲。
“女施主……”
李蓮花趕緊穿衣下牀,支起耳朵細聽,就聽見是老和尚的聲音,這老和尚半夜敲她的門,到底是何居心?李蓮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
她走到門口,警惕地問道:“師傅有事嗎?”
老和尚說道:“你家的狗被桌上的餅子毒死了!”
李蓮花一聽不相信,那是婆婆給她做的餅子,怎麼會有毒呢?這和尚存心不良?想騙她出去。
說道:“那是我婆婆給我做的餅子,怎麼會有毒呢?”
老和尚說道:“你婆婆要害你!”
李蓮花聽了覺得不可思議,就打開房門,走到院子裡,果然看見自家的大黃口吐白沫躺在地上,身邊還有半個沒吃完的餅子。
李蓮花吃驚地看着老和尚說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和尚把剩下的餅子撿起來裝在兜裡,又拎起黃狗的屍體說道:“趕緊跟我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李蓮花顧不得多想,就連夜跟着老和尚走了。
次日,王氏回到家裡,見李蓮花和家裡的黃狗都不見了,就去鄰居家裡詢問,問他們有沒有看見李蓮花,鄰居們都說白天見她在地裡幹活。
王氏說道:“我一晚上不在家,她怎麼就不見了呢?可憐的孩子呀,這一段到處都不太平,要是被強盜掠走了,我可怎麼活呀……”
鄰居們都勸說王氏不要擔心,蓮花可能去走親戚了,可等了兩天也不見李蓮花的身影,王氏就徹底絕望了,又坐在院子裡嚎啕大哭,村裡人這才意識到,李蓮花真的是失蹤了,大夥都幫忙去尋蹤,可找了幾天,也沒有音訊。
再說李蓮花,跟着老和尚來到一座寺廟,她就見到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吳軒林的同窗好友,也就是去報喪的那個書生劉文博。
劉文博告訴李蓮花說吳軒林並沒有死,而且中了狀元,如今在京城的翰林院任職,還娶了黃太守家的千金小姐爲妻。
原來,吳軒林考中了頭名狀元之後,皇帝就封他爲翰林院編撰,留在京城任職,黃太守見吳軒林才貌雙全,就把自己的獨生女黃小姐許配給了他。
吳軒林隱瞞了自己已經婚配的事實,他怕東窗事發,就找到劉文博,讓他來給王氏和李蓮花報喪,就說自己掉入江中淹死了,再悄悄把真實情況告訴了王氏。
王氏得知兒子的情況後,就會配合他演戲,勸說李蓮花改嫁,若李蓮花真的改嫁了,吳軒林就會回到家鄉,說自己並沒有淹死,而是被人救了,再把王氏接到京城去享福。
劉文博本來是不想幫吳軒林撒謊的,他覺得這樣做不地道,但吳軒林說若他幫忙,下次考試他就可在岳父面前美言幾句,保證他能一舉成名。
劉文博鬼迷心竅同意了,於是就去報了假喪,可他總是覺得良心不安,就私下裡關注着王氏和李蓮花,希望可以彌補自己的錯誤。
他得知李蓮花並沒有改嫁,王氏準備要害死李蓮花時,劉文博心急如焚,如果李蓮花真的死了,他就是幫兇,他想直接去找李蓮花告訴她真相,但又怕被吳軒林打擊,於是就找到了父親的好友智能老和尚幫忙。
智能老和尚就假裝化緣來到李蓮花家裡,幸好李蓮花還沒有吃下毒餅子,智能老和尚沒有立即說出餅子有毒,是因爲怕隔牆有耳。
半夜他悄悄起牀毒死大黃狗,是爲了讓李蓮花相信餅子真的有毒,李蓮花纔會跟他走。
王氏的計劃是用餅子毒死李蓮花之後,派人把李蓮花的屍首弄走,因爲王氏回了孃家,她有不在場證明,大家都不會懷疑到她頭上,近日盜匪猖獗,村民們就會認爲是盜匪把李蓮花搶走了。
李蓮花不在了,吳軒林還可以按照原計劃死而復生,回來接走王氏,母子在京城團聚,黃太守也不會知道吳軒林有過婚配。
李蓮花聽了劉文博的話簡直不敢相信,原來婆婆和丈夫這樣處心積慮地要害她,虧她一片癡情,還要爲丈夫守一輩子,爲婆婆養老送終,自己真是天下第一大傻瓜。
“你這樣做就不怕吳軒林報復你嗎?”李蓮花擔心的看着劉文博問道。
劉文博說道:“我管不了那麼多了,做人要問心無愧,否則夜裡睡不踏實!”
李蓮花說道:“多謝劉公子的救命之恩,可我如今沒有一個親人,活着又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讓我去死。”李蓮花想到死去的父親,忍不住就哭了起來。
劉文博趕緊說道:“李姑娘,你不要難過,開封府有一個包青天包大人,我陪你一起去告狀,包大人爲官清廉,鐵面無私,一定會爲你做主的!”
次日,劉文博就帶着李蓮花出發了,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開封府,包大人一聽大怒,就派人去姑蘇王氏押到開封府。
王氏看到李蓮花嚇得臉色蒼白,但她隨即就恢復了平靜,哭道:“我的好孩子,你跑到哪裡去了?娘找你找的好辛苦啊……”
李蓮花說道:“我沒有死,讓你失望了!”
包大人就命人把王氏僱傭的兩個收屍人帶到大堂之上,二人指證了王氏的罪行,王氏告訴他們人已經死了,讓他們半夜去把李蓮花的屍體帶走處理掉,讓她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但他們根本沒有找到李蓮花的屍首,二人爲了拿到佣金,就說屍體已經處理掉了。
劉文博又拿出了那半塊有毒的餅子,此時人證物證俱全,王氏抵賴不過就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但她一口咬定這一切都是她乾的,與自己的兒子沒有關係。
包大人把這事上報了黃太守,在劉文博的作證下,吳軒文不得不承認他的陰謀詭計,黃太守並沒有袒護女婿,把他交給了包大人處置。包大人把吳軒林也關進了大牢,母子二人秋後問斬。
經過這件事之後,劉文博和李蓮花互生愛慕之情,就結爲了夫妻,又過了三年,劉文博中了榜眼,回到家鄉做了一名縣令。
後來,劉文博官升三品,帶着妻兒來到京城做官,一家人榮華富貴,平平安安。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