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升級 臺灣半導體影響力更大

工研院院院士盧明光對美中禁令之下的臺灣半導體產業感到樂觀,但不能輕忽大陸的發展。(邱立雅攝)

美中科技戰升級,在雙方半導體禁令之下,經濟部評估臺灣恐在海嘯第二排,但工研院院士同時也是環球晶圓董事的盧明光認爲,臺灣可利用、創造此機會跟歐美日市場合作,影響力會更大,但也不能輕忽大陸傾財力、國力與人力,仍有機會成長。

對於美中持續發佈出口禁令,但大陸握有關鍵材料,是否影響臺灣半導體產業?盧明光認爲對岸投入科技半導體資金遠遠大於臺灣,但臺灣效率、CP值、成功率最高,雖然大陸投入大量資金,但半導體產業搖搖欲墜,只不過因投入大量資金,光電、LED、太陽能產業才超越臺灣。

盧明光表示,最近美中禁令之下,只有看到臺灣更好,延緩大陸成長,但臺灣不可輕忽大陸碰到的困難,因爲在強大國力、財力及人力挹注下,仍有機會繼續成長,臺灣可利用機會跟歐美日市場合作,像臺積電就遠赴日美德設廠,影響力會更大。

近期有立委質疑援助立陶宛是掏空臺灣,盧明光對此表示,臺灣在科技上有很好成果,也有很多友好友邦,需要共同成長。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4日在工商協進會演講中,提到美國總統拜登在感謝臺積電設廠時說「工會回來了」,環球晶圓在美國設廠是否也受到工會影響?盧明光表示,只要產業注重公司治理、ESG、員工福利,工會跟公司就能共同成長,既然在國外設廠,本來就是要照顧員工,儘量跟工會做好協調溝通,讓員工瞭解願景、創造利潤造福員工,工會也是希望員工及公司更好。

張忠謀也提及國家安全、科技與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凌駕全球化,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認爲現在國際局勢下的全球化之外,更重視國家安全,甚至在疫情後,大家重視供應鏈的韌性;臺灣首先要把供應鏈做得更好,其次是產業因應此局勢做好佈局,壯大自我避免國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