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師生爲神十九飛行任務設計標識
定稿版本 實體刺繡版本
日前,隨着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載着三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與三名航天員一同踏上宇宙探索新徵程的“神十九”標識也獲得了關注。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這枚標識的設計者是來自西安美術學院的副教授吳林樺及他的學生丁一。對於作品能夠登上太空,吳林樺覺得這是對他們的肯定;丁一則希望這個標識能夠成爲宇宙中的“明星”,見證人類在太空中的輝煌時刻。
“神十九”標識帶有空間站、飛船、星空元素
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神十九”標識也映入人們眼簾。北青報記者留意到,這枚標識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2023年11月19日發佈的,設計者爲西安美術學院吳林樺副教授和他的學生丁一。
這枚被選中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的設計方案是由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地球、星空等圖案構成的一個藍紅黃配色的圓形徽章。
標識視覺中心圖案爲捕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的瞬間,同時二者圍繞地球飛行,劃出美麗的弧線。數字“19”融入中國龍元素,舞動上升,似飛船衝出地球,且顏色與飛船保持一致,使得標識在色彩上和諧統一。周圍的點點星辰共十九顆,對應此次神舟十九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色彩設計上,吳林樺和丁一爲標識外圈選用紅黃兩色,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內部爲體現宇宙的深邃與神秘,故選用深藍色,地球背景部分則選用淺藍色,並區分出大氣層、海洋、陸地。空間站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主體爲白色,體現科技感的同時與背景色彩產生對比,強調視覺主體。而標識的字體選用則更加註重體現科技與現代感,展現開放與包容的態度,這與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理念相契合。
標識如何誕生?班級一半學生參與設計課題
標識是如何誕生的?北青報記者瞭解到,這一切都開始於西安美院爲本科生開設的標識設計課。
吳林樺是標識設計課的任課教師之一。2023年9月,新學期伊始,吳林樺得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佈了飛行任務標識徵集活動,這讓從小就對航空航天抱有極大興趣的他充滿了熱情。“我立刻跟學生們說了這個活動,並把設計飛行任務標識設爲學期課題之一。”吳林樺說。
讓吳林樺沒想到的是,因爲考慮到難以入選,報名參與課題的學生並不多。爲了打消學生們的顧慮,吳林樺帶他們接觸了不少航天文化。慢慢地,熱情打敗了顧慮,班級裡有一半的學生都選擇了這個課題。
同時,吳林樺帶的十幾位研究生裡,有一些學生在聽說了徵集活動後,十分感興趣,也跟着參與了進來,資深航天發燒友丁一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被選上,但這也算是爲航天事業貢獻了一點力量。”丁一告訴北青報記者,剛參與設計的時候,他根本沒想過自己的作品能夠飛上太空。
標識設計的前期工作主要是丁一完成的,到定稿關鍵期,吳林樺參與進來,二人交流之後進一步改動了配色和圖案細節,定下了最終版本。
作品脫穎而出標識修改工作持續到發射前
吳林樺和丁一的設計最終成爲了那個被選中的千分之一。吳林樺認爲,他們設計的標識之所以能夠從衆多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是因爲作品中獨特的平衡構圖和對稱設計。“雕塑上最有表現力的視角是45度角。其他的設計者可能都覺得一個有角度有透視關係的圖案會給人深刻的印象和震撼的效果。”
吳林樺說,他們的標識採用的近似對稱的設計更加簡練,借鑑了中國古建築均衡對稱的美學觀點,體現了航天文化中的精準和穩定。平衡穩定的設計也是吳林樺和丁一對航天員的美好祝願,希望航天任務能夠四平八穩,順利進行。
丁一告訴北青報記者,“中標”後,任務標識的修改仍然沒有停止。“任務標識的修改過程十分漫長,一直持續到了發射前的最後一段時間。”丁一說。
圖案下方呼應農曆年的龍形數字“19”是一項重大修改。“原本這一塊是毛筆寫的紅色數字十九,形態是以一條紅色的‘中國龍’來展現的,後來多輪修改後,優化成了數字‘19’。”丁一說。
在配色方面,他們一開始用的是紅藍白,經協商之後把白色替換成了黃色。同時爲了便於後期實體標識的製作加工,他們在最終標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色彩的呈現方式。經過反覆嘗試後,選擇減少漸變色彩,並增強標識色彩的對比度,提升識別度,形成了刺繡版本。
工期漫長,修改費時。當10月30日佩戴上自己的作品製成的半浮雕臂章,在發射中心歡送航天員時,吳林樺和丁一深感榮耀。“看着自己的標識獲得認可並被採用,我很高興,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吳林樺說,他沒有想到現場會是如此的激動感人。“這比我參加過的演唱會、足球賽什麼的更令人熱淚盈眶。”
丁一則表示,標識表達了他們對科技探索的敬意。“它不僅是航天曆史的一部分,更是對人類勇氣和創新的象徵。我希望這個標識能激發更多人對科學的熱情,爲我們共同的探索精神添磚加瓦。願這個標識成爲宇宙中的‘明星’,見證人類在太空中的輝煌時刻。”
文/本報記者王天琪實習生陳林
統籌/孫慧麗
供圖/受訪者
相關
東風着陸場靜候神十八航天員回家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計劃11月4日返回東風着陸場,東風着陸場10月31日晚至11月1日凌晨組織所有搜救力量展開最後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檢驗返回段搜救任務組織和保障能力、搜索返回艙和救援航天員能力、着陸現場組織和管控能力。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靜候神十八航天員回家。
針對這次搜救任務,東風着陸場組建了1支直升機搜救分隊、1支載有傘降隊員的固定翼飛機搜救分隊、1支地面搜救分隊,着陸區周邊地方政府組建了民兵分隊,在着陸場區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東風着陸場全面、系統地組織了任務準備工作。
據介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着陸時間爲凌晨,根據着陸場歷年氣象資料統計,11月上旬凌晨平均氣溫約1.5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4.4攝氏度,飛船返回時段基本沒有月光。這次任務難點是暗夜和低溫條件,導致目標搜索發現難、到達着陸現場難、救援現場保障要求高。
“按照使救援現場亮如白晝的思路,我們籌措了各種照明器材4型18套,在神舟十四號夜間搜救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着陸現場照明保障手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王正軍介紹,“按照以最溫暖的方式救援航天員的思路,爲航天員準備了睡袋、蓋毯等禦寒物資,同時對醫監醫保車進行維護,在低溫條件下也可以爲航天員提供溫度適宜的醫監醫保場所。”
爲熟悉搜救環境,空中分隊進場以來已組織9個場次的飛行訓練,對着陸區內各種地形地貌、危險物進行了普查和標記。地面分隊對着陸區進行了地毯式勘察,詳細記錄和整理了車輛易通行軌跡,開展了沙漠駕駛、夜間搜索、夜間處置回收等專項訓練,完成2次空地協同訓練、2次全系統演練,按計劃開展了飛船返回前的各項訓練演練工作。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