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神降臨!一秒都挪不開眼
誰還記得2022年春晚,《只此青綠》一眼萬年,久久不能忘懷。
得知改編自同名舞劇的電影上映,本人便第一時間衝去電影院。
畫卷完整的面貌在眼前徐徐展開……
能說嗎?它在刷新我的觀影體驗!
一會屏氣凝神,怕驚擾青綠的畫中世界:
一會熱淚盈眶,試圖觸碰少年人希孟清瘦的背脊:
觀影時,時不時能聽到鄰座壓低聲音的驚呼:太美了吧!
走出影院,一搜實時,廣場上全是自來水的傾情安利:
作詞家唐恬老師的那句“因爲這樣的美,與我們有關”,簡直說到了我心坎裡。
就是啊!誰會不愛國風呢?
《只此青綠》的美可以征服每一個走進影院的國人:
在一幅畫誕生的時間裡,於青綠間繪山川,於浮塵中見衆生。
沒有一句臺詞,卻讓人幾度落淚,它說的是每個中國人都懂的語言。
一個半小時,全程沒有一句臺詞……會無聊嗎?看得懂嗎?怎麼敢的?
《只此青綠》敢這麼做,只能是底氣十足。
大幕拉開第一秒,所有的疑問瞬間消失,“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七個字的說服力到達頂峰。
代入展卷人(謝素豪 飾)視角,追尋畫家希孟(張翰 飾)創作《千里江山圖》的全程。
織絹、磨石、制筆……用十個篇章“分子化”一幅千古名畫的誕生。
一幀一鏡,盡顯東方氣韻,美得雅俗共賞,美得層次分明,美得刷新認知,帶來視覺震撼與心靈共振的雙重享受。
唱絲篇寫實,細膩勾勒出一幅活生生清凌凌的織絹日常,田園牧歌。
小橋流水飄逸靈動,浣紗女輕悄漫步其中,如絲線交錯般協調律動。
一顰一笑,一頓一挫,浸潤出宋代汝瓷的素雅甜美。潤物細無聲,一點點撫平都市人內心的焦躁。
聽雨篇寫意,希孟採風偶遇一場甘霖,情之所至與它舞,與水墨風景融爲一體。
身體是與自然溝通的語言,舞動是他的問話,清風與流水是天地的答案。
少年意氣風發、灑脫肆意,誰會不愛這樣的白衣少年?
“尋石”“習筆”“苦思”……也都讓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但最讓我心潮澎湃的還得是“淬墨”篇:
揉按、錘打的動作循環往復,不帶絲毫的矯飾與華麗,卻像莊嚴肅穆的儀式。淬墨,亦代表着洗盡鉛華。
青壯年古銅色的皮膚下汩動熱血與僨張筋脈,爆發出樸素蓬勃的原始力量感與生命力,激盪人心。
十個章節無法一一贅述,但都有其獨樹一幟的美感。名場面太多,讓人出了影院就想買下個場次二刷重新回味。
動靜咸宜,張弛有度,劇情簡明卻不妨礙《只此青綠》在章節銜接中有自己的律動。
尤其是最後一章“入畫”,由實到虛將電影推至高潮。
希孟見了四季、衆生與自己,終於觸碰到《千里江山圖》第一筆的筆調,畫中仙青綠(孟慶暘 飾)現身,兩人在畫中相遇。
青綠輕甩水袖,慢步蓮蓮,身韻畫韻融爲一體,端雅寧靜的姿態暈染出山水畫的格調。她彷彿站在時間的盡頭,靜止了萬年的等待。
兩人歷盡千帆,彼此相認,同頻呼吸。
希孟恣意揮灑筆墨,青綠人爲羣山衣爲筆,圓融出天人合一的禪意。
從婉轉清新的涓涓細流,到羣山巍峨的磅礴大氣;從溫潤含蓄的情感表達,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深刻哲思。
走進影院之前,從沒想過能用這種方式深度“遊覽”一幅畫,獲得如此豐富的體驗。
中式美學的極致呈現自此有了具象化的概念。
光是畫風之美,已值回票價。
而《只此青綠》不只美,更有靈魂;見山水,更見蒼生。
比百年來只展出過四次的《千里江山圖》更神秘的,是它的作者王希孟。
無名無款,世人還是通過蔡京的題字,才得知歷史上出現過這樣一名流星般的天才少年。
《只此青綠》雙線並行,一邊追尋千古名畫的誕生,一邊追尋十八歲少年希孟的一生。
“希孟年十八”這五個字得到了延展,在影片裡有更多極致而深沉的情感表達填進了字裡行間。
同樣是回眸,前後的對比令人心碎。
起初,是粉衣簪花少年郎。
抱着畫軸奔跑在花園長廊中,最大的憂愁可能是趕不上先生的課堂?
最後,卻像陋室裡那支即將燃盡的蠟燭。
比着最後一點光亮,如癡如醉伏案作畫,嘔心瀝血只爲留下一幅傳世之作。
希孟的一生短暫而絢爛,浪漫而悲壯。山川脊樑亦是少年風骨。
是天才墜落,因不受賞識,奏響一曲破碎的輓歌;也有傳世畫家該有的覺悟,充滿孤注一擲的悲壯。
“如果知道十八歲便是終點,你還會爲這卷丹青燃盡生命嗎?”的叩問字字戳心。
關於美、關於生與死、關於瞬間與永恆,每個人看完電影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但我信,希孟的回答仍會是:願意。
更讓人動容的是,《只此青綠》不僅是希孟的個人傳記。
它有文人雅趣,也有日常煙火,通過希孟的視角帶我們看見更多無名無款的百工之人。
制筆師擇一事、終一生。
在最細緻微小的精巧技藝中,一顆匠心帶她遨遊天地。
尋石人絕不會停下向上攀登的腳步,只爲採集礦石研磨成最上品的顏料。
隻身掛在懸崖峭壁之上,一錘一錘敲出了理想與信念。
篆刻人的智慧、織絹人的勤勉、制筆人的執着、淬墨人的激情……他們被賦予中華民族最美好的品質,也在肢體舞動與表演中還原成具體鮮明的人。
最後藉由希孟的畫,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希孟完成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只此青綠》也實現了對《千里江山圖》的轉譯。
這正是兩位導演的初衷:
爲千里江山而作
爲希孟而作
爲中華五千年文明而作
挖掘出這些人的故事,把住了中國文化跳動千年的脈搏。
像是一場無聲的接力,歷經滄海桑田後又一次煥發出勃勃生命力,《千里江山圖》又一次活了。
從舞繪到影繪,並不是將舞劇全程拍下來就行。
需要融入更多實景元素。飾演希孟的張翰雖然凍得渾身發僵,卻覺得終於能在水裡跳“聽雨”是圓夢一場,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希孟最純真的少年情”。
對舞蹈演員也有了更多的挑戰。飾演磨石人的劉洋第一次在片場吊威亞,每天都吐得昏天黑地。
鏡頭放大之後,細節更需考究。蒔花、焚香、點茶等文人雅事有序點綴在畫卷之中;三白妝、珍珠妝,女子的妝容服飾也根據情景、身份更有不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舞劇已經足夠完美,足夠出圈,費盡心思拍攝影版真的有必要嗎?
當然有!
答案都在電影裡。
其一,用電影的方式打開舞劇《只此青綠》,品出許多新視角、新意味。
特寫與慢鏡頭是一種手法,更是一種表達。
舞者曼妙肢體放大到極致,更能確切地接收到舞者傳遞出的信息。
畫院這段羣舞是全片最雀躍輕鬆的橋段——鏡頭拉近,少年們四肢舒展、表情明媚感染力十足,同窗日常充滿了活力與希望。
展卷人都忍不住去感受這麼美好的氛圍,希望時間就停留在這一刻。
絲滑轉場的多處運用不是炫技,而勾連起不同空間。
構建一個流動且連貫的敘事世界,給人不停穿越的玄妙體驗。
比如這驚豔一幕:希孟筆墨入水,青綠在水的另一面起舞,彷彿每一筆一畫都彷彿開了靈智有了生命,共同創造一幅畫卷。
從沒想過,從一幅畫裡看到如此鮮活的生命力。
其二,光影讓畫卷跳脫出了時空的維度,有了永不褪色的可能。
正如影片中每個物件都被賦予了雋永意義——
共賞一輪明月,勾勒出彼此心中那份共通的情感。
希孟望月,追尋畫下去的意義;展卷人擡首揣摩希孟當時的心情與心境。
兩人已是兩個時空的知己,素不相識但珍藏着彼此心中那份共鳴。
更讓我淚目的是那件披風,細膩地編織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與追求。
前人心血與後人感懷化作溫暖的重量、無聲的慰藉,蓋上希孟單薄的肩頭。
希孟攥緊衣角,發現自己從不是孤單一人。
無數細節讓“文化傳承”四個字擲地有聲,在每個觀衆內心深處震盪迴音,生髮共鳴。
展卷人與希孟那跨越時空的一次凝望,也是我們每個人與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次促膝長談。
我很喜歡電影的最後一幕:文物保護員的面容挨個出現,望向我們的堅定眼神打破了第四面牆。
在這一刻,我們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已成爲文化傳承的一環。
傳承,永遠有人,永遠有續集。
不論世界如何變遷,我們永遠在傳承中前行。沒有門檻、沒有成本,只需看到歷史長河裡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