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總統卡特享嵩壽100歲辭世 愛妻至深 做慈善比從政更亮眼

美國前總統卡特逝世 享嵩壽100歲。(資料照/路透)

美國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週日在他位於喬治亞州普萊恩斯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他的兒子奇普卡特(Chip Carter)證實此一訊息。

奇普卡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的父親不僅是我的英雄,也是所有熱愛和平、人權和無私之愛的人的英雄。他的信念讓世界成爲我們的家庭。我們感謝大家以延續這些信念的方式來紀念他的生命。」而他此生摯愛的妻子羅莎琳(Rosalynn Carter)也已於2023年11月19日在家中辭世,享耆壽96歲。

有「花生總統」綽號的卡特於1924年10月1日出生,1977年到1981年擔任第39任美國總統。他是民主黨黨員,早年一直在軍隊中服役,1963年至1967年在喬治亞州參議院任職,1971年至1975年擔任喬治亞州第76任州長。卡特是美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總統,也是首位活過百歲的總統。

卡特任內實現了美中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並和中華民國斷交,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由《臺灣關係法》替代,被視爲其總統生涯中最重要的歷史事蹟之一。

近年來,卡特一直在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2023年2月,卡特中心曾發表聲明,表示他在多次住院後,決定停止進一步治療,選擇在家中度過餘生。卡特的傳記作家奧爾特(Jonathan Alter)說,他會決定回家,是因爲不想再過任何沒有老伴羅莎琳(Rosalynn)的日子。而他若是待在醫院,當然就無法和她在一起。奧爾特說,羅莎琳纔出生不久,卡特就認識她,夫妻倆相識超過95年,結婚77年,因此卡特決定,他在剩下的日子裡不能沒有她,無奈愛妻還是比他早走了一步。

卡特總統的任期雖然只有四年,但在國際關係和國內政策方面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在1978年簽署了《航空放松管制法案》,徹底改變了美國民用航空的面貌,使搭乘飛機旅行成爲大衆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此外,他還在能源政策和人權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卡特離開白宮後,積極參與人道主義工作,創立了卡特中心,致力於推進全球人權和公共衛生事業。他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在國際衝突調解和人道主義領域的努力。

卡特1977年至1981年擔任美國第39任總統,競選連任時敗給共和黨的雷根(Ronald Reagan),任內聲望不高。1980年,民主黨籍總統卡特競選連任,當時美國內政因油價與其他消費物價高漲而焦頭爛額,外交遭逢伊朗人質危機,總統大選卡特大敗,在44個州輸給共和黨籍對手雷根,成了1932年以來美國第一個連任失敗的民選總統。

《華盛頓郵報》報導,卡特卸任總統職務之後活的歲數無人能比,1980年1月卸任至今已超過40年,比胡佛(Herbert Hoover)多了10年以上。卡特與妻子羅莎琳結縭77年,在美國曆任總統中,也創下最久的紀錄。

卡特在總統任期與卸任之後投入調停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衝突、積極從事人權與社福工作,2002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卡特與羅莎琳創立「卡特中心」,旨在促進全世界人類的健康與和平,曾達成迅速杜絕幾內亞蟲症(Guinea-worm disease,又稱麥地那龍線蟲病dracunculiasis)的成就。卡特夫婦投注數十年光陰成立非營利組織「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提供小老百姓負擔得起的住所。

金恩博士的女兒柏妮絲金恩(Bernice King)說,前總統卡特對於全人類的愛與悲憫胸懷,讓他成爲與衆不同的領導人、公僕,更戮力促成金恩博士「至愛社區」(Beloved Community)的理想,建立彼此關愛、沒有饑饉、消弭仇恨的羣體。

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總統史研究中心主任恩格爾(Jeffrey A. Engel)說,卡特卸任後到進入安寧療護階段之間這段歲月,美國民衆對他心懷感激,「假使卡特早在1982年過世,他獲得的讚美會比現在少」。

美國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歷史教授克瑞斯皮諾(Joseph Crespino)向《華郵》表示,卡特連任總統失敗之後運用其影響力與名望從事慈善工作,幫助了好幾百萬人,「我想不出還有哪一位總統長壽到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自身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