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正輸掉對華科技戰
(原標題:美媒:美國正輸掉對華科技戰)
美國“法律戰”網站1月14日文章,原題:爲什麼美國正輸掉對華科技戰 半導體處於中美競爭的核心。能否可靠地獲得半導體,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中國就是個好例子。過去幾年,美國着力限制中國獲得半導體技術。我們的研究表明,同過去新興大國與衰落大國之間的權力轉移一樣,美國正在發動一場預防性的經濟戰爭,目的是阻止中國成爲平起平坐的競爭者。然而,美國企業在半導體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使美國在這場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最終,我們發現美國開啓了一場似乎註定要輸掉的戰爭。
全球價值鏈的結構往往會強化國家之間的權力分配。美國等通常管轄高價值企業,中國等新興大國通常管轄低價值企業。因此,美國比中國有更多機會來影響價格和產品標準,可將全球價值鏈“武器化”,針對新興國家,延緩它們崛起。但美國不太可能贏得這場對華科技戰,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過去的記錄始終表明,當(美國這種)主導國破壞新興大國獲取關鍵資源的渠道時,後者不會坐視不管。通常情況下,它們會支持產業發展、推動企業向高價值升級實現自主。中國政府會支持本土芯片製造業的發展。
其次,全球價值鏈結構使美國難以在不引發本國企業牴觸的情況下脅迫新興國家,而後者更易升級產業。歸根結底,企業會把利潤置於國家安全之上。在以往的經濟競爭中,高價值企業通常會抵制相關政策,以減少干擾並挽回損失的利潤;低價值企業通常會與新興國家合作,以獲取產業發展的潛在收益。
例如,美國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抵制美政府對華制裁。它們利用法律漏洞、第三方和不在實體清單上的公司向中國出售設計、軟件和設備。而在太平洋的另一邊,中國企業向本國政府尋求技術升級支持,包括儲備設備、建代工廠、替換專有數據和招募人才。資金充裕的初創企業和製造商通過提供高薪、股票期權和研究基金,成功地從海外招攬人才。因此,儘管受到美國製裁,中企依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中國科學家正以創紀錄的數量申請專利,以確保在下一代芯片製造領域的地位。
目前,拜登政府似乎傾向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出口管制。這將是個錯誤,因爲收緊管制並不能改變阻礙美國對華戰略的潛在商業動態。阻止中國芯片製造商獲得核心技術,只會讓它們進一步投入北京懷抱。最好的情況下,這更有可能加速而非減緩中國追求高水平科技自主的步伐。最壞的情況下,這可能促使中方採取極端措施。從長遠看,兩種情況都不符合美國利益。
同時,阻止美國芯片設計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只會令其更加疏遠華盛頓。中國是比美國更適合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地方。中國人口更多、工資更低,製造商得到的政府支持也更多。與亞洲相比,美國生產芯片的時間要長出25%,成本高出50%。只要這種經濟現實存在,拜登政府想阻止美光和英偉達等美國芯片設計公司規避出口限制,就無異於玩“打地鼠”遊戲,浪費時間和資源。所以,趁現在還來得及,拜登政府應好好反思一下(對華)戰略。(作者邁爾斯·埃弗斯,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