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需要年輕人親身體驗中國

來源:環球時報

美聯社4月13日文章,原題:現在想去中國留學的美國年輕人少了很多,兩國都在努力解決該問題 如今,儘管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接近30萬人,但只有大約700名美國學生在中國高校留學,遠低於10年前近2.5萬人的峰值。由於認爲他們在中國的經濟機會正在減少且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一些美國年輕人不願在中國度過時光。然而,無論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麼,美國官員和學者都對美國年輕人失去體驗中國生活和深入瞭解一個強大對手的機會而惋惜。

就在美中雙方几乎無法就其他任何事情達成共識之際,兩國官員一致認爲,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來鼓勵學生交流。“現在的環境不像過去那樣適合教育交流,我認爲(美中)雙方都需要採取措施。”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說。此前,美國建議其公民“重新考慮”前往中國旅行。坎貝爾表示此舉阻礙兩國重建教育交流,目前美國正在“積極考慮”放寬該建議。中國有關部門也在重建因疫情而中斷的國際學生項目。

目前狀況與2009年大不相同,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推出“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以大幅增加在華留學的美國學生人數。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在華美國留學生達24583人。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表示,2023年年底在華美國留學生僅有700人,他說在一個對美國如此重要的國家,這個數字實在太少,“我們需要美國年輕人學習中文普通話。我們需要美國年輕人親身體驗中國。”

美國語言學家莫大偉告誡稱,如果沒有這些(在華留學的)美國學生,“未來10年,我們將無法在中國開展富有見地的精明外交”。他上世紀80年代來到中國、如今正在首都師範大學負責爲國際學生新設一項碩士課程。他回憶起那些年,美國學生髮現中國很吸引人、並認爲在華接受教育可帶來有吸引力的職業前景。但他表示,如今美國學生及其家長正眼睜睜看着兩個國家相互疏遠。

今夏即將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畢業的加勒特表示,他對在中國工作感到矛盾。青少年時期曾在中國香港生活並在內地實習的他說,仍然有興趣前往中國旅行,但不會很快成行。SAIS中國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默薩表示,一些美國學生仍然決心在中國留學。他說,“有些人就是對中國感興趣,我認爲這些人根本沒有受到影響。”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方主任魏亞當說,目前約有40名美國學生在該中心學習,預計人數將在今秋升至五六十人,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28歲的克里斯·漢金即是其中一員,他相信在華時光不可替代,因爲可以與普通中國人互動,並前往那些不受國際媒體關注的地方旅行。在清華大學學習的喬納森·張表示,“隨着(美中)關係日趨緊張,(對中國)形成多方位的細緻入微瞭解至關重要”,在兩國關係緊張的當下來到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他說,“不在中國就很難談論中國,我認爲這麼多人從未踏足過中國真是太可惜了。”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倡議執行主任艾米·加茲登看來,美國大學需要開展更多工作以推動學生考慮前往中國留學。她說:“我們需要更加有意識地創造機會,鼓勵學生更深入研究中國,因爲這不但將令他們興趣盎然,而且還有利於美中關係和全世界。”

根據中國領導人去年11月公佈的一項計劃——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今年1月,來自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學的20多名學生成爲前往中國的該計劃首批學生。他們參觀了北京動物園、長城、故宮、豫園和上海博物館等。成員之一的西恩娜·斯通金說,“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到中國上大學。坦白說,我喜歡那裡。”(作者Didi Tang等,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