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道:大量在華美企“未試圖退出”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9月4日刊登報道,指出在華較大美國公司“未試圖退出”。

在福布斯中國8月27日於紐約舉辦的美中商業論壇上,一位前美國高級外交官和住在中國的商業協會領袖說,在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在中國的較大美國公司並未“試圖退出”,儘管它們正謹慎地減少投資。

自2005年以來一直居住在上海、曾擔任上海美國商會會長的季瑞達說:“現在仍有大量美國公司和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未試圖退出。”

他說:“這些公司非常致力於長期在中國(發展)。在華美國商界內部的結構或許發生了一點變化,那就是企業家少了,較小的公司少了。但較大公司考慮長遠,不準備走。”

福布斯中國的這一活動吸引了約100名參與美中商業活動的高管。除季瑞達外,在此次活動上發言的還有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季瑞達曾任美國駐上海總領事、美國駐香港副總領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辦公室主任和安可顧問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等職。

季瑞達說,許多公司並未突然離開,而是在進行調整。他說:“許多大公司一直在對它們在中國的業務進行戰略評估,看看能採取什麼措施來改善情況。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們在朝着去風險和本土化的方向發展——這是兩大趨勢。”

季瑞達說,去風險正導致一些公司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或者擴大規模、納入一個能夠分擔地緣政治或其他風險的中國合作伙伴。

他說,本土化“也在加速”。他說,如今這個詞指的是你如何塑造你的領導團隊、你的產品以及“你如何能夠對中國消費者更友好”。過去,跨國公司有一種傾向,它們“覺得它們的產品——可能是爲全球受衆設計的——已經足夠,不需要針對中國受衆進行微調”。

季瑞達接着說:“但許多公司意識到,情況並非如此。要與中國企業競爭,上市速度和決策週期必須達到可接受的標準。”因此,目前“大規模本土化進程正在進行中”。

受益的公司包括百勝中國,“這是一個重視本土化的絕佳例子。該公司從百勝集團拆分出來,獨立上市,由一名常駐上海、非常有活力的首席執行官領導”。

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上週訪問中國這一背景下舉行的這次論壇,凸顯了美國和中國商界正如何努力在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和貿易伙伴之間不斷變化的浪潮中航行。(編譯/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