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從新航路進南海 曝因應臺海衝突玄機
「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70)航母在南海巡航,執行印太自由開放任務的資料畫面。(美國海軍)
美國航母打擊羣2021年進入南海10次,而2020年有6次,2019年則爲5次。防務專家說,美國海軍利用島嶼間的替代航路,或許在於躲避解放軍雷達,並顯示他們正致力讓美國海軍技能多元化。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8日報導,最近的研究顯示,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羣從去年起,不僅將穿越南海的次數增加,也將航路和演習模式變得更復雜,也更難捉摸。防務專家說,這些改變可能顯示,美國航母打擊羣想出新對策,以因應相關區域可能出現的任何突發事件,如解放軍可能攻擊臺灣,或是因南海主權爭議爆發衝突等。
美國「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70)航母打擊羣,還有「埃塞克斯」號(USS Essex,LHD 2)兩棲戰備羣(ARG)15日完成在南沙羣島附近的5天聯合演訓。據北京大學旗下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說,美國海軍2022年的海上演訓時程比去年提早了兩星期。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告訴央視,以往美航母在南海的主要任務是威懾。近兩年,尤其是2021年,它們在南海的行動,內容愈來愈多、愈來愈豐富、愈來愈複雜,是從演練、威懾,巡航到一般跟其他國家聯合訓練,一系列全頻譜的行動。
此外,他強調,美軍航母從2021年起,愈來愈重視菲律賓羣島間的通道,進出南海時,使用臺灣和菲律賓間巴士海峽的頻率反而在降低,這其實是在演練極端情況下,航母打擊羣的生存和作戰應用,實戰演練的意味顯著加強。
據央視報導,導航紀錄和衛星影像顯示,美國航母打擊羣在進入南海途中,往往會通過菲律賓羣島間,如巴拉望(Palawan)省外的巴拉巴克海峽(Balabac Strait)等狹窄水道。而美國海軍證實,「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上週二是從巴拉巴克海峽進入南海,和「埃塞克斯」號兩棲戰備羣會合。
臺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美國航母打擊羣似乎設法想出新對策,以因應解放軍意在阻止外軍干預臺海和南海衝突的反介入戰略。他認爲,美國海軍在設法避開中方設在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上的超視距(OTH)雷達系統。
呂禮詩指出,由於超視距雷達在監視來自羣島的物體上有限制,因此美國海軍得以利用菲律賓的地理特性,接近南海,並出其不意,突然出現在解放軍沒料到的地方。而「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有驅逐艦、巡防艦,潛艦和補給艦,新戰略要讓戰艦在羣島間航行,美國海軍就需要提升航行技能。
另一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專家許瑞麟(Collin Koh)則指出,美國海軍加強利用較不爲人所知的替代航線,可以降低戰艦航向的可預測性,同時也提高了如在承平,還有臺海等地出現突發事件時作戰和戰略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