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太戰略的恆與變:尼克森的佈局
(圖/達志影像)
自從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美國的東亞政策的根本目標到今天還是相當一致的,那就是:1.地緣政治上,避免任何當地強權的出現,維持中、日、俄的平衡。2.美國建國時的反帝國主義的思想,確保東亞的商業利益不被歐洲老牌帝國所獨佔。3.推廣意識形態的影響,包括基督教的傳播,和美式民主的教化。
對日戰爭勝利後,美國寄望於國民政府可以作爲美國在亞太區域美國利益的代理人,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以及韓戰的爆發打破了美國的佈局。美國開始把中共看成是與蘇聯一樣的敵對勢力,必須構築第一島鏈來遏制共產勢力的擴張。
尼克森敏銳的看到美國必須走出因深陷越戰泥潭而造成的政治和經濟困局。1967年10月他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一篇非常有遠見和有深刻戰略意義的文章,「Asia After Vietnam」,該文清晰的勾勒出他的超前的觀念和視野,預示未來的亞洲和中國政策,這些觀念在今天仍然有意義。
他指出,任何關於亞洲未來的討論最終都必須集中在四個巨人各自的角色上:印度、日本、中國,和美國。日本是關鍵,日本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它必然不會滿足於二戰後所強加於他們身上的限制,而且日本要承擔在亞洲更重要的任務就必須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
他強調美國的任何亞洲政策都必須面對中國的現實。放眼長遠,美國絕不能永遠把中國排除在國際大家庭之外。在這個小星球上,不可能讓10億最有能力的人生活在憤怒的孤立中。除非中國改變,否則世界不可能安全。因此,在美國能力的範圍內,美國應該引導中國的變革。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說服中國改變輸出革命,轉向解決自己的國內問題,這纔是中國的國家利益需要。這意味着將中國拉回國際社會——但作爲一個偉大而進步的國家,而不是世界革命的中心。
他對美國百姓承諾「用光榮體面的方式結束戰爭」,贏得了1968年總統大選成爲美國第37任總統。由於中蘇關係的迅速惡化及1969年的珍寶島軍事衝突,蘇聯企圖對中國實行核打擊,而在世界大勢上美國也感受到蘇聯的壓力,這些客觀的形勢加快了尼克森和毛澤東的和解速度。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美國總統尼克森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開始了他的名言「改變了世界的一週」。尼克森及夫人走下舷梯,他主動的向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手,彌補了1954年日內瓦會面時,當時的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無禮行爲。周恩來說「你的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
1972年2月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爲未來幾十年的美中合作關係奠定了基礎。在《上海公報》中,雙方以坦率和現實的態度列舉各自對重大國際問題的不同觀點,肯定了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着本質的區別。《上海公報》強調,雙方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美方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爲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它重申對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雙方相信,兩國關係正常化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會對緩和亞洲及世界緊張局勢作出貢獻。
在臨別的答謝宴上,尼克森再次強調,「我們有巨大的分歧,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越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我們決心不讓這些分歧阻礙我們和平相處,我們每一方都有這樣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價值標準的國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處,雖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讓歷史而不是讓戰場對他們的不同思想作出判斷」。充分反映了尼克森的寬廣的國際觀,也奠定了此後穩定的美中關係。(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