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難從中東抽身
(新華社)
以色列和哈瑪斯在打了11天后終於停火了。雖然停火併不等於和平,但在戰爭與後續的調停與重建過程中,仍有很多細微的亮點值得我們關注。
先看美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5日急忙飛往中東會見以巴領袖,討論戰後的重建。可是那天本來他是要跟東協十國外長開視訊會議的,結果在旅途中無法上線,讓東協外長們枯等45分鐘才由副國務卿代打。印尼外長認爲這種對話不對等,氣得連電腦攝像頭都沒有開。東協認爲這顯示美國對與東協對話根本沒有充分準備,映照出東協在美國外交中的邊陲地位。而這也證明了美國要在中東完全抽身,恐怕並不容易。
美國因民主黨左派的壓力,以及「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所掀起對人權的重視,中東政策由川普的完全倒向以色列,開始向巴勒斯坦傾斜,走向中間。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國家在這場衝突中卻是反方向,從支持巴勒斯坦,轉而向以色列傾斜。雖然歐洲的基本政策沒變,還是支持以巴和談、呼籲以色列結束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佔領,也沒隨着川普承認耶路薩冷是以色列首都(捷克與匈牙利例外),但在11天的交戰中,法、德等大國都強烈譴責哈瑪斯,支持以色列自衛。
一些歐洲學者指出,大批中東難民涌入歐洲,帶來恐怖攻擊的陰影,讓歐洲人對以色列所面對的恐攻威脅感同身受。加上東地中海的石油開發,以及歐洲許多大型科研計劃,以色列都積極參與,讓歐洲的態度開始改變。
美國幾番阻止聯合國通過決議案譴責以色列,這當然是認爲對以色列的勸說,在臺面下進行比檯面上譴責更有效果。但另一個原因則是希望能守住美國在中東的地盤。中國外長王毅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提出願意調停以巴衝突,但心裡應該也很清楚,中國在中東問題上可用的槓桿並不多,美國也不會放心讓中國介入。所以中國大陸的真正的目的,應是高舉聯合國大旗,提高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正當性。
西方現在批評中國,最常祭出的說詞是要建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國則反問是誰的規則?因此高舉多邊、多元、非西方主導的國際治理與之對抗,那就是聯合國。所以聯合國現在是中國重要的外交工具。
11天的衝突中,我們也發現西岸的法塔組織,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幾乎沒有角色。巴勒斯坦年輕人未必都支持哈瑪斯,但對法塔已經醞釀了太多不滿。中東衝突雖是老衝突,但是世代卻是新世代。而國內、國際政治都是一樣,凡是有衝突,經常都會有新的政治領袖因時勢而冒出。阿巴斯已經85歲,一再以新冠疫情等理由推遲選舉,包括已故巴解領袖阿拉法特姪子在內的新一代政治勢力,早已蠢蠢欲動,這次剛好順勢而出,一旦開放選舉,都將衝擊巴勒斯坦的政治板塊。
最後別忘了伊朗。中東阿拉伯國家現在慢慢可以接受以色列,除了經濟與科技合作之外,另一原因就是對抗伊朗。伊朗6月18日要大選,宗教領袖哈梅尼支持的強硬派候選人賴希應當會當選。如果伊朗態度轉趨強硬,美國與伊朗談判又沒進展,以色列在中東的影響力將又會增加。這個發展也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