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專家在華實地調研 駁斥“中國經濟見頂論”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4月10日刊登題爲《題:中國經濟已見頂?》的文章,文章作者爲傑夫·拉比。文章編譯如下:
有關中國經濟已經見頂的說法吸引了一批出於意識形態動機的末日論者,幾十年來,他們一直試圖預言中國模式的消亡。此外還有那些地緣戰略懷舊派,他們渴望恢復美國主導的秩序,但40年來,這種秩序正被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所取代。
美國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尼古拉斯·拉迪不久前在《外交》雙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有力地駁斥了以上種種論調。拉迪展示了對相對通脹以及利率和匯率數據的誤讀是如何導致得出中國經濟增長落後於美國的錯誤結論。
美國經濟專家駁斥“中國經濟見頂論”,圖爲中國國旗和高樓大廈 資料圖
他首先指出一個“悖論”,即雖然2021年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佔美國GDP的76%下降到67%,但中國的實際GDP卻比2019年高出了20%,而美國僅比2019年高出8%。
拉迪通過通貨膨脹和利率的差異來解釋這個“悖論”。例如,2023年中國名義GDP增長4.6%,實際GDP增長5.2%。而由於通脹,美國名義GDP增長6.3%,實際GDP僅增長2.5%。
美聯儲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加息,而中國央行去年一直在降息,從而扭轉了此前大量資本流入中國的局面。這增加了以美元計價資產的名義價值。拉迪說:“以疲軟的匯率換算較小的名義GDP會導致以美元計算的中國GDP相對於美國GDP的價值下降。”
然而,拉迪指出,隨着美聯儲轉向降低利率,這些因素都是過渡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預測,中國的通脹將再次開始上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會使人民幣走強。他的結論是,中國的名義GDP將再次逼近美國的名義GDP,並可能“在大約十年內實現超越”。
目前看上去中國經濟正面臨着一股強風。但區分週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很重要。而在週期性因素方面,中國的工業生產已實現擴張,消費者價格指數也很堅挺。
數據很重要,實地觀察也很重要。在過去幾周裡,我訪問了北京以外的三個中國城市(成都、濟南、寧波)。在過去15年裡,我經常訪問這些城市。它們都進行了改造和擴張,並且還在繼續。
2023年12月20日,在浙江寧波,工人在峰梅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
乘高鐵穿過這些城市的郊區時,常常能見到正在施工的公寓,也有新建築。在市中心,公園和文化中心等城市休閒設施隨處可見。而所有這些——現代性、生活質量、超先進的交通系統——在十多年前還並不多見。
這可能是中國持續長期增長的關鍵。按照大多數衡量標準,中國的城市化率僅爲6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約爲84%。中國14億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一尚未進入城市,這足以抵消人口下降的影響。
這當然也將繼續推動中國對澳大利亞資源和能源的需求。拉迪預計,今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約30%,並且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擴大。它的經濟影響力,特別是在亞洲,將繼續增長並超越美國。
美國通過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來“去風險”的做法只會讓中國加大對國內產能的投資。中國領先的手機制造商之一小米剛剛推出了電動汽車。世界汽車製造商對撲面而來的競爭浪潮感到震驚。調查顯示,2023年華爲仍是全球電信設備市場領導者,約佔全球銷售額的30%。此外,中國也在成爲公認的綠色能源和綠色技術領域領導者。
歐洲和美國的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尋求擴大出口的中國製造構成打擊。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汽車、鋼鐵、造船和光伏等行業。但以電動汽車爲例,約75%至85%的消費來自國內市場,因此保護主義對中國整體增長的影響有限。而另一方面,對中國出口的開放其實有助於抑制發達國家的通脹。
延伸閱讀:
美貿易代表:中國經濟體系太高效 美歐經濟體正艱難生存
中國的發展,始終是一些美政府官員心裡的“刺”。
“在中國非常高效的經濟制度面前,我們的經濟體正艱難生存。”趕在與歐盟開會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月4日再把矛頭對準中國,她在活動中不斷渲染中國經濟給美歐帶來的挑戰,宣稱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增長”是中美關係緊張的關鍵因素之一,美歐應採取適當“反制措施”,共同應對中國經濟模式對西方所謂“經濟開放體系”帶來的挑戰。
在歐洲媒體看來,戴琪大談“中國經濟挑戰”不過是團結歐盟的一種手段,考慮到美歐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的分歧,美方鼓動還可能適得其反,成爲美歐潛在摩擦的根源。
4月4日,戴琪在卡內基基金會歐洲分部發表講話/卡內基基金會網站
戴琪“希望借中國團結歐盟”
戴琪此番前往布魯塞爾參加爲期兩天的“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TC),她在會前數小時的一場活動中發表了上述言論。
自2018年以來,美國和歐盟在鋼鋁關稅上摩擦不斷。“歐洲新聞網”(Eunews)4日報道認爲,從貿易的角度看,中國被當做了“能夠團結美國和歐盟的挑戰”。
戴琪在講話時坦承,美國和歐盟確實“存在緊張關係”,這是事實,但“這些緊張關係是自然而然的,因爲我們不對等(not equal)。” 她稱,儘管如此,美歐這樣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不應有任何變化,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俄烏衝突和如今的中國都表明了這一點。
專注歐盟政策的泛歐洲網絡媒體“Euractiv”報道披露,戴琪直指中國所謂“非市場”政策將給歐盟造成嚴重的經濟和政治損害,應通過適當的“反制措施”加以應對。
“我們看到了來自中國的挑戰……在與(中國)非常高效的經濟體系的競爭中生存下來,這就是我們的企業面臨的挑戰。”戴琪在回答“Euractiv”提問時聲稱,中國的經濟制度“從根本上”與美歐不同,“不是以市場爲基礎的體系”,因而美歐的經濟體系“難以與之競爭並生存下來”。
“除非我們找出捍衛我們經濟運作的方法,否則我們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它將會對我們的經濟和政治體系帶來嚴重損害。”
戴琪還稱,中國鋼鐵、鋁、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產能過剩”令人擔憂,特別是電動汽車“產能過剩”給了歐洲採取措施的動力。戴琪喊話美歐聯手,除了使用關稅這樣的“防禦性”政策外,還要動用“更具進攻性”的手段,比如“糾正不利於我們的市場動態的激勵措施”。
在戴琪眼裡,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增長,成了中美關係緊張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爲美貿易代表戴琪/資料圖
“(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發展和增長,正在加劇不同經濟體系之間的壓力。”戴琪稱,她目睹了美國經濟面臨的明顯壓力,整個歐盟經濟也未能躲過如此強烈的影響。
“這是需要干預的事情。”她稱,歐盟需要和美國共同努力“確保和維護”自身的經濟和社會模式。
“Euractiv”網站注意到,近年來拜登政府對華言論正變得日益強硬。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021年曾稱,美國需要“與歐洲合作”,以“減緩中國的創新速度”。上個月,雷蒙多同樣指出,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國獲得“我們最先進的技術”。
不過,在被問及“拖慢中國經濟發展”是否代表美國官方政策目標時,戴琪不置可否。
“我不會代表雷蒙多部長作出表態。”她說,儘管美國商務部和貿易部門合作非常緊密,但都遵循着獨立的政策文件。
除了涉華議題,當談今年總統大選和前總統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的問題時,戴琪堅稱美歐團結對歐洲人來說非常重要。“民主是困難的,選舉會產生後果。這就是爲什麼民主國家必須努力互相幫助。”
產能過剩?“數據不支持”
針對戴琪等官員推動對華強硬政策,“Euractiv”網站擔憂,這可能成爲美歐潛在摩擦的根源。歐盟官員此前曾明確表示,雖然他們致力於對華“去風險”,但他們希望看到中國經濟繼續發展。
“我們將繼續從中國購買大量材料,我們會非常高興中國通過向我們出售材料來繼續發展經濟。”一位歐盟高級官員上週對“Euractiv”說。這位官員補充道,歐盟最近商定的《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並不是爲了“對抗”中國,只是爲了“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
報道注意到,近年來,美國越來越多地從公開支持自由貿易,轉向推動保護主義政策。例如去年4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時,公開批評了前任政府“無論對手做什麼,市場總是富有成效且高效地配置資源”的“舊假設”。
美國還在加速推動芯片、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歧視性補貼政策,並對中國企業正常投資和經貿活動橫加設限,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造成嚴重衝擊。
2023年5月3日,山東省煙臺一處港口停車場停滿等待出口的汽車/路透社
就在不久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2024年外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將中國列爲首要關注國家。
我商務部發言人4月2日迴應稱,各國貿易政策是否構成壁壘,應以是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作爲判斷標準。美方報告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中方相關政策和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卻武斷指責中國存在所謂“非市場”政策和做法以及在農產品、數據政策等方面存在壁壘,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發言人強調,美方堅持“美國優先”的政策取向,無視多邊貿易規則,任意對他國加徵單邊關稅,制定歧視性產業政策,以“國家安全”爲由濫用出口管制、投資限制等措施,限制外國在美投資企業參與政府採購,人爲設置大量貿易壁壘,妨礙公平競爭。包括中方在內的世貿組織成員對此高度關切。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戴琪等美歐官員熱炒的所謂“產能過剩”話題,彭博社4月3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國方面的指控並沒有得到全面的數據支持。美方抱怨“產能過剩”,實際上是因爲西方國家在某些行業無法與中國競爭。2022年和2023年,中國各行業的產能使用率均低於76%,遠不及80%的“正常”水平。
就電動汽車領域而言,中國去年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但實際上中國用於出口的汽車佔生產的比重遠低於德國、日本、韓國等其他汽車生產國。而且在海外,中國汽車的售價不減反增,一些產品在歐洲的平均售價大約是國內的兩倍,這表明中國產品吸引力上升不是由低價驅動的。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發達經濟體的問題似乎更多地源於中國企業更高的效率,而非產能過剩。”文章寫到。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產品出口增多,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有利於推動世界綠色發展。他指出,美方擔心的究竟是不是“產能過剩”,大家都看得很明白,至於誰在搞非市場操作,事實就擺在這。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的措施層出不窮,不是在“去風險”,而是在製造風險。那麼中方的相關立場,大家也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