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攻AI 打造新世代HBM3

臺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右)與美光先進封裝技術開發處副總裁 Akshay Singh(左)4日出席媒體交流說明公司年度展望。圖/王德爲

AI浪潮帶動高速運算需求,美光新世代高頻寬記憶體(HBM3)開發有成,急起直追韓廠SK海力士,企圖分食韓廠獨大市佔率,目前該產品已送樣,預計2024年第一季放量交貨。

臺灣美光4日舉行媒體記者會,臺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美光先進封裝技術開發處副總裁Akshay Singh兩人皆風塵僕僕地自美返臺,分享美光過去一年的成果回顧與未來展望。

盧東暉指出,臺灣是美光卓越製造中心之一,以DRAM製造爲主,美光有多達65%的DRAM在臺灣生產,未來臺灣更將是最先進DRAM製造和先進封裝重鎮。

盧東暉指出,繼日本廠於2022年10月開始量產1-beta製程技術後,臺灣在2023年下半年也開始量產1-beta製程,相較上一代的1-alpha製程,美光的1-beta製程功耗降低約15%,位元密度提升超過35%,每顆晶粒容量可達16Gb。

盧東暉指出,1-beta製程主要是生產車用、行動及資料中心等不同應用所需的記憶體,隨着電子產品的日新月異,儲存容量、效能及能耗,將是新產品勝出的三大關鍵。

美光目前正在打造下一世代1-gamma製程,採用極紫外光(EUV)的製程技術,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1-gamma製程預期會先在臺中廠量產。

Akshay Singh則指出,近期AI浪潮風起雲涌,記憶體在AI扮演重要角色,美光正積極擴大HBM佈局,先前該公司宣佈推出業界首款8層堆疊(8-High)24GB的HBM3 Gen 2產品,已經開始送樣,計劃2024年第一季放量出貨。

他透露,後續也計劃推出技術含量更高的12顆堆疊容量32GB的HBM3e,預期美光的HBM市佔率將在2024年顯著提升。

他分析,未來十年AI產值會超過13兆美元,幾乎等同中國大陸的國民生產總值(GDP),AI工作負載高,需要高效能運算,但其瓶頸在記憶體。舉例來說,資料中心的運作,消耗了3%的地球能源,因此,記憶體要有極低的功耗,才能保護地球。

臺灣美光除承諾未來將持續在臺投資先進製程外,也將攜手在地供應鏈夥伴,加速在臺的技術發展,擴大本土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盧東暉指出,美光已舉辦臺灣材料、氣體、液體等廠商的茶會,接着會舉行零配件廠商茶會,藉此建立美光的本土供應鏈商體系,除深耕臺灣外,也攜手擴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