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頂級智庫:和中國高強度打7天,美國就會像法國一樣光速投降

中美博弈關乎全球局勢,中國奉行和平崛起,但美國則一直聯合盟友打壓中國,如今更是喊出了“新冷戰”,自特朗普上臺後,中國關係持續走低,美國也在不斷挑釁中國底線。美國不甘心衰落,不斷挑唆其盟友在中國周邊製造摩擦。

尤其是臺海,中國要解決臺灣問題,就繞不開美國,美國智庫蘭德,國家安全顧問,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都認爲:如果中國在臺海發生衝突,美國將取得勝利。

但一家智庫研究報告,稱如果美國跟中國高強度打7天的仗,那麼,美國就會像二戰時的法國一樣,光速投降。被美國稅費養着的智庫,竟然張口就唱衰東家,這是爲什麼呢?背後是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軍工爲王

7天就投降的話出自美國智庫機構——米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這個機構專注於研究航空航天領域,與美國空軍和宇航員關係密切。

點開這個機構的首頁,你會發現,美國空軍的將領、洛馬、波音的公司高管赫然在目。有這些專業背景的人坐鎮,可以說這個研究所是比較權威的一個機構。

這個機構發了一篇報告說,中國的製造業實力雄厚,發展迅猛,而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嚴重。如果真的連續高強度地跟中國作戰7天,必定會快速投降。

作爲中國人的我們,看到這一段話第一反應肯定是驕傲自豪,中國終於從被動挨打的弱勢變成了能把美國掰倒在地的強者,我們可算揚眉吐氣了!但事實上我們是不是已經能幹趴美國了呢?

我們先來看下,這段話中說到美國製造業不如中國,所以導致美國作戰只能抗7天,爲什麼這麼說呢?製造業到底是怎麼影響作戰能力的呢?

首先要明白,國家制造業的核心是軍工業,即軍事工業。軍工業圍繞軍隊、戰爭和戰備,爲國防建設服務,爲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和其他軍需物資,爲作戰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持。那製造業是怎樣影響軍工業的呢?

強大的製造業能夠爲軍工業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持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軍工業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設備和材料,而製造業可以提供這些基礎設施和資源。

由此可見,當今中國的製造業非常繁榮,也意味着中國軍工業也同樣繁榮。然而,中國的軍工業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遭受西方國家的打壓和封鎖。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中國的軍工業經歷了五個歷史階段:建國時期的薄弱,中蘇蜜月初建期,十年低谷期,改革開放前的停滯期,以及新世紀的大發展期。

目前,中國軍工行業已建立了以十二大軍工集團爲主導的完整軍工產業體系,形成了“小核心、大協作、寓軍於民”的產業格局。

根據美國國防部去年的一項估算,預計中國解放軍擁有約1200枚左右的短程導彈和約200至300枚左右的中程導彈。此外,還有數量不少於300枚的巡航導彈可用於地面發射。

除了這些數字外,還存在許多其他類型的常規導彈,但具體數量難以預測,總體估計在5000枚左右。與此同時,美國軍方預計,美軍配備的常規導彈數量不會超過6500枚,這不足以對中國形成絕對性的壓制。

美國作爲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且曾經在二戰冷戰時,與軍事強國前蘇聯一較高下,愣是把前蘇聯熬解體了,可見軍工業和製造業底子也不差,如今的美國的製造業真的不如中國嗎?

不容小覷

事實上,在二戰期間,美國已經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生產各種武器裝備的國家之一。

二戰時,美國政府下令各個軍工廠加大生產力度,不分晝夜地生產武器裝備,從而在海陸空各大戰場上徹底打敗日本軍隊。

在生產達到巔峰時期,生產上百架飛機就是一天的事兒,一艘軍艦17天就能完工,甚至20萬噸彈藥一個月就搞定,產能強到無敵。

然而,隨着全球化的浪潮,因爲考慮到成本、環境等問題,美國逐漸把自己的製造業挪到海外,如今已經顯得空心化,完全無法與當年的輝煌相比。

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在烏克蘭軍事援助上可見一斑。現代化戰爭對彈藥的消耗特別驚人,即使美國在大量供給,但澤連斯基還是時時求助。

然而,即使在美國政府的催促下,自家的軍工廠商也沒法按時完成生產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非常明顯的就是製造業的轉移,導致生產力低下,生產設備老化。

同時,又因爲缺乏配套的教育機制教育出匹配的高級製造工人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也高,同時,原料成本也是大幅度上升,導致無法完成生產任務。

然而,根據這一情況就判斷美國的軍工製造業已經完全衰敗卻是沒有足夠證據的。因爲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還是有二戰時的軍工底子在。

根據已公佈的數據,就核武器的數量而言,美國目前已部署的核彈頭數量達到1419枚,估計總數可能超過4000枚。相比之下,中國軍隊雖未公佈核彈頭數量,但據外界估計大約在400枚左右,僅爲美國的十分之一。

另外,根據俄羅斯軍事專家的估算,美國擁有超過15萬枚射程在500公里以上的各型常規導彈,而中國可能僅有約1.2萬枚,與美國相比仍相差甚遠。

此外,美國並沒有直接參與俄烏戰爭,給烏克蘭的武器也不是最新科技的武器。這意味着美國應該沒一心撲在俄烏戰爭上,甚至可能有其他計劃。

然而,如果對手是中國,對美國來說,那就另當別論了。在朝鮮戰爭中,美國領教過中國的戰鬥力。如果中美再次開戰,美國肯定會十分重視,絕對會把老本兒都掏出來。

而且,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美國肯定會舉全國之力,全力以赴生產槍支炮彈,他們應該不會輕易舉雙手投降。

同時,不要忘記美國在西方國家的號召力,美國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接收到西方國家支援美國的工業製造設備和原材料,聯合生產後,產能飆升,更加不可能投降。

此外,鑑於美軍已經意識到問題,如果決定,那麼他們很可能會提前儲備彈藥,而不會真的傻乎乎地坐等危機降臨,然後束手就擒。

所以美國智庫說美國7天后光速投降的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確實也有誇大的成分在的。而本土智庫爲什麼要唱衰本國,力捧中國呢?

別有用心

之所以這麼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轉移注意力。美國是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美國民衆的族裔、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呈現出豐富多樣性。

隨着二戰後的一系列變革,美國國內的分歧愈發明顯,各種矛盾不斷涌現。這種國內分化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種羣體都面臨着更深層次和全面性的分裂。

在這些矛盾中,有五種矛盾逐漸成爲主流,而且愈演愈烈,分別是上下矛盾、左右矛盾、黑白矛盾、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矛盾、全球資本和本土資本的矛盾。

上下矛盾指的就是階級矛盾,由貧富差距導致的。在美國,貧富差距大到令人咋舌。1%的富豪一年財富的增長值等於50%美國人所有的收入總和。富豪夜夜笙歌,窮人則露宿街頭。

左右矛盾就是美國兩個黨派之間的矛盾,共和黨和民主黨互相仇視對方,完全不會爲了國家而去合作,把對方看成是最大的威脅,拼命給對方抹黑,完全沒有想着國家發展,只爲自己的一方牟利。

黑白矛盾則是美國白種人與有色人種的矛盾,比較有名的事件之一就是2020年,白人警察當街跪殺黑人男子弗洛伊德,爆發的“黑命貴”活動。

當時,弗洛伊德被跪殺的事件在美國引發了滔天巨浪,幾百座城市,幾百萬人抗議,不斷持續的抗議伴隨着暴力、衝突、縱火、搶劫和零元購。

另外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矛盾。虛擬經濟涵蓋了金融、網絡、傳媒等領域,有些虛擬經濟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也不提供服務。

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導致了實體經濟的空心化和衰退。過度依賴虛擬化資本不僅引發了嚴重的金融風險和信用危機,還削弱了美國的實體產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比如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產生的。而美國八成的GDP都是由第三產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等構成。

還有就是美國全球資本和美國本土資本之間存在矛盾,美國全球資本(一般是跨國公司)通過政治獻金、遊說團體等方式影響對美國政府的決策和立法,讓自己受益。本土資金、工人階級和環境等利益被迫靠邊站。

這五大矛盾中,無論哪一種或者哪幾種矛盾爆發,一旦不處理,或者處理不好,就會成爲引爆美國社會的定時炸彈。

因此,美國常常在國內矛盾激化時,把國內的注意力引向國際,在國際上製造一個假想敵,把國內劍拔弩張的氛圍暫時地轉變爲一致對外,比如說用“中國威脅論”轉移內部的經濟矛盾。

因此,美國光速投降這種說法極有可能是轉移內部矛盾的手段,讓“中國威脅論”換個樣子粉墨登場罷了。我們千萬不要被美國的這種言論迷惑,而是要繼續提高對美國的警惕,堅定發展,只有壯大自身,等到足夠強大時,才能不懼各種威脅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