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白熱化一年來…… 洗產地個案已達15件
中美貿易戰紛爭,引發洗產地問題。財政部關務署20日指出,從去年8月以來,累計已有15件竄改產地或標籤情況。
去年7月,美國總統川普首度啓動對陸貨加徵關稅的措施,自此中美貿易戰白熱化,也引發廠商透過洗產地以規避關稅的疑慮。
關務署指出,今年來涉嫌洗產地案件總計47件,輸往美國9件、歐盟18件、其他國家20件;幾乎都是大陸原料或零件進口到臺灣,加工後再出口到他國,這些加工廠商原本要引用我國實質轉型要件,可未達標準、廠商卻擅自更改產地,因此由關務署移送涉嫌案件給國貿局。
國貿局調查後,判定今年有10案爲洗產地情況,1件爲5月,9件集中在6~7月,而去年8~12月也有5件。
累計15件洗產地案件中,我國已裁罰4案。塑膠薄膜及靜電標籤兩案是依貿易法產地標示不實規範裁罰;另兩案皆爲自行車、依照海關緝私條例報單申報不實裁罰。其餘11件貨品則多爲自行車、電腦、手錶等,但尚在查覈階段、仍未開罰。